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古代的戰爭
風呼嘯而來,間夾一些細雨,寂靜而壓抑的氛圍瀰漫整座城池。
城牆之上站滿了紅衣黑甲的軍卒,他們臉色寧靜慎重,順眼看去,城下卻是白衣黑甲的步兵。
仔細尋找便能發現李敬的影子,身為鳳翔軍的率長,即使再不滿,也不願跟隨黃巢這樣天怒人怨的人的朱溫破城。
朱溫此人因誅殺威脅李唐皇室的賊子而被封為東平王,宣武軍節度使,擁有近十萬兵馬,如今率領七萬精兵以誅殺逆賊迎回昭宗皇帝為由,進攻鳳翔。
朱溫不是什麼好人,他積蓄十餘年的實力,就是為了取唐而代之。
李敬不相信為了野心而興兵的傢伙會對百姓有多好。
咻!噠!
一支鐵箭穿破空氣,插入城牆。
鳳翔軍都是頭皮發麻,三百步的距離居然能準確命中,百步穿楊已經不能蓋住此人的名頭了。
李敬瞧了瞧箭頭綁著錦帛,線條優美而順滑,不比蜀錦差。如此重視肯定是朱溫的勸降計謀,不然朱溫可不會給仇敵面子。知曉了來意,他不敢有絲毫的猶豫,快速搜尋那名箭手,可惜只看見一個背影。
「將錦帛取來,本王倒要看看,朱全忠要如何?」
四方臉,下巴留著稀疏直須,眼袋垂下,似乎有幾日沒有睡好覺了,眉毛微微豎起,是劍眉,這便是貞王李茂貞。多年醞釀的王霸之氣瞬間爆發。
李敬聞言亦是轉頭,對李茂貞感觸有些怪異,前主對於李茂貞的感官不好,原因已深藏不見。這個只有原主知道了。
李茂貞表面強硬不服,但心底卻是希望朱溫開出的條件可以接受,那麼自己也將有台階可下,鳳翔和隴右亦能保存。
李敬似乎很清楚李茂貞的為人性格,聞言,勾起嘴角,藩鎮之主竟然如此無膽,丟掉了大唐將士的臉面。
此時,全身不知裹了幾層盔甲的權貴急忙道「貞王殿下,朱溫此人狼子野心,射來的文書不看也罷,那肯定是騙人的玩意。」
「韓全誨!」李敬經過惡補,一眼便認出了堪比田令孜的大宦者,就是韓全誨將唐昭宗擼至鳳翔,請求李茂貞庇護。
史書記載,韓全誨並無甚大才,小人耳!這個太監全靠他的乾爹韓文約留下的人脈坐上了神策軍護軍中尉的位置。
那時,唐昭宗大力削弱宦官勢力,而韓家父子精通馬屁功夫,所以得到了唐昭宗的大力扶持。
後唐經過牛李兩黨相爭,留下了沉重的後患,唐昭宗又是喜歡超越祖宗之人,便留下韓家父子與丞相崔胤相爭,自己好用心於外事,結果外事不決,反而大大削弱了神策軍的力量。
韓文約死了,沒有人能夠抑制韓全誨的野心,成為田令孜般的控制朝堂與蕃鎮的權臣。
所以,派刺客想要殺死宰相崔胤,結果崔胤沒死,反而惹來了天下力量大過朝廷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
李敬冷眼瞧著,韓全誨與李茂貞交情身後,有著生死之誼,當然少不了利益牽連。一個常人帶著一頭豬,恐怕會被豺狼撕咬只剩骨頭了。
不過,天下人最厭倦的便是朝秦暮楚之人,三國時期便有三姓家奴之說。李敬並不打算改頭換面,投靠其他門庭,欺軟怕硬的主子最輕易被哄騙,利於壯大自身。
「呵呵!無妨,本王可不是三歲孩子,豈是他朱全忠想要騙就能欺騙的?」李茂貞嗤笑道。
韓全誨眼珠子轉了轉,想要說出口的話瞬間縮了回去,勉強笑道「也是,朱全忠卑鄙小人如何是貞王的對手。」
李茂貞臉上笑意徒然凝結,不是對手,那為何被朱全忠圍困月余,太諷刺了。
韓全誨注意到了李茂貞的難看臉色,匆忙辯解道「戰場之事我不懂,請殿下恕罪。」
李茂貞冷冷擺手,目光轉向城下,道「無妨!」
李茂貞的臉色已然表明態度,我很生氣。
「果然不作死就不會死!」李敬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