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牛耕成熟
其中,球墨鑄鐵是我國古代鑄鐵技術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它既有比較高的強度,又有比較高的塑性和韌性,鑄造性能和加工性能都很好。不過球墨鑄鐵這是我國在漢代發明的,李陵所在的殷商還沒有這個。
在河南鞏縣鐵生溝西漢中、晚期的冶鐵遺址中出土的鐵,經過金相檢驗,具有放射狀的球狀石墨,球化率相當於現代標準一級水平。而現代的球墨鑄鐵則是遲至1947年才在國外研製成功的。我國古代的鑄鐵,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含硅量都偏低,也就是說,在約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鐵器中的球狀石墨,就已由低硅的生鐵鑄件經柔化退火的方法得到。
球墨鑄鐵以其優良的性能,在使用中有時可以代替昂貴的鑄鋼和鍛鋼,在機械製造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國際冶金行業過去一直認為球墨鑄鐵是英國人於1947年發明的。西方某些學者甚至聲稱,沒有現代科技手段,發明球墨鑄鐵是不可想象的。
1981年,我國球鐵專家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對出土的513件古漢魏鐵器進行研究,通過大量的數據斷定漢代我國就出現了球狀石墨鑄鐵。
有關論文在第18屆世界科技史大會上宣讀,轟動了國際鑄造界和科技史界。國際冶金史專家於1987年對此進行驗證后認為:古代中國已經摸索到了用鑄鐵柔化術製造球墨鑄鐵的規律,這對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義。
再說牛耕,現在鐵器在大商已經可以很好的製造了,而且是越來越好,相應的鐵犁也必然在大商出現了。
以前中原地區使用稱為耒耜的腳踏耕具,耕地就是把土一塊一塊地挨次掘起來,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塊,退一步。這種後退間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
而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夏,商、西周,是中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鐵犁,在大商就提前出現,真可謂可喜可賀!不過這種事在李陵的推動下已經太多了,早見怪不怪了!」李陵得到消息后,自也有一番喜上眉梢,不過並不強烈,哪怕:鐵犁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李陵或許不難想象:犁的技術將不斷改進,根據他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的見識,漢代產生的犁壁改進,那都是小兒科,印象中小說中跨到天上的曲轅犁,他完全可以指點工匠們製造出來。
儘管他不知道歷史上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別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能保證田地犁得平直,比較容易駕馭,效率也較高。
而曲轅犁是隋唐時候的事了——曲轅犁的發明,在中國傳統農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它標誌著中國耕犁的發展進入了成熟的階段。我國的傳統步犁發展至此,在結構上便基本定型。此後,曲轅犁就成為中國耕犁的主流犁型。
許多人都不了解的是,在55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就開始嘗試使用犁。
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將犁繫上繩子由一頭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
到公元前3000年,犁進行了改進,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傾斜的底板。
而中國的犁是由耒耜發展演變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牽拉耒耜以後,才漸漸使犁與耒耜分開,有了「犁」的專名。
犁約出現於商朝,見於甲骨文的記載。早期的犁,形制簡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出現鐵犁,開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漢出現了直轅犁,只有犁頭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區,則普遍使用「踏犁」。
在四川、貴州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均有踏犁的實物,踏犁也稱「鑱」、「腳犁」。使用時以足踏之,達到翻土的效果。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風土》:
踏犁形如匙,長六尺許。末施橫木一尺余,此兩手所捉處也。犁柄之中,於其左邊施短柄焉,此左縣所踏處也。犁柄之中,於其左邊施短柄焉,此左腳所踏處也,踏犁五日,可當牛犁一日,又不若犁之深於土。
至隋唐時代,犁的構造有較大的改進,出現了曲轅犁。除犁頭扶手外,還多了犁壁、犁箭、犁評等。陸龜蒙《耒耜經》記載,共有十一個用木和金屬製作的零件組成,可以控制與調節犁耕的深度。長達2.3丈,十分龐大,必須雙牛才能牽挽。
中國歷史博物館有唐代犁的複製模型。其原理為今天的機引鏵式犁採用。唐朝的曲轅犁與西漢的直轅犁相比,增加了犁評,可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改進了犁壁,唐朝犁壁呈圓形,可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減少前進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塊,以斷絕雜草的生長。
在古代歐洲使用的犁從青銅時代起,基本上就沒有怎樣改變過。只有犁嘴從公元前十世紀起一般用鐵代替了木頭。
這時的犁在耕田時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當大的氣力。犁出來的溝壟既不怎麼直,也不怎麼深,因此要犁過兩遍。在犁第二遍時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
在歐洲,公元前一世紀使用一種新式的犁,它有個輪子控制犁地的深度,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個模板翻土,犁出來的溝又深又整齊,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
新式犁比舊式犁要重,拖起來需要相當大的力氣,因此農民用牛來犁地。在十世紀和十一世紀則開始用馬耕田。
另一方面,傳說早在商代就用牛駕車,為套牛技術提供了積累,包括高背脊人字架、鼻環技術等等。要知道牛可不是生下來就是耕牛的,牛和耕牛是兩回事:
耕牛需要高高的肩,可以套人字架跨在脖子與肩脊中間,便於使力氣而不滑脫。
還有「牛鼻子老道」這個稱呼形容倔強的道士非常普遍,那麼牛鼻子為什麼是倔強的代名詞呢?這就和倔強的牛被穿鼻環馴服有關。
牛是很倔強的,有個字「犟」就是牛字底,可見其脾氣多麼暴躁,人們常常形容某人脾氣犟得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而且一面紅布鬥牛,也從另一方面證實牛的一根筋,蠢犟。
首先牛的力氣很大,大則難以駕馭,加上牛很蠢笨,表現出來就是很不聽話,就更顯得它犟了。
然而就是這麼犟的牛,卻被一件小小「法寶」給制服了,這個法寶就是鼻環。
《呂氏春秋》上有一個故事說:大力士將牛尾巴都拉斷了,牛卻紋絲不動,而一個小孩牽著牛鼻環,牛倒
乖乖地跟他走了。
甚至《西遊記》中那厲害無比的青牛,也被鼻環給製得服服帖帖,不過它的牛鼻環也比較不同凡響,那是太上老君的金剛琢。
牛勁本身是很犟的,但是一物降一物。馴牛人在實踐中得知牛的鼻中隔薄而布滿神經,只要牽住並刺激牛的鼻中隔可使牛感覺到痛而乖乖地聽話,並總結出用一個金屬環穿過鼻中隔並套上繩子就可以牽著犟牛走。
實現牛耕的關鍵技術,正是小物件──牛鼻環。牛鼻環又叫牛鼻圈,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後期,是古代勞動人民為了防止牛拉犁累時,發脾氣誤傷人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拴牽牛器件。
牛鼻環乍一看,是個不起眼的小物件,但它巧妙地解決了降服犟牛的技術難題,是我們祖先富有聰明才智的反映。這個小物件,使牛耕得以推廣與普及,可以說是派上了大用場。
「牛,穿了鼻環,還忍不住誘惑啊!」牛在實際生活中,真是聽鬧心的。
耕地的時候,愛吃莊家秧苗、路邊嫩草不聽話怎麼辦?
聰明人很多,有的給牛蒙眼睛讓它看不見,「眼不見心為凈」嘛;也有的給牛眼前掛青草吊著它,吊胃口吊的十足;當然,李陵見識到這一幕之後,又想到了一個物件:牛籠頭。
籠頭,指牲口用的頭部套具,通常帶有可以繫上繩索的鼻羈和脖套,用繩子或皮革等做成。而牛龍頭多為竹篾、荊條編製。
這和馬籠頭不同,馬籠頭又叫「轡」,用以御馬和約束馬的馬首挽具,包括絡頭、嚼子(口銜)、韁繩,還有
其他附屬物。
而牛籠頭就更更簡單了,相當於口罩,套住它的嘴巴,不讓它亂吃東西而已。
「這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李陵為自己的「拿來主義」發明,感到「驕傲」,對付牛就跟對付三歲小孩一樣啊,它們太淘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