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第1401章 兩人來意
南唐的不思進取和大宋的勵精圖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南唐能成了這個樣子。
可是身為臣子他們是不能怪罪君主的,君主有錯不改正,還是他們臣子的錯誤,這就是忠君愛國。
對於他們來李煜是造成唐國現在這個局面,,或者李煜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但是身為臣子絕對不能埋怨。
「我們這些臣子不夠忠心,不能勸阻國主回心轉意,這也是我們做臣子的失敗,我死後無言去見先帝了,」林仁肇還在更跟於懷,他最早是跟著李璟的,現在李璟去世了,他覺得死後沒有臉見李璟了。
其實這也沒有辦法,他們能夠有什麼辦法呢,再怎麼盡心儘力也沒有用,自己的老大不話你有什麼辦法呢!
「林將軍你這樣倒是讓老夫無地自容了,要知道您可是我大唐的支柱。」
陳喬聽到林仁肇這樣,他自己也是覺得相當的愧疚,要知道最近這幾年全部靠著林仁肇這些干實事的人支撐的。
特別是林仁肇在此期間,積極的謀划,時不時的要將向著怎麼能夠對付大宋。
最大的功績是將大理給收入到了囊中,雖然陳喬不知道那個時候的林仁肇是朱千仇,但是林仁肇本人也沒有反對,所以林仁肇的功勞真的不。
「朝中很多的大臣,都希望現在能夠投降,為他們的以後謀取利益,正是這些人阻礙了我大唐的發展,但是我們就應該對這些人採取措施,將他們給下獄問罪。」
陳喬也是一個馬後炮,現在想起來這樣做了,當時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老夫還能再上陣殺敵,但是陳大人我們大唐還有希望嗎,還能度過這一次難關嗎?」
林仁肇一直主戰,但是這個時候他也沒有了信心,這個時候他縱然是天生戰神也沒有辦法去將扭轉局面了。
陳喬也不回答了,他的心理清楚,根本就沒沒有任何的希望的,現在只不過是苟延殘喘吧,話雖然的有難聽,但是道理是怎麼一個道理。
不承認也不行,這一他們這些人的心理都清楚,也明白大唐是危險了。
亡國對忠臣來是最痛苦的,但是對於那些人來渾水摸魚的人來確實是一個機會,這些人大部分在平時都是人。
「蛀蟲,確實是蛀蟲,就是這些人將一個國家給敗壞了,到了現在你們還想不到怎麼能將這些東西給車隊的混過來了,這些人都是我大唐的罪人,千古罪人。」
林仁肇也氣憤不已,不過這個時候這些還有什麼用,還不是發泄一下你的心中的不滿,其他的你還能做些什麼呢?
「老爺外面有兩位年輕的公子非要見老爺,他們他們是老爺的晚輩,他們的父親和老爺是至交好友,老爺您看?「
今天林仁肇已經吩咐過了誰都不見,即使是國主來了估計也不見,是這樣,要是一些關係強硬的人來他們這裡的時候林仁肇也應該會見的。
「哦,什麼人敢這樣話,誰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脾氣倔強,和我是至交的人都是脾氣耿直,像陳大人這樣的人,請他們進來我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是誰。」
林仁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自己最清楚,和他關係好的人都是耿直的大臣,都是君子群而不黨,林仁肇正是這麼一種人。
不多時就有兩人走了進來,果然是兩個年輕的公子,他們見到陳喬也是一愣,接著就恢復過來了,看樣子他們還認識。
「潘縣州,李智勇拜見林將軍,李大人。」兩位年輕的公子一來到就給他們兩個行禮了。
潘縣州是潘佑的兒子,李智勇是李平的兒子,這個兩個人都死忠臣之後。
「你們兩個怎麼在這裡,你們不是在在大牢裡面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陳喬一愣,這兩個人不是因為他們父親的原因現在待在大牢裡面,怎麼出現在林仁肇的府呢!
「林將軍,我們當然是從裡面走出來的,你們兩位不會不知道現在外面是相當的混亂吧,整個南唐現在已經是處在癱瘓之中,我們自然是可以從大牢裡面出來了。」
話的是潘縣州,李智勇在旁邊一直沒有話只是靜靜的在一旁聽著兩人在話。
陳喬和林仁肇兩人都是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這潘縣州的是實話,他們能夠從大牢出來證明現在南唐的不穩。
要知道他們進的可是天牢,他們的父親是因為冒犯了李煜才被殺的,連累了家人,他們自己也是因為這個事情被下了天牢,要不是那麼多的大臣求情他們早就被殺了。
所以這個是他們直接的就被殺了,他們的父親似乎歐他們一直都被關了起來,很多人都將他們遺忘了。
「好了,兩位世叔我也不多了,我只想一句話那就是我們是代表一個人來這裡見林叔叔的。」李智勇這個時候終於話了,他一直都沒有話,現在直接進入到正題了。
「我們家公子,林將軍現在金陵是一呼百應,如果你能配合我們的話,這百姓也就少遭受一災難,您覺得如何呢?」
「一呼百應,智勇你想什麼,就直接吧,我是從看著你長大的,你有什麼心眼的話,我還能不知道嗎,吧,我聽著,我看怎麼讓百姓少受一災難?」
林仁肇不清楚李智勇的是什麼,或者他根本不想向著上面去想。
「兩位世叔,我也不瞞你們了,救我們出來的是大宋的人,我家公子的身份,想必你們也能猜出來,我也不那麼多,希望你們能勸國主投降,讓百姓少受一苦。」
讓勸李煜投降,他們也有這個分量,讓他們勸李煜投降,這李煜如果真的聽到他們這些話,那會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一誰都不會預測到。
林仁肇聽到他們的果然是這個意思,這兩個崽子居然讓我們去勸國主投降,這就是他們的來意呀!你覺得可能嗎,關鍵是這兩個傢伙是怎麼會和大宋的人扯上關係。
本書來自 品&書#網 /book/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