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往大了鬧
顏彥一貫不和陸呦玩心眼,因而,她坦白地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陸呦猶疑了一下,繼而很堅定地說道:「說實話,我沒有必贏的把握,可我也不知怎麼回事,就是想去試試,隨著父親的被抓,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了,娘子,你就讓我去試試好不好,最多我答應你,我只去半年,若是半年後我沒有一點建樹,只會給別人添亂,我保證會自請回來。」
「半年?」顏彥有一點動心了,倒不是她真的相信陸呦能建功立業,而是覺得他有點魔怔了。
還有,他那句「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也打動了她,難不成這人也和她似的有過什麼奇遇?
可問題是,若是失敗了,他能接受這個結果嗎?李琮能接受這個結果嗎?
「這樣吧,你在家裡安心陪我幾個月,等過幾個月我把孩子生下來了,你再來考慮去不去,而你也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多讀點書,多思考思考這幾場戰役,若是換成你來指揮,你又該如何去禦敵?你放心,如果你到時還決定去,我保證不攔你。」顏彥斟酌了一下,回道。
她這麼做一是給陸呦一個緩衝期,說到底,她還是擔心他因為一時衝動做出的決定會後悔;其二,她可不想給陸家一個錯覺,以為她夫妻兩個被他們拿捏住了,以為陸呦是真的想去救回陸端。
陸呦略一掂量,答應了顏彥這個要求。
於是,從這天開始,陸呦開始在書房苦讀各種軍事典籍,顏彥就在身邊陪著他,有時也給他講解一下圖意或文意。
可幾天後,坊間突然冒出了一個傳聞,說契丹皇子微服來京城遊玩,被顏彥的才華吸引了,借著合作做生意的由頭用重金賄賂了顏彥,並送了顏彥價值連城的夜明珠,作為回報,顏彥就把陸端和李稷去北地考察軍事以及和女真合作事宜的秘密告訴了契丹皇子。
一開始顏彥和陸呦並沒有把這些傳聞放在心上,她知道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目的除了離間他們夫妻關係,只怕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有關,因為誰都清楚,孕婦是生不得一點氣也受不得一點委屈的,否則,很容易流產的。
因而,顏彥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靜養,一切等孩子生下來再說。
可誰知謠言越演越烈,又傳出什麼契丹皇子衝冠一怒為紅顏,他是因為想要得到顏彥這才入侵大周的,還說什麼之前的夜明珠算什麼,只要顏彥願意,對方答應用三座城池來換她。
原本這些話也沒幾個人信的,畢竟誰都清楚顏彥這兩年為大周做了多少貢獻,不說別的,單就那山薯和棉花就為大周解決多少溫飽難題?
可偏偏有人在坊間駁斥,說這兩樣種子同樣被顏彥高價賣給契丹皇子了,因而,群情一下被有心人挑起來了。
於是,三年前顏彥被逼退親嫁給陸呦一事被再次翻了出來,說是周祿是為了替她報仇才打傷了陸鳴,才抓了陸端的。
甚至還有人質疑她的婦德,說就是因為她當年和陸鳴不清不楚的,被陸鳴嫌棄了才又勾搭了陸呦,如今事情過去幾年了,她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故技重施勾搭上了契丹皇子。
這些傳聞一出來,顏彥猜到馬氏和朱氏還有顏彧肯定摻和進去了,因為周祿的手下是決計不會往周祿身上潑髒水的,怎麼可能會承認他們的皇子和一個有夫之婦勾搭?
不過夜明珠一事倒有可能是周祿的手下說出來的,因為這件事知道的人極少,不可能是陸家或顏家人說出來的,只能說是他們正好想利用這個契機把她搞臭了,進而把陸呦逼上戰場。
於是,顏彥細思了一個晚上,修書一封,命青玉親自交到太子妃手裡,太子妃看過之後,很快把信件交給了太子,太子看過之後很快找來四個暗衛。
五天後,李稷的暗衛就給顏彥送來幾個人,有原主奶娘李媽媽一家,還有當年顏彥笄年那天在後花園當值的兩個婆子。
這一次,顏彥很輕易撬開了這些人的嘴巴,李媽媽說,被衝撞之前的事情她委實一無所知,但事發后,馬氏的確找過她,說要把原主被衝撞一事的過錯推到她身上,說是她這個奶娘沒有照看好原主,因而,為了給外界一個說辭,她只能把李媽媽推出去做替死鬼。
李媽媽也是有兒有女的人,一聽這話忙跪在了馬氏面前求饒,隨後,馬氏暗示了她一句話,說這件事肯定會影響到顏府的聲譽,如果李媽媽不肯出來擔責,只能是顏彥自己站出來謝罪了。否則,顏府百年的清譽就要毀了,而她是決計不能看著顏家的清譽被毀,看著她的兒女將來為此受到牽連的。
因而,萬般無奈之下,李媽媽只得勸說原主自盡了。
而據那兩個婆子說,那天她們明明檢查過藏書樓的小門,是鎖著的,可是後來她們兩個臨時被馬氏身邊的劉媽媽叫走了,說是讓她們兩個同時去幫著搬點桌椅矮几,回來后,她們兩個又接了守著藏書樓外面大門的任務,因而她們也不清楚到底是誰去把小門打開的,可為此事,她們兩個也被發賣了。
可能是覺得這番話沒什麼價值,兩個婆子又給給顏彥提供了另一個消息,說是她們不止一次見過顏彧和陸鳴兩個在後花園的藏書樓私會,借著探討學問和討論字畫的由頭,陸鳴還不止一次摸過顏彧的頭,而顏彧也是一臉燦爛的笑。
顏彥琢磨了一下,要想平息目前的傳聞,達到震懾馬氏和顏彧的目的,這件事必須鬧大了。
因而,她用一紙狀書把這幾個人送去了京兆府,狀告這幾個奴才不守本分,害她名義受損,還胡亂攀扯主家,為了以示懲戒,她要求公開審理此案。
由於此案原告被告都不一般,且又牽扯到顏陸兩家的隱私,因而京兆尹呂椆接到狀書後戰戰兢兢地次日的朝會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向皇上稟報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