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三國當主播> 第16章 第三張答卷

第16章 第三張答卷

  迅速的將諸公子的答卷掃過。也不過才用了寥寥半柱香的時間。


  這樣一來,倒是讓諸位公子,更想知道,曹操第一份答卷看的是誰的?


  曹操站起了身子,有些頭疼。


  畢竟一上午又是考察諸子的學業,又是堂會,何況曹操本就患有頭風!

  曹操吩咐許褚將諸公子的第三份答卷如何為三軍做貢獻收起。


  臨走時,吩咐下去,將諸公子第二份答卷抄成若幹份,在明日堂會中傳閱。並要求,明日堂會,所有在鄴城的文臣、武將盡數參加!

  諸公子的答卷,特別是五公子曹雄的答卷,在明日的堂會上,可是大大的重要。


  一時間曹操對這個第五子曹雄,十分感興趣。


  難怪他三道題答得如此快,整個第二道題,其他公子洋洋灑灑寫一整張,他兩個字就完事了。


  偏偏還溜了回去。


  美其名曰: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此子著實有意思!

  諸公子考察算是完畢,曹操分別賞賜了曹衝、曹丕、曹植,同時也賞賜了教導他們學識的師傅,在此之後,便讓他們退下了。


  坐在賦詩閣的正座上,僅許褚在旁守護。這時候,曹操又忍不住取出五子曹雄的第二張答卷,聚精會神的看著這兩個字。


  丞相!


  曹操無意廢漢自立,因此,丞相這個稱謂對他而言,那是何其的重要。


  越看越覺得,原本遙不可及的兩個字,被五子曹雄擺到明麵上,反倒是多了幾分希望。


  隻不過,也伴隨著一些風險。


  曹操喚許褚取出曹雄的第三份答卷,其他公子的,他倒不慌著看,可是這個五子的答卷,曹操現在一刻也不想等。


  許褚命兩個下人,翻了出來,遞給曹操!

  嘿,這什麽玩意嘛?


  與其說這是一張答卷,倒不如說是一副畫,還是畫功及其低劣的那種,


  大概就是畫的是一個既不像貓又不像狗的東西。更像是用無數個長方形拚成的一般。


  這個五子?還真是每張試卷內藏乾坤呢。


  敢情,還是那首詩轉折敗筆的結尾那個意思?

  不想爭世子,你好歹隨便寫幾句話啊,真不成,照著第二張考卷,寫兩個字也好啊,你這畫個貓不貓,狗不狗的玩意?

  逗你爹玩呢?

  曹操隻覺得,略感頭疼,便喚許褚和他出去走上一圈。


  出門時正好遇到荀彧帶著七個文人。


  這七個文人分別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後世稱之為建安七子。


  原來曹操與建安七子有約,今日要比拚文才,還請了荀彧作為公正。


  七子在司空府“文才閣”等不到曹操,便來“賦詩閣”這邊尋他。


  曹操對文人向來尊重,讓七子先入賦詩閣,自己則去溜達一圈,舒緩下。


  回來時,七子已經在賦詩閣吟詩作賦。


  恰巧阮瑀吟出,“丁年難再遇。富貴不重來。良時忽一過。身體為土灰。”


  這兩句,表明的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到最後,終歸一缽黃土,寓意淡泊名利,潔身自好!情詞並茂、慷慨悲涼,算得上佳作。


  曹操聽罷,則覺得差點意思,搖了搖頭。


  七子見曹操搖頭,紛紛詢問:“曹司空,這兩句,弊在何處?”


  曹操哈哈一笑:“太過淒涼!”建安文學除了曹操父子外,其餘作品大多走的都是這個淒涼的風格。


  這又有哪裏不好了?


  十分頑固的阮瑀有些不服,“那曹司空可否還是這個意境,做一首不淒涼的詩詞?”


  以“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為寓意。做一首不淒涼的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