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第318章 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揮推了那群帶著好奇心的宮廷大匠以後,長孫皇后卻突然說道:「二郎,你覺得為什麼蕭文會送你兵器?」
長孫皇后對這位皇帝陛下手中把玩的槓桿弩視而不見,對鹽礦煉製的新方法充耳不聞,獨獨抓住一個送兵器的問題大做文章。
她與李世民多年夫妻,相濡以沫十五年早就相知甚深。
李世民不好開口的話,她可以說,李世民不好提出的疑問她可以提。縱然是夫妻間密談也是如此。
事實上,長孫皇后的疑惑,同樣也是李世民的疑惑。
他作為這個國家的第二任皇帝,卻並非靠著父親的威權和皇位世襲制的傳統才登上這九五之尊的寶座的。
歷史上,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的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在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佔領長安后,李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
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並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根據《唐創業起居注》中說,晉陽起兵是李淵本人的主意。
但是《唐書》中卻說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
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子李建成性情鬆緩惰慢,喜歡飲酒,貪戀女色,愛打獵。
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常有過錯。
二人均不受高祖寵愛。
李世民功勛名望日增,李淵常常有意讓他取代建成為太子,這讓李建成心中不安,於是與元吉共同謀划,並答應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後,立他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為建成盡死效力。
他們各自交結建立自己的黨羽,組成太子黨,一起排擠李世民。
然而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曾懷疑關於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實性。
司馬光認為:建成、元吉雖然是頑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殺,關於他們的記載,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衊。
不過不管怎麼樣,李世民的政治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
隨著李世民在外屢立戰功,威望日高,李淵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
乃至無可再封時,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且擁有眾多支持者。
並且,當時的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李世民的支持者們一起形成了秦王黨,與太子黨相抗衡。
因此,20世紀后,有很多歷史學家懷疑高祖欲傳位李世民、建成謀害李世民等傳聞可能是李世民掌權后製造出來的,為的是使自己的政變和即位合法化。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當年李淵晚年寵幸的嬪妃很多,生了滕王李元嬰等近二十位小皇子。
他們的母親爭相交結各位年長的皇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嬪,奉承獻媚、賄賂、饋贈,無所不用,以求得皇帝的寵愛。
也有人說他們與張婕妤、尹德妃私通亂倫,宮禁幽深神秘,此事無從證實。
當時,太子東宮、各王公、妃主之家以及後宮妃嬪的親屬,在長安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而主管部門卻不敢追究。
李世民住在承乾殿,元吉住在武德殿後院,他們的住處與皇帝寢宮、太子東宮之間日夜通行,不再有所限制。
太子與秦、齊二王出入皇帝寢宮,均乘馬、攜帶刀弓雜物,彼此相遇只按家人行禮。
太子所下達的令,秦、齊二王所下達的教和皇帝的詔敕并行,有關部門不知該聽哪個的命令,只有按照收到的先後為準。
而在這種混亂的格局當中,李世民不去討好諸位妃嬪,甚至當初李世民平定盤踞在洛陽的王世充以後,高祖讓貴妃等幾人到洛陽挑選隋朝宮女和收取倉庫里的珍寶。
面對貴妃等人私下向自己索要寶物並為她們的親戚求官,李世民卻回答道:「寶物都已經登記在冊上報朝廷了,官位應當授予賢德有才能和有功勞的人。」
因為李世民沒有答應她們的任何要求,所以嬪妃們很生氣,爭相稱讚李建成、李元吉而詆毀李世民。
有一次,李世民因為淮安王李神通有功,撥給他幾十頃田地。
張婕妤的父親通過張婕妤向李淵請求要這些田,李淵手寫敕令將這些田賜給他,李神通因為秦王的教令在先,不讓田。
張婕妤向高祖告狀道:「陛下敕賜給我父親的田地,被秦王奪去了給了李神通。」
於是李淵因此發怒,責備李世民說:「難道我的手敕不如你的教令嗎?」
過了些天,李淵對左僕射裴寂說:「這孩子長期在外掌握軍隊,受書生們教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兒子了。」
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驕橫跋扈,秦王府的官員杜如晦經過他的門前,尹阿鼠的幾名家僮把杜如晦拽下馬,揍了他一頓並打斷了他一根手指,說道:「你是什麼人,膽敢過我的門前不下馬!」
尹阿鼠怕李世民告訴皇帝,先讓尹德妃對皇帝說:「秦王的親信欺侮我家人。」
李淵又生氣地責備李世民說:「我的妃嬪家都受你身邊的人欺凌,何況是小老百姓!」
李世民反覆為自己辯解,但高祖始終不相信他……或者說,揣著明白裝糊塗。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
此時,禮儀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準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李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
李世民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
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
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
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建成身死,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
於是,他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
張公謹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
雲麾將軍敬君弘掌管著宿衛軍,駐紮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準備出戰,與他親近的人阻止他說:「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彙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為時不晚。」
敬君弘不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著向敵陣衝去,結果全部戰死。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準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
此時,尉遲恭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馮立殺死敬君弘后,對部下說:「這也可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
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而顯然,作為一名在政變之前,就靠自己雙手締造了大半個大唐的格局。而在最危險的時候,也毅然選擇將刀鋒對著自己的兄弟與父親的皇帝,李世民自然擁有強大的政治嗅覺。
他能感覺到,蕭文送給他的這把槓桿弩,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