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回到古代當賢聖> 第328章 蕭文的訓令

第328章 蕭文的訓令

  第328章 蕭文的訓令


  想是這麼想,但是蕭文知道,自己並沒有準備合適的圓領袍唐裝。


  畢竟雖然尺寸適合自己的圓領袍唐裝在他住的地方,唐國官方長期就準備著。但其實唐國官方並沒有準備嚴格意義上,合乎蕭文大良造的地位,漢國使臣身份以及南唐人出身的衣服。


  要是穿錯了衣服,雖然也不會導致太明顯的不良後果,但多少還是會有失體面。


  蕭文是一個體面人,以他的性格,可不會忽視這種小的細節。


  不過還好,蕭文雖然沒有體面的衣服,卻有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鈔能力。


  他轉向上官婉兒,看著小天使問道:「婉兒,你知道洛陽城裡哪個裁縫手藝最好嗎?」


  「洛陽城啊?」婉兒仔細想了想,說道:「幾年前的話,應該是東市的王裁縫了。他幫過很多貴族製作衣服。我小時候的衣服,也是他做的。」


  「好。」蕭文點點頭。


  他知道,歷史上的唐代長安城有百萬人口,需要大量的商品供應。


  根據前代都城將工商業店肆集中在固定地區的制度,唐長安城在外郭中的東西兩側設置了兩市。


  東市與西市一樣,都是唐長安城的商業區,二者從功能定位上來說別無二致。


  作為唐長安城規模最大的商業區,無論在對外商貿,還是滿足城中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要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東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兩側相同的位置,左右對稱,各處在皇城外的東南方和西南方,佔地面積大致相等。東、西兩市搭建起了唐長安城的商業格局。


  「市內貨財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這是史書中對唐長安城東市繁榮景象的記載。


  文獻中記載東市內不僅有筆行、酒肆、鐵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還有賃驢人、買胡琴者、雜戲、琵琶名手、貨錦繡財帛者……


  東市是長安城中手工業生產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之一。


  這裡店鋪毗連,商賈雲集,工商業十分繁榮發達。市內生產和出售同類貨物的店鋪,分別集中排列在同一區域,叫做行。


  堆放商貨的客棧,叫做邸,邸既為商人存放貨物,又替他們代辦大宗的批發交易。


  東市的工商業不僅分門別類,更多達二百二十行,而且各行業的經營,都有相當的規模。


  根據史料記載,東市內當時除了店鋪外,最中間的地方還設有管理機構和中央派駐機構。


  唐代律法嚴明,中央為了管控市場秩序,不僅在東市內設立了市署這樣的管理機構,還設置了常平倉、平準署這樣隸屬於中央的派駐機構。


  唐代實行坊市制度,唐中期前政府不允許在市以外的地方開辦商店和作坊,因此東市和西市是唐代比較集中的商業區。唐律嚴明,政府為了保證市場秩序和買賣公平,在東西兩市均設有常平倉和平準署。平準署是物價機構,國家通過它掌握市場上關於民生類商品的價格槓桿,通過政府買賣不斷調節著生產、流通、消費之間的關係,推動著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起到了其他國家機構不能代替的作用。


  而常平倉的功能較平準署則更加具體,常平倉是國家用以調節糧價的糧庫。政府在市場以雄厚的糧食、食鹽儲備作為後盾,隨時用以平準糧價,從而進一步穩定市場物價,打擊囤積居奇的不法商人。


  不過這兩個市場雖然在法律上看起來差不多,可還是有一些小小的區別。


  因為古人以左為尊,而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因此,在長安城中,大多數達官顯貴都集中住在長安城東。


  而商人,因為重農抑商的原因,一直處於地位地下的地步。這也讓長安城西,成為商人的聚集地。


  而顧客的分類,也導致了東西市之間的分化。


  在東市當中,商人們大多販賣奢侈品,高質量日用品。並且其價格相對於其他地方,要高上不少。


  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興慶宮西南角以南約300米的地方進行了考古發掘,根據位置、以往考古調查資料、文獻記載並結合本次出土遺迹現象和遺物等綜合分析,發掘位置應在東市遺址的中部偏東處。


  此次發掘可謂收穫頗豐,500平方米的探方中累計出土磚瓦、陶器、三彩器、玉器、骨器、銅器、玻璃器、寶石戒面、開元通寶以及寫有「x家酒店」字樣的瓷壺底片等唐代遺物450件。


  由此可見,在東市當中,人們所經營的商品,在逼格上就比西市要高許多。


  但是因為達官顯貴對於商人的鄙視,平時很少光顧市場,認為這是一種有失體面的行為。


  因此,東市雖然單筆交易額比較高,但是交易量卻很低。


  而西市卻正好相反,西市因為有許多商人居住,所以這裡集中了更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廉價日用品交易。


  因為這種分類,蕭文覺得,既然婉兒推薦的是東市的裁縫,那這個裁縫不說真的很牛逼,至少也應該能為貴族提供優質服務才是。


  於是,穿上一件漢服,蕭文帶著一眾小傢伙,上了馬車。


  「大人,您要去哪?」吳管事在安排馬車后,對蕭文問道。


  「東市,我得去買點東西。」蕭文說道。


  「東市?」聽到這話,吳管事吃了一驚。他連忙抱住蕭文的大腿,說道:「大人,您堂堂千金之軀,怎麼能去市這種骯髒的地方呢?您要什麼,小人給您買回來九十九了。」


  聽到這話,蕭文眉頭一皺。講真,他在生活寬鬆的大漢,無論是在北方的雲中還是在首都長安,都沒有人因為自己去市場而逼逼。


  甚至蕭文還經常去市場挑選頂級食材,久而久之,他甚至認識了一個專門進口宋國頂級食材的商隊來著。


  但是在這個儒家掌控的國家,蕭文卻第一次感覺到古人對於商業活動的惡意。


  不過蕭文沒打算妥協,他瞪著吳管事,一把將他踹開,說道:「我乃雜家弟子,我的師祖乃當年的秦相呂不韋。當年我師祖一直以商人自居,難道我還能嫌棄商人不成?嫌棄商人,就是嫌棄師祖。難道你想讓我當一個欺師滅祖的小人?」


  說完,他沒有管那個吳管事,直接給了一旁的諸葛亮一個眼神。


  諸葛亮瞭然,立刻命令旁邊的車夫出發。於是,馬車的車軸轉動,朝著東市的方向緩緩出發。


  與此同時,坐在車上的蕭文也用一種告誡的語氣對眾學生說道:「你們以後要記住了,重農抑商,只是當年商君(商鞅)富強處於微末當中的秦國的一種手段。而我大漢自有國情在此,放開對商人的束縛才能讓大漢富強起來。」


  「如果單純地排斥商人,卻不知道何時應該使用商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如果你們連商人的用途都無法連接清楚,那我會認為你們是在欺師滅祖!」


  開玩笑!如果這個世界真的無腦地重農抑商,那這個文明,恐怕只能堅持資本主義萌芽一萬年不發展,直到西方人的槍炮打上門,才睜眼看世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