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招聘經理
邁出這一步,對楊政丞也是一種督促和鞭策。
項目既然開始,就必須要做好,做到哪一步暫時還不好定論,至少要過得去。如今,不能對落鷹坪村作為不能經濟振興的標杆有所降溫,但他對自己的要求卻沒有降低。
工地這邊交給李明、李照看著,楊政丞不可能長時間留在工地。安居建設的施工質量上還信得過,而整平廠區,質量因素相對小多了。
回村的路上,楊政丞深感在這個項目推進上,缺少幫自己的人。村裡的人指望不上,鎮上幹部能力也有限,他們也不可能加入這個項目而放棄上班。
是不是招一個職業經理人,甚至招一個團隊來操作這個項目的推進?想到這,便仔細琢磨起來。
回到村裡,將自己的想法跟李盤溝通。
「李叔,一組的水廠已經開工,年前很可能就得投產。村裡你覺得有誰能夠負責水廠的營運與管理?」
「……」李盤都沒聽明白,「楊主任,水廠不是好好的嗎?有你負責,不就可以了。要找人上工不會沒人,還要人來管理?」
「怎麼不要人管理?水廠要做起來,就必須有一個團隊才行。生產管理要人吧,賣水要不要人?一個廠方方面面,事情多了,要的人手可不少。
李叔,我們的水廠可不是白泥那三家廠子,一個老闆,三五個工人,加上外圍送水工就可完全運轉起來。我們是正規廠子,得有一個管理團隊。」
「這個我聽明白了,你來做總經理,找村裡人來做其他的事情,不就是一個團隊了嗎。」
「這也算一個團隊,只是讓我們來做,水廠可能會血本無歸的。你說村裡誰能夠把水賣到桔城市、賣到省城、賣到外省去?」
李盤是明白的,不說桔城市,就是鎮上、白泥,他們都不一定賣得出去。很可能村裡沒有幾個人敢出來賣水。
「那就招人吧,誰肯來村裡,那麼遠,水廠賺不賺錢都還難說。」李盤也有自己的考慮。
要找可用的人,可擔起礦泉水廠擔子的人確實不好找。如今,項目才開始,能有人看好這個項目嗎?
和李盤說后,村裡主幹討論過,也支持楊政丞的提議:招人,或招一個團隊。
楊政丞把目前的情況和龍亞男、求軍鎮長討論,表示在這個項目上得招總經理,要找到人才來參與項目運作。龍亞男聽了情況,表示支持他的做法。不過,如何才能招到人,卻沒辦法幫忙。
如何找可用之人?楊政丞也想打廣告之類的,但可能行非常小。到桔城市人才市場去招聘,甚至到省城人才市場招聘,人才可能有適合的,但有人肯來嗎?
楊政丞想了后,打平湖舵手電筒話,與他討論這個問題。平湖舵手說,「政丞,要找有經驗的、適合這樣職位的,可不容易。」
「是啊,適合這樣職位的人,哪裡找不到位子?誰肯跑到落鷹坪村這偏遠之地來喂蚊子。老哥,我想請你幫忙啊,看能不能忽悠一兩個人來。」
「我幫問問,可不敢保證。」
「強壓貓兒喝酸湯,肯定也做不好,老哥多費心,拜託了。」也不敢將希望都掛在平湖舵手那裡,楊政丞隨後在自己公眾號公布村小建設進展的內容中,夾雜了一條招聘啟事。
做了這些事,楊政丞突然想到一個人,田秀芳。她是碩士生畢業,應該有一些朋友的,說不定能幫找到一些人來。
人物類分,田秀芳認識的人或者她的朋友,可能大多都是做經濟方面的強手。
去縣城,到經振組辦公室。田秀芳不在,可能到哪做事去了。走到另一間辦公室,見劉詩瑜在,便問,「劉姐,其他人呢。」
「楊老師,今天你也來啦。昨天落鷹坪村項目開始施工,昨晚我才聽說,你都不先透一個信,也太不夠意思了吧。怕我們分你功勞?」
明知劉詩瑜是在開玩笑,也是在表達她的善意。笑笑說,「劉姐對我關心,我能不知?不過,村裡的水廠能有多大效益?不過是一個形式罷了,以後營運不下去,還不知有多少人罵。」
「也不至於,只要能夠做下去,對落鷹坪村就是天翻地覆的改變。僅僅這一點,就足夠了。」
「謝謝劉姐理解。他們都在忙什麼?」
「今天他們到城區外去,準備規劃出一塊園區。早早就走了,沒事,你忙好你那邊就成。」
在城郊開闢工業園區,這是一個不錯的構想,交通便利,其他條件也相對好。國內的工業園基本如此規劃,都是有考慮的。
「劉姐,我想找田姐幫一個忙。」
「什麼事能跟我說嗎?」
「村裡水廠施工了,過一段時間水廠建成、投產,總得要人管理、經營,而我在這方面不熟悉,村裡更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想請田姐推薦一兩位熟人來擔任經理,總攬這一攤子。」
「你自己把事情抓起來,不好嗎。要說能力,我看你就很好。」
「劉姐,對啦。你在組織部,應該熟悉白泥這邊的人,有沒有適合的?」
劉詩瑜想了想,「還真找不到能夠獨自擔當這樣工作的人,白泥經濟滯后,也因為滯后,人才稀缺是必然的。沒有人才,經濟滯后又成為必然,這就陷入一個壞的循環套里。你問問田秀芳吧,我估計也難。」
問清楚田秀芳的去向,劉詩瑜還把田秀芳電話號碼翻找出來給楊政丞,他便出去。打車到郊外,見前面山頭有幾個人,猜應該是經振組的人。
對白泥楊政丞確實不怎麼熟悉,好在出租司機知道這些地方,帶他過來。往前走,這邊山勢不高,起伏平緩。這一片真劃為工業園區,基礎建設應該很便利的,工程量不大,七通一平一兩個月內就能夠見成效。
山頭的人確實是經振組的人,江華軍、錢正躍、田秀芳等都在,另外還有區里規劃局、建設局、國土部門的人,走近了才知道,過來的人有二三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