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宋第一太子> 第21章 《平邊策》

第21章 《平邊策》

  當趙旭和張永德趙匡胤三人來到柴榮所在的寢宮的時候,柴榮還沒有休息,依然在看著地圖。


  同時還時不時的咳嗽著,看來柴榮本來就有病,不過沒有發作,這次下毒,雖然沒有要他的命但是可能已經種下了病根。


  他也沒有想到,趙旭他們這麼快就出來這件事情的原委,他讓那所有的人都出去,太監也只有張德均。


  當趙旭當著他們四個人的面一一展示這個最原始的密碼,其中就有諸多的關於要柴榮的行蹤的問題。


  諸如查清柴榮是否親征、柴榮的衣食起居最後一條就是伺機給柴榮下毒。


  這道還不算,裡面居然出現了了后蜀的王昭遠的密令的字樣,王昭遠何許人也,后蜀孟昶的寵臣,這就很明了啦。


  這時候的的潛伏間諜也太次了額,還署上姓名?


  柴榮大怒,決意伐后蜀,但是他並沒有頭腦發熱,他知道這件事要從長計議。


  趙旭他們忙了半夜,這次終於可以回去休息了,第二天柴榮下令所有的大臣沒人寫一篇關於統一天下的奏章。


  所有的大臣就下了早朝以後急忙回到家裡去寫策論了。


  在這期間關在殿前司的結果富家公子也被他們的老爹接了回去,當然這些人好幾個都是痛改前非了reads;。


  就連紈絝的陶邴也會死後來做了高官,此後他兢兢業業的為大宋效力,成了一個清官。


  韓偉卻是更加的記恨趙旭,以至於後來和他的父親被王彥生給殺掉了。


  陸續有大臣上奏陳述自己關於統一天下的看法,倒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柴榮還沒有來得及整理這些東西,朝廷就再次發生了一次大的震蕩——宰相馮道因病逝世。


  馮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庄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厚、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


  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極高。


  但是他多次換主,也會死頗受爭議從中國的傳統儒家道德來看,馮道應該為人所不齒的。


  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他們個人的命運怎樣能夠超越那個環境加之於身的束縛呢?

  誠然,他們個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後人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又將道德凌駕於歷史現實之上。


  如何來看待歷史,看待這些歷史中確實曾經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問題,我們卻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妄加的評測

  他的死柴榮也是極大的悲憤,命令厚葬,謚號文懿,又因為他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追封為瀛王。


  他的長子馮平恩蔭不從六品的起居郎,也算對得起馮道這為有名的跳槽丞相了。


  下令時任中書侍郎、平章事的李谷,加封為右僕射、集賢殿大學士,代替了馮道的職務。


  這一下有事耽誤了好多天,柴榮才開始正是的處理政務。他發現一個叫王朴的進獻了一份策論,引起了他的興趣……


  時任比部郎中王朴進獻策文,史稱平邊策,他在策論中認為:


  「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於喪失了治國之道reads;。


  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所以喪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後才能知曉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


  當時喪失國土的時候,都是昏庸的君主當政,造成政事混亂,軍隊驕橫不服法制,人民日益貧困。


  奸人亂黨在朝內炙手可熱,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勢力的不壓制,由變大,積微成著。


  勢力大的不壓制,導致無法管轄,從而導致他們作亂篡位天下人離心離德,不肯為國效力,以致有吳、蜀獨立建國,和幽州、并州割據局面的出現。」


  看到這裡的時候是深以為然,自己大周的太祖怎麼建立的大周,還不是,依靠武力嗎?看來必須要限制武人的勢力了。


  王朴的策論又接著寫道:


  「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晉之道而行之先要納賢罷奸清理政治。


  要任用才能出眾的人,施恩惠講信用團結人心。罷黜那些只會溜須怕馬的人,這就是親賢遠佞。


  要積極的賞賜那些用功的人員,同時要嚴懲作姦犯科之徒,做到賞罰分明,這樣才能團結全國的臣民。」


  柴榮邊看,邊叫好,興奮的時候,高興地直拍手。他繼續看了下去:


  「提倡節約積聚國財,使徭役合理施惠於民。等到國庫充足、物資雄厚、上下齊心報國的時候,再平定四方。


  敵方的百姓如果看到我們國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國家強盛而又富足,兵強馬壯,將士同心,必定心生嚮往。


  那對方的情況就會生有利於我們的變化:


  知情的人就會做我們的內應,熟悉地形的人就會為我們做嚮導。到這時候,對方的民心和我們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順應了天意,順應了天意,那就無事不成了reads;。


  攻取統一的策略應該從容易之處著手現在看來,吳國最弱,應先從吳國開始。


  吳國地域大,東到海,南到江,和我們的邊界也很長,有兩千里。我們先騷擾其守備薄弱的地方。


  如果他們堅守東面,那麼我們就騷擾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們就再去騷擾他的東面,在他們東西奔走的過程中,我們就能發現他們的邊界的虛實和兵力強弱。


  然後集中兵力攻其薄弱,則會所向無敵,席捲敵軍,但不要太興師動眾。


  此時只須用輕兵騷擾即可,敵人素來怯懦,知道我軍征討,必然會重兵來應戰,這樣幾次下來。


  對方必然民困國竭,即使不派重兵,那我們就能大獲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領地就會歸我所有。


  得到江北之後。又可以用其民眾來充實我們的軍隊,壯大我們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難平定了。


  這樣用兵,用力而收穫大,得吳地那麼南方的桂、廣如我大周的囊中之物了。


  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去招降蜀地,假如他們不降,就四面並進,天兵席捲而定蜀地。


  一旦平定,幽州就會望風而歸,但并州是死命之寇佔據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撫,必須用重兵強攻。


  但現在還不足以威脅邊境,可以最後再取,等待有利時機,一戰就可成功。


  現在我軍兵強把壯,物資充實而完備,群臣團結知法,將官聽命用力,等莊稼再豐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邊境了。


  今年夏秋後,在邊境一帶可以先儲存軍糧、物資,做好準備,以圖大業了臣只是一個生,不足以談論國家大事,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請陛下寬恕」


  在柴榮要大臣們寫策論的時候,他內心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且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初見成效。


  國家開始走向強盛,當時的大形勢也對統一有利,百姓渴望統一,從此永遠免遭戰火的摧殘。


  但柴榮手下的許多大臣卻喜歡安於現狀,不支持柴榮的統一大業,柴榮一提及此事,好多人就閉口不談,所以讓大臣們寫策論也是找到全力支持他的人,輔佐他完成這一宏圖。


  王朴的文章字不多,但字字到了柴榮的心裡,這次策論讓他欣賞的只有四個人:楊昭儉、竇儀、陶谷和王朴,而王朴的策論最合他心意。


  為進一步了解王朴的想法,柴榮又幾次將王朴召進宮裡面談,素有治國大略的王朴的應對讓柴榮非常滿意。


  總結起來王朴的《平邊策》就是以下幾個步驟:

  提出先攻南唐,取得南唐江北,再進一步而控制南方各國。以後再取后蜀和幽州,最後解決契丹邊患的這麼一個明確的戰略思想。


  同時他有提出得民心者的天下,一定要爭取各國的民心這一政治策略。


  對於無力的征討則實行避實擊虛等建議,這有像游擊戰,不過確實構思清晰,戰略意圖一目了然。


  在歷史上這些政策柴榮大多均予採納,成功地發動了一系列統一兼并戰爭。


  可以這樣,後周在柴榮時期,發動的一系列統一的兼并戰爭,裡面大多有《平邊策》的身影。


  後來,柴榮親征吳國的時候,就讓王朴任樞密使,主持軍政事務,王朴成為國家重臣。


  歷史上就是這個王朴一篇平邊策就,平步青雲了,實則是他迎合了柴榮當時的野心。


  趙旭對此人也是刮目想看。怪不得此人當時會成為柴榮任命的輔佐柴宗訓的大臣,看來並非是個庸臣。


  老的一代臣子老的老,死的死,柴榮也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了,自己不僅需要趙匡胤父子這樣的武將。


  也需要治國的文臣,王朴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了他的視線想不發達都難。


  柴榮也開始他的改革之路了…… .

  本書來自 品&書#網 /book/html//5/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