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倫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倫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十一,塞外,博洛和屯,行營,隨行宮人寢帳。
將身邊侍候的宮女打發出去后,勤貴人坐在梳妝台前,手裡拿著銅鏡,仔細地妝飾自己的容顏。撲粉、畫眉、塗胭脂,原本略顯蒼白的臉立時生動起來。對著鏡子笑一笑,眼睛卻酸澀得不行,連帶著鏡子里的笑容也很怪異。
自康熙三十三年,十四歲的她選秀入宮,至今已過去悠悠十八載,但是歲月卻未能在她臉上留下痕迹。烏鴉鴉的黑髮,白皙的面龐,看著不過二十來許,誰會相信她兒子都十五、六了。
不過,就算是容顏依舊美艷又能如何?在後宮中,哪裡能有專房之寵?每隔三年,就有一批花朵似的美人入宮,水靈靈的,自然比她們這些被宮規束成一個模樣的宮女子鮮活。
勤貴人並不是那種想不開的,心中沒有什麼宮怨,更不會吃飽了撐的尋思奪寵之事。後宮女子,不過是帝王的收藏與擺設,就算是想要奪寵,也要認清自己個兒的身份。她不過是二等侍衛之女,進宮多年,雖然生育一個皇子,但是封號仍是最初的貴人,並未升上一升。
她一心盼著兒子平安長大,對這些名位之類的封號並不看重。後宮之中,菩薩似的貴妃佟佳氏並不管事,宮務由榮惠德宜四妃分管,對於她們這些品級低的宮人說不上好,但是也沒有人敢任意欺凌哪個。總的來說,日子過得倒也算是安生。
誰成想,天將橫禍……
勤貴人的手一抖,銅鏡險些跌落。她不由得閉上眼睛,祈禱昨日所發生的不過是自己的噩夢,然後,等她再次張開眼睛,慢慢撩開脖頸上的衣領,那紫紅的印子,告訴她無法抹殺的一切。
想起中秋後回京的兒子,想著說起選秀之事時,兒子略帶羞澀的面容,她再也控制不住,趴在梳妝台上,絕望地哭了起來。
縱然是委屈得不行,冤枉得不行,又能如何呢?她能做的,只有盛裝打扮,等著皇帝「恩典」,體體面面地走……
帳子門口,魏珠兒聽了一會兒,便轉身離去。
在駐地行營中心,最高最大的帳子,便是康熙的寢帳。
康熙雖然臉上不見怒意,但侍立在御前的領侍衛內大臣二等公阿靈阿與其兄一等侍衛尹德兩人,仍是感受到帝王的怒火。
他們兄弟倆是康熙初年四大輔臣遏必隆之子,已逝的孝昭仁皇后與溫僖貴妃之弟,十阿哥敦郡王的舅父,
「查了半日,就查出這些個?」康熙的語調很是平緩,但是御前的兄弟兩個額上卻不禁冒出冷汗。就是眼前這些秘辛,雖不至於要了他們兄弟的性命,但是也要消化一陣子;更不要說,再去深究什麼。
就連向來死心塌地擁護八阿哥的阿靈阿,也生不出半點借題發揮、落井下石的念頭。乖乖,畢竟是天子家事,自己這位皇帝姐夫最好面子,哪個敢給他上眼藥?
尹德則在忐忑中,有些慶幸,幸好今兒是自己在御前當差,恰好領了這件差事;換作其他侍衛,單憑知道的這些,便該一死「酬」君恩。只是勤貴人那裡,怕是……他想起素日笑眯眯的十七阿哥,不由得心裡嘆息。
「萬歲爺恕罪,實在是奴才們無能!」兄弟兩個都聞聲跪下,低頭認罪。
康熙眯著眼,看著跪在御案前的兄弟兩個,寒聲道:「那個……去了多暫功夫?」
兄弟兩個知道,萬歲爺這是要確認自己的帽子變色兒沒有,剛剛放下去的心,不由又提了起來。
尹德嘴笨,還在想如何措辭,才能為勤貴人挽回些生機;阿靈阿已經乖覺地答道:「回萬歲爺話,據昨日侍候貴人的宮女交代,貴人與太子只是偶遇,因太子醉酒,言辭上就有些不周到!」
康熙怒「哼」一聲,冷笑道:「『偶遇』?『醉酒』?單單言辭不周到?若是這樣,那掐著庶母脖頸,往邊上帳子里拖的,又是哪個?」
阿靈阿聽著不對,沒想到萬歲爺事無巨細,通通知曉,那自己先前這麼平息事態的做法,若是萬歲爺心裡不耐煩,一頂「欺君」的帽子扣下來,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果不其然,康熙隨後便指著阿靈阿道:「該死的奴才,朕還沒崩呢,你就要尋乖賣好?」
阿靈阿嚇得渾身一激靈,旁邊跪著的尹德忙道:「萬歲爺明鑒,奴才們在萬歲爺跟前當差,也都十年二十年的,哪裡會生出其他心思?只盼著萬歲爺諸事寬懷,就是給奴才們的恩典了!」
阿靈阿也反應過末來,少不得又是一番表忠心。
正好,魏珠打勤貴人寢帳查看回來,低聲說了勤貴人盛裝打扮之事。
康熙沉默了一會兒,最後對阿靈阿兄弟道:「朕就不信,在這行營大帳,他不瘋不巔,就敢如此放肆!隨扈的幾個阿哥,侍衛隨從具先查看,是不是又有哪個,想走大阿哥的老路!」
阿靈阿聞言暗喜,恨不得立時奔出去,與八阿哥、九阿哥說道說道此事,商議是否能藉此上位。
康熙已顧忌到這點,看著阿靈阿,說道:「朕也懶得費事,只是你該知道朕的脾氣!」
阿靈阿低下頭,除了點頭應聲什麼,方想起的與八阿哥、九阿哥圖謀的念頭,立時煙消雲散。
轉眼,過了三日,聖駕回到熱河。
這邊勤貴人的事情未料理乾淨,又有人稟告,道是太子提著鞭子,將太子妃瓜爾佳氏給打了。
康熙委實怒的不行,堂堂一國儲君,眼看就是不惑之年,行事仍如此任意,真是太過乖戾。
終是老了,看了眼御案上的摺子,康熙想起這幾年一直隨扈的十七阿哥胤禮,又憶起前幾年夭折的十八阿哥胤祄,嘆了口氣。
摺子是留京的幾個皇子阿哥聯名上奏的得雨日期折,半個時辰前剛送達到熱河。
臣胤祉等奏:
本月時日巳時正二刻天陰,十一月未時一刻下起毛毛細雨,申時正二刻雨停,十二日卯時頭刻天晴,為此恭奏以聞。
康熙提起御筆,遲疑了下,在摺子后批道:「知道了。妃母身體甚欠安,先回家。十七阿哥相機前來,將其母服侍接回!」
御前太監魏珠侍立在旁,只覺得萬歲爺雖然挺著腰板,但是看起來甚是孤寂。想起這幾日所見所聞,他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或許是要快入冬的緣故,天越來越冷了。
*
天氣雖然漸涼,但是曹顒的心卻是熱乎著。初為人父,總覺得有些恍惚,很是不真切,但是每每見到皮膚還有些泛紅的兒子,他還是忍不住咧著嘴角,滿臉笑意。
江寧與京城,都打發人去報喜。長房添了嫡孫,對於曹寅夫婦來說,也會欣喜不已吧。除了與父母分享這份喜悅,他還希望父親能夠早日從喪親之痛中解脫出來。
昨天在內宅設了香案,為兒子天佑舉行了「洗三」之禮。雖然外客只有自己的書獃子師兄沂州知州葉敷攜妻而來,但是自己府里這些人,湊到一起,也熱鬧了半日。
因兒子大名要等著祖父給起,所以曹顒與初瑜兩個早早在生產前幾個月便研究起小名來。
按照曹顒的意思,如果初瑜生的是男孩,小名就叫「子哥兒」,往後有了其他兒子,便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未」的地支順序來;若是女孩,小名就叫「大妞」,以後再添閨女,便按照「二妞」、「三妞」、「四妞」的順序來。
被初瑜好好地埋怨一把,說沒見過這樣當父親的,連孩子的小名都懶得想。
曹顒心下甚是冤枉啊,明明他是絞盡腦汁,想來想去,卻都覺得不妥當。他想起自己的小名「連生」來,寓意倒是好的。
其實,按照他本意,很想將兒子小名喚「長生」或者「平安」這些既直白,又吉祥的名字。不過這兩個名字經常被高門大戶當小廝名用的,就是他們曹家也有個小廝喚「平安」,是二房曹項的跟班。
初瑜雖然素日聽曹顒的,對孩子的小名卻略顯偏執。「大妞」、「二妞」這些是立時否掉的,因為庄先生的老來女乳名是「妞妞」,算起來是他們孩子的姑姑。即便生下女孩,也不好起與姑姑取相似的小名。
「子哥兒」、「丑哥兒」這幾個初瑜認認真真仔細地思量了一回,最終還是略帶疑惑地問曹顒道:「額駙,要是咱們生下兒子,同他說話,子兒、子兒的叫著,好像有些個怪異?」
曹顒忍不住「哈哈」笑了幾聲,可不是怪異,這「子兒」、「子兒」的讀起來,就同耗子叫一般,「吱吱」的。
直笑得初瑜臉色發黑,曹顒才訕訕地止了聲。
最後,還是由初瑜想了幾個出來,讓曹顒拿主意。
「寶兒」、「玉兒」這兩個,曹顒是想也不想,便否定的。若是真養出個叫「寶兒」、「玉兒」的兒子,整日里在內宅調戲個丫鬟,吃吃胭脂,那曹顒真要慪死。到底是羨慕嫉妒,還是厭煩看不過,那只有他自己能夠知曉。
剩下的幾個小名里,小兩口兩個挨個看,最後圈定了「天佑」這個,取個口彩。
天佑雖然是曹顒夫婦的頭生子,卻不是府里的頭一個孩子。庄先生那邊的妞妞,還有一個來月周歲;江寧帶來養育的五兒一年零八個月。兩個小姑娘,年歲上只大天佑一兩歲,輩分卻高,都是姑姑輩的。
按照這時的習慣,初瑜要坐一個月的月子,貓在房間里不能出去。曹顒因見過妻子生產時的艱難,尋了不少奇珍藥材給初瑜進補。
烏雞人蔘湯、枸杞鯽魚湯這些,幾乎是頓頓都有的,初瑜每次卻只喝一兩口,而後便喝她自己點名要的奶粥。產前她便補得白白胖胖,雖然生天佑時,折騰了半晚上,但是像接生嬤嬤們說得,流血少,創口小,已經算是很順當。
關於哺乳問題,小兩口之前也商議妥當的,都認為母乳好,出發點卻是各不相同。
初瑜是愛孩子愛得不行,雖然還在肚子里,但是想著要被奶媽分去大半,便覺得難過;曹顒壓根就沒想到奶媽,早在初瑜懷孕后,便叫曹方買了幾頭產奶的母牛在府里養著。
不過,為了穩當些,還是暫時尋了個奶娘進府。預備著初瑜沒有奶水,或者孩子喝不慣牛乳時,不會餓著。
幸好,初瑜次日便有奶水了,雖然幾個嬤嬤都認為這樣不合規矩。但是有曹顒撐腰,她們不過是啰嗦兩句罷了。
關於「牛痘」之事,曹顒還是說服了庄先生,先用在家畜上看看效果。不過,山東這邊氣候雖然照京城暖和些,但是也漸涼了,並不是研究「痘疫」、「種痘」的好時節,所以曹顒就在給父親報喜的信中提及此事,拜託父親在江南尋幾個「種痘大夫」驗證「牛痘」之事。
*
京城,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出了東華門,策馬并行。這話題說著說著,便說到十月的選秀上上。
十七阿哥比十六阿哥小兩歲,虛歲十六,該到指婚的年紀。十六阿哥納側福晉李氏時,比現在的十七阿哥還小呢。
十六阿哥見十七阿哥笑眯眯的,渾不在意的樣子,撇撇嘴道:「不管是嫡的,還是側的、庶的,這次選秀卻是跑不了你的。等福晉指進門,看你還是不是這般淡定?」
十七阿哥笑道:「若真是今年皇阿瑪與太后老佛爺指給弟弟一個,那弟弟就盼著,不拘是什麼身份,名分上還是嫡的吧!」
十六阿哥搖搖頭:「嫡的、側的又如何?不過是個名分罷了!」
十七阿哥笑著,看看哥哥,道:「就算別人不知,十六哥同弟弟也該曉得的!只因咱們的額娘位份都低,自幼受了多少怠慢!同樣的皇子阿哥,哥哥們哪個不是尊貴無比,處處有人巴結逢迎?像咱們這樣的,說得客氣點,是因年歲小,所以與哥哥們待遇差別大了些;講得直白些,不過是咱們沒有母族可依,額娘在皇阿瑪身邊又不是能說上話的,因此自然被眾人小瞧。若是弟弟娶了嫡福晉,那便好好與她過日子,生出嫡子來,再不濟也是個奉恩鎮國公,不生庶子來礙大家的眼!」
這話雖是實話,但是卻讓十六阿哥想起幼年往事,一時間兄弟倆都緘默不語。
最後,還是十六阿哥開口道:「十七弟,也別過於偏頗,像咱們這樣的身份,總不能像平民小戶人家,只娶一個媳婦。身為愛新覺羅子孫,繁衍子嗣,鞏固咱們大清江山,也是咱們的任務不是!」說到這裡,自己忍不住笑了,臉上帶出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神情:「這樣看來,咱們這些個哥哥里,還數大哥任務完成的好,圈著這幾年,小阿哥、小格格添了近十個,就算先前有些個過錯,這般生養下來也算是對得起祖宗了!」
十七阿哥想了想,道:「說來起奇怪,小時印象中,除了太子是儲君,與咱們不一樣外,就算大哥最是傲氣。就算是他舅舅明相已經倒台了,仍是半分不肯委屈自己,說話行事與之前並無二樣。雖然跟咱們不親近,但是也並不讓人生厭。現下想起來,大哥倒像個地地道道的滿洲好漢,不玩這亂七八糟的花花腸子,全憑著一身的真本事謀軍功!」
既然參合進奪嫡這攤渾水,哪裡是好保全的?留著他的性命,縱然有些個父子情分再裡頭,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皇父不願背負「殺子」的惡名吧。
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想到這些,彼此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笑了。
這樣看來,沒分量也有沒分量的好處,任誰想要坐坐那把椅子,也不會將這兩個沒有外戚依靠的弟弟當成對手,只有拉攏的份。
若是眼光還好些,保不齊就有了「擁立」之功;就算四處敷衍,哪個也不靠,最後等新皇登基,作為皇弟,這爵位自然低不了。
要知道,打他們皇爺爺起,就越發講究「兄友弟恭」這套,封兄弟都是親王。到了康熙朝,亦如此。就算是現下兄弟多,又有什麼,最次亦是個貝子,運氣好些,就是貝勒與郡王。
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不比瞎去參合強多。在一邊站著,身上乾淨不說,還能有著閑情,看看各位皇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豈不更妙?何苦費心勞神,弄得兄不兄、弟不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