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第291章 又買宅子
方山村的老宅子目前住他們是夠了,但到了下一代肯定不夠住的。因此現在手頭有銀子,自然都樂意買宅子。
在這時代里,有屋有田,就是家境不錯的殷實人家。
「嗯,我是打算三座都買啦,再把哥哥的那座院子借著。」方小福嘿嘿一笑,很豪氣地說道。
「……」大家都被她這霸氣的想法給驚到了。這也太多了吧?
「四座宅子,二進的各安排兩家人住進去照看著,一進的安排一家人就夠了,再看小閨女們能安排多少就安排多少。」
而這四座宅子,和他們家的帶鋪頭大宅子都在一片區域,是縣城裡中等人家集中居住的地方,和住大園子的富人區到是隔著一些距離。
而這片區域雖不在主街,沒有大街商鋪區那麼繁華熱鬧,但也不偏僻,小街上還是有不少鋪子營生的,走街穿巷的貨郎也不少。
買個東西很方便,出門到街口也能叫到馬車、驢車這些交通工具,不過牛車就沒有了,畢竟這裡是縣城,不是鄉下。
而且這裡離西門近,離西市也近。出了西門幾十里還有田莊、大片的農田、水塘。
兄弟們笑,是因為這幾座宅子都在附近,只是街道不同、座向不同。也就是說,這座宅子的側門出去,對街是另一座宅子的正門。
穿街過巷還是很方便的。
而方小福笑的,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田莊!
下一步,她就要買田莊了。有了田地,才是真正的地主啊。
因為方小福抽成來錢快,因此她要買幾座宅子,也就沒人提出反對意見了。反正有了宅子在手,就算以後手袋活兒不做了,將宅子租賃出去也有賺頭。
大人們不反對,兄弟們都聽她的,姐妹們更是以她馬首是瞻,因此,又買宅子的事情就這麼確定了。
就連方劉氏雖然心裡肉疼,但仍是忍了下來。只是她也擔憂著,這宅子買了不少了,房地契寫誰的名字呢?
聽說除了文先生送給義妹的那座園子是寫著小七兒的名字,小七兒另外買的那座還沒去縣衙登記呢,那座大園子還沒付錢。
「小七兒,你這下可了不得了啊,在縣城有六座大宅了啊。」方劉氏心裡有事憋不住,便笑吟吟地說了出來。
不過如今她到底不比當初,對小七兒也不比當初,否則這話就不會這麼含蓄地說了。
但方小福心如明鏡兒似的,哪能聽不出來娘的心思?她笑了笑,說了一句含糊的話:「呵呵,小七兒的還不是老方家的么。」
這話大人們愛聽,不過方劉氏心裡還有疑惑,只是這時候見大家興緻都很高,又不好再說了。
畢竟她也知道如今不比當初,當初小七兒還是她面前立規矩的小媳婦,如今小媳婦能自己賺大錢了,在家裡地位是不一樣的。
而她三兒也不是當初那個溫馴冷淡的兒子,他也有脾氣的。就是她也不敢惹這兒子生氣,怕和他爹一個下場。
晚上村長來老方家,拿出厚厚一疊紙,上面全是他們新篩選出來的名單。
「這是上回篩選出來準備安排到你家來的,等你們搬去縣城后就可以安排。這裡有五十人,是等你們帶人去縣城后,再補進來的。」
「這裡還有五十人備著,如果到時候住得下,再逐一安排,住不下就算了。這五十人也不是太差,而是在小七兒的要求上沒那麼符合罷了。」
「還有你們楊家舅舅的三個閨女沒有安排上來。聽說他家已經在做那個什麼墊子、抱枕啥的,賺頭也不小,就沒安排了。」
村長一一介紹著名單上的情況,為了將村裡的利益最大化,他和耆老們可是將全村未嫁小閨女從八歲到十四歲全部過濾了一遍。
不但要看小閨女自己的人品,也要看這個人家的人品。比如劉杏花,就一直不在篩選範圍。
要是敢挑劉杏花,他能保證,老方家的人肯定會不高興,小七兒可能直接切斷和村裡的合作了。
小七兒是個能幹的,在家也很賢惠,為人也很明禮、仗義,但她絕對是個有脾氣的,不如表面看著這麼弱。
這一點在那晚大鬧孫家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因此還是不要惹她生氣為妙。何況小七兒又是善良的,知書識禮為家人、為村裡著想,真的沒話說。
小七兒這一路來對大家的付出,除了個別渾人,大家都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
「村長大伯,我們明兒就去縣城看宅子,等我們回來,就可以決定能增加多少人選了,很可能將村裡合適的閨女全部選上呢。」
想著就要進城買宅子了,方小福心情十分愉快,臉上的笑容很明媚。
「嗯,縣城裡的二進院落,一般正屋一明兩暗或三明兩暗,東、西廂各有三間,倒座三到五間,后罩房也有幾間,都能住不少人了。」
村長以他的認知盤算著,其實他家也差不多是這樣子的屋子,只是兄弟多了,在東、西廂外面又各建了兩廂,形成了兩個側院。
現在他當家,但上有高堂,因此他們夫婦、還有爹娘都是住正屋的,家裡的小子們和小閨女們則統一住了東、西廂,后罩房和兩邊側屋則住著兄弟們。
廚房在後罩房邊角,有個後門再通往後院里,後院徹了豬欄、雞鴨舍,還有個小菜園子,吃菜直接摘,很方便。
村裡像他們這樣沒分家的大家庭,多半都是這樣的加建屋子,不是規則的四合院,但有四合院落的風格。
就是將來爹娘不在了,他們也還能維持一代人的和睦,到下一代就要分家了,那時屋子會再次發生改變,也會有人搬出這裡,去附近另尋地方建屋。
當然,另尋的地方也必須是他們家地契上的範圍,不可能建到別人家去的。
「嗯,明兒晚上就有結果了。」方小福心裡盤算著,那四座宅子擠一擠,住兩百個人都沒問題了,不過她不會說出來,也不想搞得這麼擁擠。
一百個人應是綽綽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