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皇帝的舉措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皇帝的舉措

  守在門外的下人見柱子回來,急忙入內通傳。


  少頃,那家人出來請柱子和李景進去。


  進入內室,只見袁可立靠坐在床頭,床邊一個年輕人正躬身給他喂葯。


  李景急忙上前說道:「先生您好,小子李景給您請安。」


  見李景進來,袁可立精神一震,從那年輕人手中接過葯碗一飲而盡,又從那年輕人手中接過手巾拭了拭嘴,然後對李景笑道:「賢侄來了,一路辛苦,伯應,給客人看座。」


  那年輕人忙道:「是,父親大人。」


  說完把葯碗輕輕放在床頭的茶几上,然後給李景搬了把椅子放在床邊。


  見李景並未就座,袁可立恍然道:「我可是老糊塗了,忘記你二人還不認識。來,我給你們介紹。」


  說著袁可立指著那年輕人對李景接道:「這是小兒袁樞,字伯應。」


  接著指著李景對袁樞道:「這位叫李景,對了,你的字是什麼?」


  「呵呵,小子無字。」李景笑道。


  笑罷,李景對袁樞一抱拳道:「小弟李景,見過袁兄。」


  「不敢當,不敢當!不才袁樞,見過李兄。」袁樞急忙回禮,卻是長長一揖。


  袁可立笑道:「我也不知你倆誰大,你們自己敘一下庚齒吧。」


  李景忙道:「我今年二十五。」


  袁樞笑道:「區區不才,虛長兩歲,今年二十有七。」


  「那我叫對了,你是大哥。」李景笑道。


  聽李景言語粗俗,袁樞皺了皺眉,不過終究沒說什麼,只是微微點頭。


  袁樞的表情一閃即逝,卻沒逃過袁可立的眼睛。


  袁可立搖了搖頭對袁樞說道:「李賢侄一路勞累,還不命人奉茶!還有,你去安排酒席,我晚上有要事跟賢侄商談。」


  袁樞點點頭,對袁可立躬身一禮,又對李景揖了一下,轉身離開房間。


  「不用,不用,怎敢勞煩袁兄。」李景忙道。


  袁可立擺擺手,對李景說道:「別理他,伯應是個痴人,若有失禮之處,且看老朽的薄面,勿要跟他計較。」


  李景笑道:「伯應兄大有先生的風采,先生是後繼有人啊!」


  屋外袁樞聽到李景說話,心頭忽然一震,心道:父親跟這人說話的口吻怎麼像是平輩論交的樣子,不知父親什麼時候認識這樣一個人。


  袁樞心中奇怪,卻也不做多想,在門外換了丫鬟奉茶,自去安排晚上的飯食去了。


  屋內,李景待袁樞走後,回頭對柱子說道:「去門外守著,任何人不許進來。」


  「是!」柱子急忙說道。


  待柱子出去,李景坐在床邊仔細地看了看袁可立的面容,然後說道:「先生,您的身體怎麼樣?大夫怎麼說?」


  袁可立搖搖頭道:「無妨,只是心有所思罷了,你來了當可為我解惑。」


  李景點點頭道:「先生但有所問,小子知無不言。」


  袁可立點頭道:「年前你說天啟駕崩崇禎登基,已然成為事實,那接下來便是流民造反,不知朝廷如何應對?」


  李景嘆了口氣道:「剿之不盡,殺之不絕!」


  「為何?可是新皇帝昏庸無能?」袁可立急道。


  李景搖了搖頭,對崇禎李景知道的比天啟多一些,但是具體崇禎是如何處事,李景也不大清楚。


  但從大的脈絡來看,崇禎決不能說是昏庸無能,甚至可以說是勤政的典範。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皇帝最後居然落得上吊的下場,不免令人扼腕。


  李景把自己所知的崇禎皇帝所做的事情仔細想了一遍,嘆了口氣道:「應該說新帝並非昏庸無能,實是大明已經病入膏肓。」


  袁可立搖了搖頭道:「新帝登基已經一月,卻始終未對魏閹動手,不知何意?」


  袁可立已然致仕,對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幾無所知,但是魏忠賢依然未倒,卻是清清楚楚。


  倒是李景對朝廷的動向遠比袁可立清楚的多。


  而且李景很清楚,魏忠賢最終是死在崇禎的手上。


  想了想,李景說道:「先生,魏忠賢最後肯定是死在了崇禎皇帝的手上,不過具體過程小子並不清楚。說句實話,小子在京城安排有人打探消息,對於崇禎皇帝的舉動一直有些不解。先生願聽的話,小子就說上一說,先生可自行判斷,也可為小子解惑。」


  袁可立急道:「快快道來!」


  李景點點頭道:「小子來此之前,每日收到朝廷的信息,據說新帝登基前幾天,每天晚上都召集宮中的侍衛和太監一起吃飯,說是犒勞他們的辛苦。九月初一,魏忠賢上書辭職隱退,新帝未准。」


  李景把崇禎登基以後,他所知道的宮中發生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


  九月初一那天,魏忠賢突然上書辭職。


  據魏忠賢說,當時崇禎皇帝親自召見了魏忠賢,並告訴他,天啟皇帝臨終前曾有遺言:要想江山穩固,必須信任兩個人,一個是皇后張嫣,另一個是魏忠賢。


  於是魏忠賢的辭呈未被批准。


  九月初三,天啟皇帝的乳娘客氏請辭。


  崇禎皇帝准了,理由是天啟皇帝駕崩,已經不需要乳娘了。


  九月初四,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辭職,被崇禎拒絕。


  接著崇禎下旨嘉獎了許多太監,其中大多都是魏忠賢一黨。


  九月十六,都察院副都御使楊所修上書彈劾兵部尚書崔呈秀,太僕寺少卿陳殷,巡撫朱童蒙,工部尚書李養德。


  理由是不孝,這四個人的父母去世時,都沒回家守孝,全部奪情。


  九月十七,崇禎批複,痛斥楊所修。


  同日,崔呈秀等人辭職,崇禎同意其餘三人辭職,但是留下崔呈秀。


  以上這些就是李景已經得到的消息,接下來的消息還沒有傳遞過來。


  把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李景問道:「先生,您怎麼看?」


  袁可立沉吟良久,正色道:「如果這些消息都是真的話,那麼我斷定,新帝要對魏忠賢下手了。」


  李景點點頭,崇禎對魏忠賢下手他是清楚的,但是怎麼下的手卻一無所知,唯一能知道的就是,這個過程絕對是運用了極高的手腕,而這種手腕,李景是真的很想學一學。


  「請先生指點。」李景說道。


  袁可立點點頭道:「從新帝登基前幾天的所作所為來看,新帝對魏忠賢十分戒備,不然的話,不會每晚召集那麼多人在身邊。魏忠賢就算想害新帝,礙於這麼多人也不敢下手。」


  李景點點頭,他也能看出,崇禎剛登基那幾天確實是提心弔膽。


  頓了頓,袁可立接道:「新帝如此戒備魏閹,豈能讓他久侍宮中?但是新帝剛剛登基,立足未穩,大權皆由魏閹把持,新帝豈敢輕舉妄動?依我看,九月初一那天魏閹上書乃是試探,一旦新帝准了,魏閹必然會不顧一切將之拿下。」


  李景聞聽,連連點頭。


  袁可立接道:「九月初三,客氏上書,依然還是試探,不過這個試探實是愚蠢之極,先帝的乳娘要是自己不提,新帝是萬萬不會在此時將她攆出宮中的,她自己提出,正中新帝下懷,而且理由十分充足,魏閹等人完全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駁。」


  袁可立笑了笑接道:「客氏是魏閹在宮中最得力的助手,她一走,魏閹等於是被斬斷一支手臂。」


  李景笑道:「所以魏忠賢就慌了,不過他還不敢斷定新帝的真實想法,畢竟客氏沒有理由留下,而且是自己提出要走,客氏被趕走很可能是誤會,於是就有了第三次試探。」


  袁可立點點頭道:「對,王體乾辭職就是第三次試探!看來新帝應對得很得體,沒準,如果准了的話,魏閹恐怕就要發難了。」


  李景點了點頭,嘆了口氣道:「新帝好像還不到十八歲吧,想不到這麼有政治頭腦。」


  袁可立道:「這不過是面臨絕境時的反應,應該說新帝的反應確實比同齡人強得多。接下來他的手腕才高明。」


  見李景有些疑惑,袁可立道:「楊所修上書,被新帝痛斥,但他說的是事實,被彈劾的人必然要做個樣子出來,於是新帝批准其餘三人辭職,留下崔呈秀。」


  見李景仍有些不解,袁可立笑道:「這四個人都是閹黨,批准他們辭職自然是要斬斷魏閹的爪牙,不過崔呈秀是魏閹最得力的手下,因此把崔呈秀留下就是避免過分刺激到魏閹,想來魏閹暫時還不會妄動。」


  李景聞聽這才恍然大悟:「先打掉小的,大的慢慢對付。」


  袁可立微笑著點點頭。


  不過袁可立隨即皺眉道:「我現在唯一不解的是楊所修怎麼會突然上書呢?通過新帝的所作所為來看,不應該是新帝指使,那麼是誰指使他彈劾崔呈秀等人呢?」


  李景想了想道:「楊所修是不是東林黨人?」


  這段時間,由於關心朝廷動向,李景也知道在朝堂之上一共有三派,最大的一派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第二大派則是東林黨,代表人物是孫承宗。最後一派其實並沒有黨派,他們被稱作清流,也就是無黨派人士,袁可立就是其中的代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