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玉看到滿天飛舞的文字,特別親切,就一一閱讀出來。
「徒兒,你知道藥草和普通野草有什麼不同?」端木晴非常興奮,自己是成為醫神才看到天空上有著無數的符文的,沒有想到,徒兒才出生幾天,就能識別滿天的符文,於是信心大漲,只是關鍵之處,是要保護徒兒成長起來。
宋家莊裡面的情況非常糟糕,不要說保護人了,村民們自己都是普通人,根本就不是妖獸們的對手,打傷都是遲早的事情,最後被野獸補刀,必將全部覆滅。
端木晴醫途出生,也沒有學過武術,無法教授村民武藝,只能指導他們採集草藥,每天晚上用煙霧熏滅四周瘟疫,從而趕走妖獸。
村寨已經建成,房屋很多,都在箭樓保護之內,更主要的是村寨四周的籬笆,都是粗大的木樁建造,而且有二層了,以後還會繼續增加的。
作為保護村寨的木樁不是普通的木樁,都是浸泡了葯汁的木樁,能夠讓野獸聞了就癱倒的那種毒藥,當然對人也是有害的,只是村裡有解藥,不礙事的。
村民們除了採集藥草回來種植外,就是上山狩獵。
積雪依然,獵物都是死去的動物,帶回來處理后,還是不錯的。
端木晴作為神醫,也是修士,而且還是大修士,經過幾天的修鍊調整,完全恢復了體質,直接離開了村寨,開始收集野獸的屍體,解決了全村人的口糧問題。
整個宋家莊里除了村寨裡面的人外,外面真是沒有活物,野獸都是死在村落里,很多都是無意識地闖進來的,竟然也死了。
如果野獸都是瞬間死亡,那麼人也是安全的。只是很多也是在死亡之間,都是瘋狂起來,顯然是被控制了意識。
有一天夜裡,成群結隊的老鼠,進入了村寨,卻無法進入村寨,都是在村寨外面打洞,準備從地下進入村寨,可惜最後都死亡了,被端木晴一一找出,製成食品、皮衣和藥材。
葯園也經常被破壞,但是都可以重新種植,最後還是保證了葯園的完整性。
村民們每天在識別藥草和種植,終於完成了百葯園的建設,日後只要確保裡面的草原完好地生長,就能夠醫治宋家莊裡面的人的疾病,確保無生命危險。
俗語都說,是葯三分毒,此話不錯。
端木晴在醫囑裡面寫道:「不信醫者,不治。百葯園,醫者聖地,非醫途中人不可進。但凡有試探者,必損一器(器官),依次是眼睛、耳朵、鼻子和頭腦。」
宋雲海般年級的人還是明白的,就是醫生不治瞎子的道理。
宋金玉成天待在百葯園裡照應藥草,同時也看護著。
說來也怪,冰天雪地的百葯園裡一片碧綠,都是冬天常綠的藥草,散發著脈脈的香氣,而且也只有院子裡面有著,離開了園子就沒有了。
積雪終於融化,人們也開始耕種莊稼了,畢竟民以食為天,只是瘟疫更嚴重了,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大,村民們都找不到野獸的屍體,也走不出村莊了,到處一片荒涼,包括四周的鄰村,孩子都沒有一個,滿目凄涼。
宋家莊作為人族活動的孤島,給很多人賴以活著,原本的生活目標都毫無意義。
人難道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很多人慢慢喪失了當初學習醫道的熱情,覺得有神醫在此,自己無需學習醫道。如果不是為了活命,那麼也就不會聽從於神醫要求,更不可能去野外尋找草藥,然後把草藥移植到百葯園裡。
宋雲海也是很急躁,自己一直就是整個宋家莊的主事兒,卻沒有一點兒說法,終於向端木晴詢問自己的身份。
端木晴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就笑著問他,誰會相信你,推選你做他們的頭人?
宋雲海說村民一切都聽神醫吩咐,只要她說了,沒有人有異議。
端木晴點著頭說:「我雖然是神醫,更知曉醫道傳承的重要,不會肆意破壞規則的。你們都要遵守人事一條規則,醫道九級,逐級傳承,下級尊崇上級,獲得指教。至於世俗權勢,完全可以不理,他們也不能奈何我等。」
宋雲海覺得神醫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不得不明說了。
「我希望成為這個村寨的寨主,管理著所有的事務,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
「哦!我明白了,你想賄賂於我,求得一官半職?」
宋雲海連忙點頭,至於一官半職在他看來,也就是一個村寨的寨主,每年能有一個銀幣的俸祿。
端木晴立即把宋雲海的請求回報給天帝,得到了回復。
「任命宋雲海為清河鎮代理鎮長,俸祿一個金幣,下轄村落,自建官衙,全力清除瘟疫。」
宋雲海聽聞后,頓感欣慰,抱拳起誓,定不負上望。
端木晴覺得好笑,就給他一幀木盒,讓他回家好好熟悉。
宋金玉從百葯園裡面跑出來,懇請端木晴幫助自己的爺爺治理清河鎮。
「唉!清河鎮也沒有什麼好治理的了,人都沒有了,也就是一個虛職,只是俸祿實惠卻沒有用處,不必擔憂。只是,我們的百葯園真的要抓緊建設。」端木晴說完,就抱起了宋金玉。
「妖獸不除,瘟疫不滅。我們能夠除掉妖獸嗎?」宋金玉嚴肅地說。
「我們不能,需要下一任神醫問世,才能消除瘟疫。我們現在所作所為都是牽制住瘟疫,能夠確保不向外面擴散,已經很不錯了。只是,修鍊之人,只要能夠飛升的,都不受瘟疫感染,戰力強悍的,可以離開這裡。」
「師尊離開這裡,可以帶我離開這裡嗎?」
「你為什麼要離開這裡?何況師尊不能離開這裡。」
「為什麼?」
「因為我接天帝令牌,消除瘟疫,任務沒有完成,回去都得被斬首,所以此生只有為國盡忠,別無生路。你為什麼要離開這裡?」
「宋家莊藥材稀缺,不足以消滅瘟疫,我當從外地獲取藥材,藉以消滅瘟疫。」宋金玉如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