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親自帶領總理府衙門的官員來天津接見普魯士使團,選定天津普魯士使館的地址,興建二層樓房兩幢,建築面積約平方米,工程夜以繼日的趕工。如此宏大的公使館規模,突顯大清對於普魯士帝國的重視。北洋通商事物大臣李鴻章則和普魯士公使克尼平商談初步意向,為普魯士使團面見同治皇帝做準備。一個驚天條約正在積極孕囊中,在互相交往談判中,「小鬼子」丁汝昌和「假洋鬼子」李國樓兩人在每次會晤中都有他們居中的照片出現。
洋務派的官員帶著普魯士使團成員,參觀天津各處的軍工設施以及從不讓洋人進入的軍營,也讓普魯士使團官員深入軍隊基層參觀。
看出這種玄機的大清官員,四方打聽消息,洋務派出賣主權的行為讓朝堂上震驚,紛紛痛責恭親王奕訢、北洋通商事物大臣李鴻章密謀出賣國家利益,但是已經親政的同治皇帝載淳對於這些抗議的奏摺依然留中不發。
在這中間李國樓應在七國談判中端正態度,讓大清贏得尊重,被李鴻章保舉,升職至四品武官「二等侍衛」,文職也官升二級「翰林院少卿」,也為正四品。
此時李鴻章保舉徐壽擔任天津機器製造局總辦,領二品文官銜,也火速被朝廷批准,引來輿論大嘩。清流派對於李鴻章越級提升徐壽,提出嚴正抗議,還進宮向慈禧太後進言,但慈禧太后也支持徐壽擔任天津機器製造局總辦,再次讓清流派鎩羽而歸。
李國樓陪同普魯士使團官員在天津機器製造局見到了徐壽、徐建寅父子。徐壽得知是李國樓推舉他當天津機器製造局「總辦」之職,對於比他低二級的李國樓表現的分外殷勤,雙方相談甚歡。
在存放各種船隻模型的房間里,李國樓突然靈機一動,說道:「徐總辦,你能不能想辦法,製造出小型火車出來,就像租界里的遊戲火車,我想在圓明園建造遊玩的火車,只要讓兩宮太后乘上豪華的火車,我們國家修建火車的夢想就有希望。哦!火車頭放在後面,讓兩宮太後娘娘坐在最前面。」
徐壽瞅著李國樓好似看著怪胎,但又不好當場回絕,沉默以對,假裝沒聽見。李國樓看出徐壽心裡的疑惑,急忙解釋道:「徐總辦,忘記告訴你,我其實還有一頂官帽,萬壽山工程督辦之職,專門監管圓明園的修葺。辦好這件差事,利國利民,這叫迂迴戰術。徐總辦,時不我待,你說願意看著我們大清越來越落後,還是奮起直追?」
徐壽蹙眉不展道:「李大人,火車的製造技術早已成熟,一台蒸汽機就能發動,鋪鐵軌也沒大問題,車頭放在後面可以理解為開倒車,多不吉利啊。」
「哦!」李國樓思索一番,說道:「徐總辦,沒關係的呀,可以兩頭都可以運行,這樣兩宮太后想坐在前面就坐在前面,想坐在後面就坐在後面。火車裡的設施一定要奢華,什麼卧室,洗浴室,餐廳,辦事房,都要最好的設施,至於車速嘛,能比馬車快一點就行,以穩妥為主,鐵軌的距離有四公里就差不多了,安全第一,清潔第一,盡量煙霧少一些,多噴些水蒸汽倒是無妨。呵呵呵呵!」
李國樓雙手插著腰,獨自大笑起來,好似看見兩宮太後娘娘滿意的誇讚他了。
徐壽雖然有些不願意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但李國樓不能得罪,不答應的話,請進來銀行就不給天津機器製造局貸款,更別提贊助款了。只能順著話題,問道:「那麼李大人,製造這種小型火車,要在何時完工啊?」
李國樓上下打量徐壽,不相信徐壽能夠造出火車,開口道:「當然是讓英國人製造,由你監製完成。一年總行了吧。」
旁邊徐建寅聽了極為不滿,插話道:「小型火車,我們自己就能造,這又沒有多大難度,一輛大型玩具車而已。」
李國樓反唇相譏道:「徐幫辦,自己造當然好,但是我希望不要幾年就銹掉,到時又沉入黃浦江。零件能用黃銅都用黃銅,別想省錢,堅固耐用也是一大優點。」
徐建寅被李國樓一句話說的臉色通紅,恨得咬牙切齒,因為李國樓是在譏諷他們父子倆。由他們父子倆參與建造的大清第一艘蒸汽機輪船「黃鵠號」,早就因為年久失修沉入上海黃浦江里了。
徐壽急忙對著兒子徐建寅使眼色,這個背祖忘宗的「滿人」不好得罪,趕緊打圓場,笑呵呵說道:「李大人,放心好了,由我們天津機器製造局和江南製造總局聯手公關,保證製造出精良的遊玩小火車。」
李國樓猶自不滿,說道:「徐總辦,要說大字,是大火車,國家強盛需要大火車。」說完李國樓亦步亦趨跟上普魯士使團的人員,不再理會徐氏父子,這種不會奉迎拍馬「技師」,只有他受得了這種窩囊氣。
徐建寅看著李國樓背影,憤怒道:「小人得志!」
徐壽急道:「建寅別亂說話,你的前程就靠他了,我在朝堂上靠山就是李少卿,別以為他官職比我小二級,李少卿可是滿人啊。」
徐建寅聽出他父親話語裡帶有譏諷,但普魯士人的到來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特地從上海趕來,就是想向普魯士人多討教,還想至普魯士留學呢。這組織者李國樓是不能得罪的呀,這口氣只能忍下來。
「父親,你放心好了,我不削和不懂裝懂的人多言,不會反駁李少卿的無禮。」徐建寅忍氣吞聲的跟了出去,繼續聽普魯士人把天津機器製造局貶得一無是處。而那些陪同的大清官員,還連連附和,一路跟隨把普魯士人的批評的每句話,都記錄下來。
李國樓瞧見徐壽和徐建寅跟了上來,故意說道:「瞧見沒有,普魯士工程師一句話,讓人有撥雲見日的感覺。你們呀別光想著攻關,一道道難關是可以克服,但是浪費多少時間和白銀啊。有時合作產生的效果,比閉門造車要好上百倍。我來一次就知道這裡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你們在這裡多久了?為何就不知道呢?」
旁邊一大群唯唯諾諾的製造局官員,只有挨訓的份,沒有人敢站出來和李國樓爭辯。
李國樓在天津機器製造局參觀一天,沒有他滿意的地方,連中午吃飯也是茶不思飯不想,擺出一張臭臉讓人想揍他,看見哪個技師都要罵幾句。讓製造局的大小官員看見李國樓就怕,知道他的嘴巴毒,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掛在面上。只有看見普魯士人使團成員立刻像蝦米一樣鞠躬彎腰,笑容轉瞬即至。
臨別之時,李國樓指著送別的製造局的官員,說道:「你們給我聽好了,本官給你們一年時間,等明年七月本官再來。要麼得到朝廷的封賞,要麼罰俸,本官手段狠毒,抓住罪犯,當場敲斷小腿骨。但也肯重賞,幹得好,本官自己掏一萬兩銀子出來,當場賞賜。你們好自為之吧。」說完李國樓一拂衣袖,沒有搭理任何人,連二品官總辦徐壽的面子也沒給,直接登上馬車走了。
「李中堂用的人,怎麼這樣囂張啊!」製造局一名四品的官員,不敢相信竟然有這種官員,在大清不可能存於世上。
「哎,聖眷正濃啊!章大人,你沒聽說嗎?乘著神機營火箭往上躥,現在你和他平禮,明年你要口稱奴才,跪地迎接了。」另一名製造局一名四品的官員不忘調侃一番,搖頭嘆息,好無奈啊。
徐壽看出了另外一面的李國樓,這是故意給他難堪,想要燃起他的鬥志,捋須道:「你們別發牢騷話,把普魯士人的說的話,一條條拿出來分析一下。現在就開會,說得對就整改,有些辦不到的事,也羅列出來。我親自交給李少卿,讓他替我們解決,這才是科學的精神。」
「啊!父親,李少卿這麼不給你面子,你還要親自登門拜訪啊!」徐建寅氣呼呼的說道,他恨不得和李國樓打一架。
徐壽環顧左右,大聲道:「人家看不起我們,我們能看不起自己嗎?」
「不能!」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的製造局大小官員,揮動拳頭叫囂,恨不能一拳敲碎李國樓的鼻子,哼哼!等到八月份的拳擊比賽,就買人猿泰山贏,狠狠報復一回「勢利小人」李國樓。
天津機器製造局開了大半宿的會議,終於達成初步整改方案,一群握著拳頭躍躍欲試的大小官員、技師、還有高鼻子藍眼睛的高級技師,都叫嚷著要李國樓好看,踏著堅定的步伐,追趕著星辰回家或是回製造局的宿舍。
一名老僕提著油燈引路,徐壽和徐建寅父子兩人,走在廠區里,他們都睡在製造局宿舍里。從小養成了刻苦耐勞的習慣,對於享受生活,已經不在乎了。
徐壽看見前面幾盞油燈晃動,還有人沒到宿舍,不由微微一笑道:「建寅,現在你知道被人咒一咒有好處了吧。李國樓板了一天的臭臉,就讓天津機器製造局的人,重新煥發鬥志,這比吹捧幾句更讓人佩服啊。此人不是紈絝子弟,能量之大,超乎想象,你的仕途還長著呢,好生向人家學習,長官的心思是要琢磨一番深意,有時你看見的,並不代表是真實情況。李國樓很看重我們父子倆,卻不和我們親近,這才是為國取士,你明白了嗎?」
徐建寅默默的走路,靜靜的思索,耳聽腳步的踢踏聲,儼然而笑道:「父親的教誨孩兒理解了,明天我也登門拜訪李大人,就算他再次嘲笑我,我也不會和他計較的。嘿嘿!」
徐壽慢悠悠道:「明天李大人,又會變臉了,那個人會是你不認識的一個人。」
「嗯!李大人會哭的。」徐建寅想通了道理,看穿了李國樓的底牌,再來一招負荊請罪也不為過,將相和的這齣戲,早就用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