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步步為營
「除此之外,你還獲得什麼情報?」阿爾斯楞問道。
「回稟萬戶大人。」情報人員彙報道:「這次龍江省境內的勢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有名無實的督軍鐘鼎革現在已經晉陞為總督兼任督軍了,原來的總督周克民已經被押往金陵,並且龍江省內的四大家族族長全都死了,四大家族已經名存實亡了。」
「還有……還有他們說,四大家族的族長是死在咱們的百戶手裡。」
「之前哈濱市有一段時間戒嚴了,是因為百戶帶領騎兵在城外殺土匪。」
「裝備部總部長,王爺朱昊宇帶隊參加了多國武器展銷會……」
「龍江省省衛軍遣散了以前的老兵,重新組建了三個團的新兵,現在這些新兵全部配備了新式的火槍……」
「鐘鼎革的兒子,鍾澤鳴擔任三個新兵團的總教官……」
「鍾澤鳴研製出了先進的新式火槍……」
「有很多其他國家的人前往龍江省採購武器……」
「我們的金帳王爺哈斯爾敦,也派人去採購了,走的不是我們這條邊境線……」
「……」
聽完情報人員整理出來的一段段關於龍江省的情報,阿爾斯楞的眉頭越皺越深,跟千年老樹樹皮一樣。
「你說,四大家族的族長是死在百戶騎兵手裡?」阿爾斯楞問道。
「是的!」情報人員說道:「這是周克民說的。」
金帳王爺哈斯爾敦也去採購了武器!
裝備部總部長,王爺朱昊宇帶隊參加了多國武器展銷會!
龍江省省衛軍重建了!
全都是新式火槍!
……
這一連串情報,阿爾斯楞全都在腦子裡過了一遍,事情很多,但是阿爾斯楞首先關注的重點,就是跟自己密切相關的事情。
金帳王爺哈斯爾敦採購了新式武器!
這是阿爾斯楞首先關注的點,現在元蒙國一共有十二位金帳王爺,沒有可汗!
這十二位王爺,都是可汗的有力競爭者。
而阿爾斯楞則是排名第二的金帳王爺查乾巴拉手下的萬戶,而哈斯爾敦則是排名第三。
這兩位金帳王爺可不對付,互相都看對方不對眼,彼此是競爭對手。
現在獲得這樣的情報,阿爾斯楞當然要立刻報上去。
至於,其他事情,他都不太在乎了……那三十條黃金,本來就是跟四大家族中的一家做的生意,現在四大家族都沒有了,自然也做不下去了。
……
「澤鳴,我要回金陵了,兵工廠這邊你抓緊時間建設。」朱昊宇對鍾澤鳴說道:「等我回去之後,別的省不一定按照總裝備部的要求向你這邊購買武器,但是,中央御林軍肯定是要採購的,到時候你的生產一定要跟上。」
「姑父,你放心吧,我這邊保證不會掉鏈子,有多少單子,我就能生產多少武器。」鍾澤鳴拍著胸膛保證道。
這段時間,鍾澤鳴一直跟在朱昊宇身邊,朱昊宇對他完全是悉心教導,給講了很多關於華新國以及周邊國家的情況。
最起碼,讓鍾澤鳴在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視角,去了解了一下國家的情況,以及和周邊國家的情況。
從朱昊宇的講述來看,現在國內的情況和形勢,要比國外的形勢更加複雜。
從確立君主立憲制之後,現在華新國一共30個行政省,除了內閣控制的四個直屬省之外,其他省都跟戰國時代的諸侯一般,都有些聽調不不聽宣了。
朱昊宇之所以這樣大力的把鐘鼎革送上總督兼任督軍的位置,就是為了直接管轄到一個省,這樣,身後有一個實力強大的省在背後,他在內閣說話,才能擲地有聲。
「好好乾!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朱昊宇鄭重的對鍾澤鳴說道。
「……」鍾澤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只是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短暫的告別之後,朱昊宇一行人就啟程回金陵了,他們的交通工具依舊是馬車。
鍾澤鳴琢磨著,系統啥時候整出來汽車啊,不行的話,火車也行啊。
自從鐘鼎革當上總督之後,沒有了四大家族的阻力,他已經開始大力搞各種民生了。
如果說,鐘上將搞官場的陰謀詭計不擅長,是典型的菜鳥,那麼,在搞各種民生,改變龍江省百姓的生活,提高龍江省百姓的生活水平,帶領龍江省百姓發家致富這方面,他絕對可以說是大師級的人物。
在參考完鍾澤鳴的兵工廠之後,鐘鼎革結合龍江省的情況,開始推行各項政策,這些政策的中心點就是建了一個工業強省。
要建立工業強省,首先要搞的就是礦業,礦業是一切工業的基礎。
鐘鼎革首先就是賣證,賣開礦證,這批證就賺了一筆大錢。
然後這些錢又投入其他建設中去了,並且也組建了龍江省總督府下的開礦企業。
有總督府背書,於是,無數吃不上飯的百姓,開始在政策的引導下,加入開礦大軍,最起碼能吃得起飯了。
同時關於這方面的管理,以及各項規章制度,都是在鐘鼎革的關注下制定,也有一個中心點,就是要保證安全,還有礦工們能夠吃飽,有工資結餘。
這些事情鍾澤鳴一開始還能參與進去,進展到中期的時候,他就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了。
這些事情相比管理部隊來說,就是小學數學加減乘除題跟大學微積分相比,嗯,管理部隊是小學數學的那種。
關於開礦證,一開始,龍江省境內的人對於這個證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等到第一批五張證全部進入開礦階段之後,並且,開採出來的框,松江兵工廠全部接收之後,就有人眼饞了,而且還是一大批人在眼饞。
現在每天來總督府的人那是絡繹不絕,總督前面簡直可以用車水馬龍來形容。
於是,鐘鼎革又宣布,要頒發第二批開礦證了,但是,這次想要獲得開礦證,首先就得交一根金條作為定金。
並且,不管有沒有拿到開礦證,這根金條都不給退了。
縱然是這樣,依舊有三十七家交了定金,這讓鍾澤鳴都大吃一驚,本來以為龍江省的人都很窮,沒有想到富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