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有天庭> 第四五七章 霸道棋子

第四五七章 霸道棋子

  前文有述:十餘年後,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洛陽再次陷入血光之災。董卓戰敗西逃,放火焚燒了洛陽宮廷。最先突入洛陽的孫堅部在救火的時候,於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宮女頸下赫然懸挂著傳國玉璽。


  由於洛陽城南「甄宮井」並不出名,因此李陵完全不知道玉璽就掉落於此井中。他隱約記得,後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讓孫堅發現后藏匿了。


  「哎,沒辦法,和氏璧那麼珍貴的玉不好再找到,先弄個上等玉刻一個假玉璽代替吧!」李陵心中決定道,這就跟臨時身份證、臨時車牌一回事,短時間可以,長時間就不行了。


  所以李陵一邊派人秘密在洛陽尋找玉璽,一邊認真借棋子董卓來謀划天下大事。


  史載:「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什麼意思呢?說的不過是董卓帶兵進了洛陽之後,手中掌握了皇帝,囂張跋扈,肆無忌憚。要說董卓這個胖子,在西涼那是當了好一陣子的土皇帝。


  可惜西涼那地方偏僻貧困,這個皇帝前面加個「土」字,董卓的心裡總覺得有點遺憾。後來何進招人進京殺宦官,到處散發檄文,董卓接到檄文之後高興無比,他終於有機會前往繁華的京城了。


  不過,董卓這時候辦事還是十分小心的,為了把他帶著部隊離開駐地,殺奔京城的行動變得合理合法化,他還曾經給何進回了一份奏章,表明了自己帶著這麼多兵來,就是為了剷除宦官。


  當時何進還樂的夠嗆,一個勁說董卓是個好同志。可朝廷里的許多官員,對董卓的印象和評價都不咋地,都勸何進別把董卓搞到京城來,說這個胖子可不是個善茬子。


  後來事實也證明了,董卓卻是不是「善茬子」!然而在何進的堅持下,還是讓董卓來了。另一方面,很多官員對此極為不滿,紛紛辭職不幹了。


  這董卓牛吧,他還沒發威呢,就有人辭職不幹了!

  等董卓帶著部隊到了洛陽一看:京城裡面那個亂成一團啊,找人一打聽,才知道何進死了,十常侍劫持了皇帝跑了。


  董卓一看這是個好機會啊,心想:我要是把皇帝救下來,握在手裡……


  於是也帶著部隊四處找皇帝,這胖子倒是有點運氣,雖然說他帶的部隊不少,但在黑漆漆的深夜裡找人,那也是挺困難的,畢竟誰也不知道張讓他們會往哪跑。


  誰成想,他還真就撞見皇帝一伙人了。董卓護送著皇帝一夥回到了京城,這下他有了「救駕」之功,朝廷又是一片混亂,董卓的野心跟上了化肥一樣瘋長!

  把持朝政,夜宿龍床,更大逆不道的是他要以一人之力行皇帝廢立之事,真是膽大妄為之極!

  不過董卓也不說沒腦子,洛陽作為天子首都,還是有許多兵馬的,於是董卓「招誘何進兄弟部下之兵,盡歸掌握。」。


  這何進兄弟部下之兵是什麼兵?何進可是大將軍啊,最直接的洛陽的西園兵馬,袁紹、曹操、鮑信等人都是西園八校尉之一。


  這下董卓是徹底硬氣了,整個京城,沒有任何人的兵力是他的對手,董卓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了。這時候《三國演義》中記載,他就私謂李儒曰:


  「吾欲廢帝立陳留王,何如?」


  李儒曰:「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


  第二天,董卓果然大擺宴席,山珍海味,陳年美酒,演奏的優秀樂師,跳舞的漂亮娘們全齊活了,反正都有朝廷買單。


  而朝廷里這些高等官員要麼是害怕董卓,要麼是想看看董卓到底鬧什麼幺蛾子,反正是來了不少人。


  董卓等到下屬說人來的差不多了,才坐著馬車慢悠悠的過來了,帶著寶劍進來,坐上了主桌,張羅著吃飯喝酒。


  董卓「帶劍入席」,可謂囂張至極,要知道史載:高祖一統天下后,慶功宴上功臣隨身攜劍,高祖忌之,定製臣下不得帶劍上殿。


  但也不是絕對,對有功之臣如蕭何「於是乃令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以示其寵。


  漢代多沿蕭相國故事,對有權勢,有大功之臣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榮譽,如霍光,王莽等。


  但是董卓不在此列啊,他如此做派,完全是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裡,當然這還只是開始,喝了一會酒,董卓讓演奏的、跳舞的都停了,大聲說道:


  「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


  「吾欲廢帝」啊,轟,落在眾人耳中,雷聲滾滾啊!他怎麼敢啊?這又是為什麼啊?


  首先漢統衰弱,在歷經黃巾之亂和十常侍之亂后,大漢皇權已經衰弱到一定程度了,特別是在重新設置刺史州牧之後,群雄格局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各地軍閥擁兵自重,大漢皇帝這時候只是一面旗幟,正統的旗幟,誰搶到了誰就能號令天下。


  而當時護衛皇權的大將軍何進以及宦官都死了,對於當時擁兵十數萬、把皇帝握在手的董卓而言,利益要重新分配。


  想獲取利益,稱霸京師,必然有阻礙,一是三公級別的文官,這類人威望極高,門生遍天下,殺了就成為公敵,不殺又要遭到種種制約。


  二是有兵權的武官,像丁原,袁紹等,特別是袁紹,曹操等人,他們在剪除宦官護衛皇權的時候立下大功,沒有正當的理由加以迫害,而這些人又掌有兵權,成為文官的保護傘。


  但是如果把皇帝廢掉了,這些武官護衛漢帝劉辯的功勞便被極大的削弱了。反之董卓擁立新君則成了新君的最大功臣。


  當時董卓新入洛陽,很多人不服,他個人也沒有什麼威望,廢帝立新可以極大的增加他的威望,最大的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