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九百六十九章 感恩

第九百六十九章 感恩

  第九百六十九章 感恩

  初瑜拿著帖子,有些為難。


  不知佟府這位如夫人怎麼想起曹家來,以給李氏賀壽的名義,送了重禮,而後帶了她給李氏與初瑜的請帖。


  如此一來,初瑜倒是不好隨意推掉。


  「吃酒?」李氏聽了,不由皺眉,道:「我記得佟夫人去年沒的,過世還沒到周年,如夫人怎麼會宴飲?」


  身為婢妾,也要給主母服孝的。


  初瑜合上帖子,道:「這般迫不及待的,能有什麼,估摸是如夫人的誥封下來了。想來這兩日,爺也會收到帖子。」


  涉及到官場人情往來,並不能個人好惡來左右。


  只是這個如夫人也太不知規矩,初瑜身上還戴著孝,如何能出去吃酒應酬?

  這到底是旁人家的私事,李氏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身份所限,使得她對病故的國舅夫人多了幾分同情,嘆了口氣。


  等到曹顒從衙門回來,初瑜對丈夫提了隆科多寵妾送禮發帖之事。


  「哪天?」曹顒想了想問道。


  「下月初五。」初瑜回道。


  「送得半月,送得夠早。」曹顒隨口回道。


  聖駕行圍的日子已經定下,就是十月二十,也就是後天。


  隆科多既能定下半月後宴飲,是篤定聖駕能在半月內結束行圍?

  南苑牧場,是京城南郊,距離京城二十多里,說起來比暢春園離京里還近些。


  此次行圍,為了向喀爾喀蒙古諸王彰顯國威,除了王公貝勒,三品以上文武官員,輪班隨扈御前。


  曹顒因才從通州辦差回來,所以沒有在第一批隨扈名單上,要十月二十六去輪班。


  對於天佑想要去看圍獵的願望,並不算難事。


  雖說牧場是聖駕所在,守衛格外森嚴,但是天佑是伯爵府嫡子、淳郡王府外孫,並不是身份無名之人,跟隨淳郡王府的幾位舅舅或者平郡王府的表哥們一道,也能進入圍場。


  但是,曹顒想了想,還是決定找兒子談一談。


  最近一段時間,左住、左成兄弟有些消沉,正是由孩童到少年的成長期,曹顒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


  「天佑,聖駕南苑行圍,確實是京城上下關注的大事。你想要去見識一番,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以你的年紀,與我父的身份,只能央求旁人,才能滿足你的心愿。也只能帶你一個,左住、左成卻是不行。這些日子,你們幾個有些疏遠了,是因為不在同一處學堂讀書的緣故么?」曹顒問道。


  天佑點點頭,道:「聽左住的意思,官學的課業更繁重些,每日里上學放學的時間,也比旗學晚。加上二弟如今每日凌晨進宮,晚上回來休息的也早,大傢伙就不像以前那樣老在一塊兒。」


  說到這裡,天佑也察覺出不對,皺眉道:「父親,是不是使人去官學里問問,兒子瞧著左住、左成這些日子都沒什麼精神。錢先生在時曾說過,讀書不可『拔苗助長』。左成的身子本就不如旁人結實,再累了怎麼辦?」


  看著天佑小大人的模樣,曹顒道:「他們兩個不是身病,而是心病。前些日子,我將他們的身世告訴他們,好像是的他們兩個觸動頗深。他們並不是庄先生的遠親,而是為父至交好友的遺腹子。」


  而後,曹顒簡單說了左住、左成家有變故,才使得他們一直寄居曹家。


  「他們家是滿洲旗人,祖上也是有世襲佐領與爵位的,要是沒有發生變故,他們也有資格進旗學。」說到這裡,曹顒嘆了口氣。


  孩子最是敏感,雖說論起學習氛圍,官學比旗學好的多,但是不同就是不同。一個需要苦讀,才能獲取入學資格;一個卻是靠著家族,就有資格入學。


  隨著孩子們漸長,這身份等級不同就越發凸顯。


  「啊?」天佑聽了,詫異出聲。


  曹顒起身,站在兒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為父差事忙,你做兄長的,替為父多看顧他們兄弟一二可好。」


  天佑點點頭,遲疑了一下,問道:「父親,馬家伯父將女兒許給左住也是看在左家伯父的情分么?要是這樣,父親會不會將妹妹許給左住?」


  「怎麼想起問這個?」曹顒有些奇怪。


  天佑猶豫了一下,回道:「福寧說,外頭都曉得母親為妹妹置辦了份厚嫁妝,要不是妹妹年歲小,早就有人上門說親。那些人……圖的是父親母親的錢……」


  福寧是他在旗學里結交的朋友,家裡雖比不得曹府顯貴,也是勛爵之家。


  見天佑帶著擔憂的表情,正經八百地說起此事,曹顒不禁莞爾,搖搖頭,道:「你妹妹才多大?左成打小養在咱們家,跟天慧是兄妹,如何能做夫妻?」


  天佑這才鬆了口氣,道:「不是就好。要是換做左住,兒子也是不擔心;左成老愛生病,不能照顧妹妹。」


  天佑的心思,都放在為父親分憂上,對於行圍之事,也看得淡了。


  從書房出來,他就直接往左住兄弟所住的楓院。


  楓院同葵院結構相仿,只是院子更大些,正房更寬闊,是四破五,小五間的結構。所以左住、左成兄弟在此同住。


  天佑過來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上房已經點燈。


  院子里有小丫鬟子 在掃地,見天佑進院,忙束手站好,請安問好。


  左住、左成在屋子裡聽到動靜,挑了帘子出來,將天佑迎了進去。


  見左住要將自己往西屋引,天佑笑道:「怎麼不去你屋裡?」


  「那邊亂呢,怎麼待客。」左住道。


  天佑聽著只覺好奇,望向旁邊的的左成。


  左成道:「放才使木蓮收拾些舊的被褥與衣服出來,還沒有包好。」


  說話間,三人到了西屋。


  「恆生又沒回來?」左住問道。


  「嗯,說是留宿宮中,明兒再回來。」天佑回道。


  西屋炕桌上鋪了賬冊,還有個敞開的木匣子,裡面有些銀錁子與銅錢。


  「官學拋費大不大?這些日子,你們也忙,咱們一處說話的功夫都少了。在外頭不比家裡,要是月錢不夠使喚,千萬不可委屈自己。父親知道了,會允咱們漲月例的。」天佑說道。


  左住擺擺手,道:「是去讀書,又不是吃喝玩樂,除了買書,哪裡有花錢的地方?」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今日收拾這些,是想著要幫一位同窗……是今年院試第二名,學問極好,家境貧寒。入了冬日,身上也只有一件舊襖。偏生他母親近日又病了,連舊襖也當了買葯,好不可憐。」


  「真是不容易,能幫就幫吧。要是銀錢不夠使,打發木蓮去我哪兒取。」天佑道。


  雖說他心善,但是並不是爛好人的性子。在旗學了大半年,更是見識了不少坑蒙拐騙的勾當,嘴裡這樣應著,心裡已經想著明日要打發人,將左住這位同窗打聽清楚,省得左住、左成兄弟受了糊弄。


  「剛進官學時,我同弟弟功課跟不上,他甚有耐心地幫了我們。他也是跟著寡母長大……」左住說到這裡,有些說不下去。


  想著同窗每晚抄書賺銅板,想著他家賃居的兩間破廂房,左住不知如何向恆生描述。


  他們自小長在宅門中,接觸的都是官宦之家,要是沒有親眼所見,是不會曉得什麼是「窮苦百姓」。


  吃的飯是高粱與棒子麵糊糊,菜只有鹹菜與大白菜。就是豆腐,都成了奢侈之物。


  若是沒有曹家庇護,他們兄弟的境況,會比那位同窗好么?

  母親早就說過,當初投奔到曹家時,只有些嫡母的陪嫁首飾。而後,這十幾年中,義父將南面的買賣留了份利潤出來,給他們兄弟兩個積下產業。


  等到他們成年,離開曹府自立門戶時,也能衣食無憂。


  左住、左成在曹府長大,原不太曉得生計,對於自家名下有產業,也沒有什麼想法。


  進官學這幾個月,接觸的同窗,多是百姓人家子弟,還有不少是出身寒門,這兄弟兩個也長了世面。


  等去那位要好的同窗家看過後,他們才更深刻地了結到貧窮的滋味兒,也明白能在曹府長大的他們是多麼幸運。


  「哥哥是好心,只是那傢伙性子倔,未必會受呢。上回去他家,正趕上他們家吃晚飯。他偏上我同哥哥吃。那棒子麵窩頭能硌掉大牙,我只吃了一口,就吃不下,他還給了我臉子。」左成皺眉說道。


  天佑聽著,倒是覺得此人很是孩氣,道:「那人多大?」


  「比我同哥哥大兩歲,十三。功課還好,為人卻硬邦邦的,不會說話。」左成回道。


  幾個人又閑話幾句,天佑才回葵院。


  瞧著左住的模樣,是要將兄弟兩個攢下的月例銀子都借給那位同窗,如此一來他們兄弟使什麼?

  天佑想了想,還是叫小榭取了二十兩銀子給左住兄弟送去。


  *

  安定門外,雍親王府。


  四阿哥站在書房,眉頭皺得死死的。今日進宮,魏珠抽沒人的時候,對他說了一句話,皇上近期似乎很關注西北的消息,問過幾次十四阿哥的奏摺。


  十四阿哥沒隔五日有奏摺上來,但是皇上瞧著內容,似乎並不滿意。


  四阿哥想到此處,只覺得心亂如麻,皇父是要訓斥十四阿哥和談未果,還是想要召十四阿哥回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