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二百一十二章 敲詐

第二百一十二章 敲詐

  說到這裡,李景忽然笑了笑:「張大人,我相信有些人肯定是不願出錢出糧的,這你就得找周大人幫忙了,周大人手下的兄弟們為了大家拚命,他們卻連錢糧都不肯出,那不是瞧不起周大人手下的兄弟嗎?讓周大人帶著兄弟拿著傢伙跟這些人說道說道,這樣他們就會同意了。另外,你把這些人的名字記下來,回頭我再收拾他們。」


  張理跟周康兩人相視苦笑,李景這是讓他倆借著這個機會公報私仇,同時還在暗示他倆中飽私囊呢。


  兩人低聲盤算了一會兒,然後張理說道:「李首領,我算了下,安邑縣拿出五千石糧食應該沒問題,至於銀兩,二十萬兩我估計應該能拿得出來。」


  李景搖搖頭:「五千石糧食是可以的,但是二十萬兩銀子似乎有些少了,五十萬兩還差不多。」


  聽李景報出五十萬兩,張理和周康兩人嚇了一跳,這可真是獅子大張口啊!


  舉手止住張理說話,李景接道:「你倆是不是覺得五十萬兩有些多,認為拿不出來?我可以告訴你們,一點問題沒有。別忘了解州有什麼?有鹽!那些鹽商要是沒錢,這天下還有有錢的么?還有那些個管鹽的官員,他們能少撈了?你讓他們把吞到肚子里的銀子全給吐出來!」


  冷笑了一聲,李景說道:「這些人鹽商,鹽官靠著鹽業牟取暴利,但是國家卻收不到應得的稅收,不跟他們要錢跟誰要錢。你告訴他們,想活命就得出錢,你把他們每個人繳納的數目都記下來,等下次我過來,我要挨個調查。」


  「等等,李首領,你不是說不攻城了么,怎麼還來?」張理忙道。


  李景笑了笑道:「我答應不攻城,可沒說不來啊!放心吧,我李景說話是算數的,決不會給安邑的老百姓造成任何傷害。」


  擺了擺手,李景笑道:「就這麼著吧,你倆回去準備吧,三天,我給你們三天時間把這件事辦妥了,然後就讓流寇離開解州。」


  張理和周康對視一眼,神色都有些尷尬,李景的態度簡直是把他倆當成自己的下屬了。


  搖搖頭,兩人起身跟李景告辭,李景拱手相送,命親兵把他二人護送到城牆下面。


  ……


  安邑城內知州衙門正廳。


  知州張理端坐正位,兩側則是知州同知劉柏以及解州一眾官員,還有城裡的官紳,富商,地主等人,在張理的身後一位師爺坐在一張書桌後面,桌上鋪著紙張,墨水已經磨好。


  「流寇的條件就是這些了,大家說說,都有什麼主意?」張理把在李景那裡談的條件說了一遍,最後問道。


  「大人,五十萬兩實在是太多了!」知州同知劉柏面露難色說道。


  張理搖了搖頭:「確實不少,不過能有什麼辦法?流寇現在就在城外虎視眈眈地盯著咱們呢!咱們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可是咱們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銀子啊!咱們州庫所有的銀子划拉到一起也不過三萬多兩,就算把鹽政那邊的銀子加上也不過十來萬,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錢啊!」主簿許瀚說道。


  張理點點頭,這麼多銀子州庫肯定是拿不出的。


  笑了笑,張理說道:「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覺得自己的命重要呢還是錢財重要?到了這個關頭,自然要靠大家齊心協力。這樣,本官帶頭認捐,不過大家都知道本官比較窮,沒有多少家產,我盡最大的能力,出三百兩銀子。」


  說著對身邊的師爺指了指,示意他記下來。


  聽張理如此說話,眾人都知五十萬兩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又見賬房先生都準備好了,顯然是張理早就打算要靠大家湊這筆錢。


  張理自己都掏腰包,眾官員不敢再說,紛紛到賬房先生那裡登記認捐。


  這個說捐一百兩,那個說捐五十兩,一會兒工夫,在場的眾官員就把認捐的數額報完。


  看賬房先生登記完畢,張理拿過賬冊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笑了笑舉著賬冊說道:「都到這個節骨眼了,大家居然還不願出銀子,看來大家都是要錢不要命啊!」


  冷冷地看了劉柏一眼,在座的除了張理就是他的官最大,認捐簿子上面第二個就是他的名字。


  走到劉柏跟前,張理笑道:「劉大人,本官沒錢是因為全仗著俸祿養活家小。你呢?在解州地面,你的產業好像不少吧?你就出一百兩銀子?」


  劉柏急忙搖手:「屬下哪有什麼產業,大人可千萬別聽別人胡說。」


  張理冷笑道:「你那些產業都是用別人的名頭頂著,別以為本官不知道,要不要本官一一給你說出來?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本來念著大家是同僚,我不想揭穿你。不過現在是生死關頭,你還如此吝嗇,以後怕沒什麼好果子吃。」


  「張大人,休得血口噴人,下官哪裡有什麼產業!」劉柏急道。


  張理點點頭,也不理他,轉頭看向別人:「你們呢,在座的好像都有買賣營生吧,就出這點銀子?還有這幾位負責鹽政的大人,嘿嘿,王大人居然只出了三十兩銀子。好!難為你拿得出手。」


  一眾官員紛紛說道:「我等真的沒錢。」


  張理笑了笑:「爾等有沒有錢當我不知么?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還是只捐這些銀子么?」


  眾人均是搖頭。


  張理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本官不客氣了,周大人,這事就勞煩你了。」


  說著從袖口中拿出一本冊子遞給周康道:「把這裡面記的所有店鋪全給本官抄了。」


  周康大喜,沒想到張理還有這一手,當即上前接過冊子。


  「張大人,不知你憑什麼理由查抄那些店鋪呢?」一名富商問道。


  張理定睛瞧了瞧,見是城內一家布莊的老闆,姓鄭,是劉柏的舅舅,他家的布莊恰好就是劉柏以此人的名義開辦的。


  張理笑了笑道:「鄭老闆,你的布莊開了有些年了吧?」


  鄭老闆點了點頭道:「開了能有六年。」


  「不知這六年之中你可繳過鋪稅?」張理接問道。


  「這個……」鄭老闆當即無語。


  這家店鋪雖是他的名頭,背後的主人卻是劉柏,誰敢跟他收稅。


  見鄭老闆無語,張理冷笑道:「你六年未曾繳稅,居然還敢問我憑什麼理由查抄店鋪,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鄭老闆看了劉柏一眼,見劉柏低頭不語,想了想急忙說道:「我馬上把稅補上!」


  張理冷冷一笑:「現在想起補稅?晚了!」


  冷冷地看了在座的眾人一眼:「給臉不要臉,那就休怪本官不客氣。周大人,就從鄭老闆的布莊開始抄,讓這些店鋪毛都不剩一根。」


  「且慢,張大人,你這麼做可知日後會是什麼下場?」劉柏冷冷地說道。


  張理冷笑道:「我什麼下場不知道,但是你的下場恐怕是好不了,我最後奉勸諸位,想有個好下場,還是先把自己的命保住再說。」


  「張大人,下官重新認捐可以么?」一名官員搽了搽汗說道。


  張理看了這人一眼,卻是負責鹽政的那位王大人,難為他這麼冷的天居然還能冒汗。


  笑了笑,張理說道:「王大人,先說說你認捐多少。」


  王大人道:「下官認捐三千,不,五千兩!」


  張理搖搖頭:「什麼三千兩,五千兩,連個數都算不明白,三千兩加五千兩是八千兩,湊個整數一萬兩吧。」


  聽了張理的話,王大人的汗流的更多了,但是也知道自己只要認捐一萬兩,張理就會放他過關。


  想到此,王大人一咬牙,重重點了點頭道:「就依大人的意思,我捐一萬兩。」


  張理笑著點了點頭,對身後的賬房先生說道:「記下,王大人認捐一萬兩。」


  那賬房先生聞聽,提筆疾書。


  見張理轉眼間就從姓王的鹽官手裡榨出一萬兩銀子,周康看了心中大為佩服,心道;「沒想到這位張大人居然還會敲詐勒索,以前真是看走了眼了。」


  其餘諸人見王大人帶頭認捐了一萬兩銀子,心裡均是大驚,大家都知道王大人在京里是有後台的,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被派到解州任鹽課提舉。


  這可是個肥差,稍稍動動腦筋,一年弄個萬把千兩銀子那是輕而易舉。


  鹽課提舉司其實歸戶部管,地方的行政長官是管不著他的。


  但是在地方任鹽課提舉怎麼可能離得了地方官的幫助?何況王大人的官當得並不幹凈,張理雖然不是他的正管,但是拿住了他的把柄,只要上奏那是一拿一個準兒。


  見張理狠狠地宰了王大人一刀,眾人都明白張理這是開始玩兒命了,這時誰要是還不識趣兒,那可就是嫌命長了,沒見周康已經磨刀霍霍了么。


  想明此節,眾人再次來到賬房先生面前重新認捐。而張理則扯愣著耳朵聽他們報數目,當聽到某鹽商報了三千兩之後,見賬房先生正要書寫記錄,張理急忙上前,對那賬房先生說道:「你聽錯了,他說的是三萬兩。」「啊?」那賬房先生一愣,心道;「我還沒寫呢,你咋知道我聽錯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