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二百六十二章 民情署

第二百六十二章 民情署

  李景相信,劉書言既然沒有給災民建房,那肯定是貪墨了一部分錢。


  李景可是來自現代,見慣了**的官員如何上下其手,從工程中撈錢。


  承建一堆豆腐渣工程,只要把主管官員打點足了,就沒人會去追究,出了事故,再去賄賂查案的人員。


  總之,不是我們沒用心干,更不是不想好好乾,而是材料不合格,是土地不行,不是土地太軟,要不就是下面石頭太多,反正跟人沒關係。


  對付這些人,李景只用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逮著就殺。


  第二個辦法是:罪行不夠殺頭的,就讓犯事兒的人傾家蕩產,然後關進牢房。


  也就是這兩年李景的脾氣收斂了,當著王承恩的面沒有當場發作,不然的話,像劉書言這樣的直接就拿下了。


  另外李景相信,劉書言既然敢貪墨給災民建房的錢,那麼保不齊就把鹽私下賣給鹽商。


  如果劉書言真的做了,那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下面的人肯定都跟著拿了好處。


  也就是說,這一塊一旦爛了,肯定是全部爛了。


  甚至李景還懷疑張理等人也從中拿了好處。


  否則的話,不會等到自己來看才發現問題。


  張理這些人能力還是有的,做事也比較有章法,但是畢竟不是李景的親信。


  哪怕張理在其中沒有什麼事兒,李景也不放心再把鹽務交給他來管理。


  不用張理管理,那用誰來管?答案只有一個:親信!


  能做李景的親信,必然了解李景的脾性。


  這些人最多只敢犯一點小錯,大錯是絕不敢犯的。


  而像鹽廠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要用最親信的人來管理。


  李景身邊有這個能力,而且是絕對親信的當然只有沈正。


  讓沈正負責鹽廠的商業運作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沈正本身就有錢,多大數目的錢都見過。何況李景的家產本就是沈正給的,他想用錢只需跟李景要就可以,哪怕他要再多的錢李景都會給他,完全用不著私自做手腳弄錢,更不會貪圖小利壞了女婿的正事。


  可以說選沈正經營鹽廠,李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將鹽廠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是李景考慮很久的事情,同樣設置民情署李景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隨著李景的事情越來越多,已經不能再像紅山嶺時那樣,每天都可以到下面看一看,問一問,雖不能說耳目閉塞,但是畢竟不再像以前那樣自己掌握民情。


  李景知道自己的根基來自哪裡,不是他手裡有兵,也不是他手裡有錢,而是他擁有民心,擁有民望,治下的老百姓才是他最大的根基。


  哪怕他手裡沒兵沒錢,只要還有這些老百姓,不需三年,又可以打造出一支濟世軍出來。


  因此李景對治下的老百姓可謂異常重視。


  但是平陽府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李景哪裡有時間自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看,去問?

  於是李景就萌生設置民情署這個想法。


  考慮到可能對地方官員不滿,用地方官員管理的話,恐怕要遭受一些不良官員的迫害或者報復。因此李景決定將民情署獨立出來,不在本地選取官員,並且實行輪換制。


  另外李景設置了考成制度,提拔晉陞官員時,解決老百姓的困難,穩定民心便是考成時最重要的一條依據,這樣一來,民情署的權力便顯現出來。


  不過誰才能代表民意?自然不是那些士紳地主和官員,而是老百姓的意願。


  因此李景決定把民情署的基層機構安置在村,屯這一級別。


  老百姓有事就在自己村屯的民情署進行反映,村屯一級的官員就由本地有聲望的老人來擔任。


  民情署的人接到投訴便向村長和里長反映,如果村長和里長拖延處理或者不予處理,抑或是不能處理,那麼這一級的民情署的官員便可以向上一級,鄉鎮一級的民情署反映,這一級民情署的官員會督促鄉鎮官員馬上處理投訴的事宜。


  如果鄉鎮一級的官員還不予處理,那麼便向縣一級的民情署反映,然後是州一級再然後是府一級,最後會到李景這裡。


  設置這麼多級別的官員,是李景希望能在地方解決的就在地方解決,只有地方解決不了的再向上一級反映,這樣會省時省力。


  同時還規定老百姓到民情署反映問題必須要有記錄,處理完的和沒有處理完的都要歸類分檔,這些記錄就是日後考成的依據。


  而且李景可以通過民情署記錄的事情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如果李景時間充裕,還可以下到地方,親自詢問問題解決的情況,這樣一來,李景就可以掌握民意。


  不過這段時間李景的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尤其跟朱由檢打擂台耗心耗力,因此雖然把民情署的框架定好了,卻並未通知下去。


  當然民情署也不是說設立就能設立的,光是準備官員就需要一段時間,尤其是最基層的官員需要考察。


  另外還要通知官員和老百姓民情署的用處以及職權範圍,這都需要很多時間才能完成。


  這次李景陪同王承恩來鹽廠視察,看到工人的住處簡陋,而自己完全不知道,因此決定馬上成立民情署。


  將民情署的用途和重要性跟王承恩以及眾官員詳細地解釋了一遍,眾官員一邊連連點頭,一邊心裡暗暗叫苦。


  民情署看似沒什麼權力,但是因為是考成的最重要的依據,因此民情署等於是掌握著官員們升遷的命脈。


  王承恩聽了心裡卻暗暗嘆服,朝廷其實也設置有類似的部門,不過卻是擺設,根本沒什麼用處,哪裡像李景這麼重視。


  朝廷要是像李景這般重視,下面的官員哪敢胡作非為?哪敢罔顧民意?

  如果大明的官員們體恤民意,就算受災嚴重,只要真的想法子賑濟災民,老百姓又怎會造反?大明也不會出現眼下的局面。


  見眾人沉默不語,李景嘆了口氣道:「很多官員當了多年的官老爺,早已經忘記當官的目的是什麼了,當官不為民做主,我們要這些官員做什麼?

  醫道曰:病急當治標,病緩當治本。什麼是標?什麼是本?標就是你們這些官員,本則是制度。


  現在大明的官員們只知道為自己著想,不考慮老百姓的生存,整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這時就要治標,我治標只用一個辦法,就是嚴肅查處犯錯的官員。


  等標治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治本,這就是制定嚴格地制度。


  我希望大家都能夠嚴格地遵守制度,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王承恩聞聽伸了伸大拇指道:「李將軍高見,一針見血地指出大明的弊病。」


  李景搖了搖頭,對著眾官員接道:「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有的人能力強,有的人能力弱。宋朝時王荊公(王安石)說過一句話: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對這句話我是這麼理解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可能做這個工作不行,但是做另外一份工作就在行,那咱們就把你放在你擅長的地方,這就叫人盡其用。


  不過要做到人盡其用是不容易的,有的人並沒有被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可能會顯得這個人無能,這時你不能自暴自棄,你得努力去做。


  這個過程中,通過觀察和了解發現這個人的長處,然後把他放到合適的位置。


  大家認識我李景不是一天兩天了,何時看到李某因為誰的能力不夠訓斥過?我可以告訴你們,只要你們努力去做,我都是看在眼裡的,更從來沒有虧待過用心做事的人。」


  在場眾人聞聽都是連連點頭,尤其周衡臣等陵川過來的官員更是心有體會。


  按照正常途徑,陵川過來的官員們大多都是根本沒資格做官的,但是李景硬是把他們從微末之中簡拔出來,然後一一委以重任,而那些沒被提拔重用的人,也被安排到合適的位置,做適合他們的工作。


  要說人盡其用,李景做的確實非常之好。


  而且李景確實從來不虧待他們,像周衡臣,以前不過是個七品縣令,一年的俸祿還不到一百兩銀子,要是不貪污受賄,連幫他做事的人都養活不了,更別說還要養家糊口。


  但是自打跟著李景以後,所有給他做事,需要他個人掏腰包付報酬的人的薪餉全部由李景承擔,同時還大幅提高他的薪餉,周衡臣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後來周衡臣被提拔為平陽府知府,薪餉進一步提高,這時讓他貪污受賄他都不幹,因為一旦被李景知道他貪污受賄,飯碗砸了是小事,恐怕連吃飯的傢伙都保不住。


  他現在的日子過得這麼舒暢,那肯冒殺頭的風險給自己找不自在?


  包括下面這些官員,每個人的俸祿都不低,而且都有跟他們等級相匹配的待遇。可以說,李景確實沒有虧待大家。


  等大家消化完自己的話,李景接道:「我不妨告訴你們,養活你們這些官員,我花費了無數的錢財。可是就算這樣有些人還是不知足!我看了,哪怕是給他們再多的錢,也填不滿他們的欲壑,他們仍然要想法子摟錢,要貪污,要受賄。


  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么?因此對這些人我是決不會手軟的,我希望你們能記住我今天說的話,我不希望有一天,我的刀會落到你們的脖子上面。」「謹遵大帥教誨。」眾官員齊聲說道。李景點點頭,然後深深的看了劉書言一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