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影帝重回十八歲> 538、你是導演我聽你的

538、你是導演我聽你的

  “他必須要找配音!”


  ————


  “第一沒這個必要,第二,也是最主要的,觀眾對德樺的聲音很熟悉,貿然配音容易弄巧成拙,引發觀眾的反感。”


  “難道你就不怕觀眾看到武俠片裏,一口塑料港普,同樣很出戲?”


  ……


  寧遠和張義謀又爭了起來。


  這次不為別的,就是劉德樺要不要配音。對此劉德樺倒沒有什麽意見,隻要為作品好,他都可以。


  寧遠當然明白,老張找劉德樺,就是從上部英雄看到了新的方向,不再單純求名,也求利。


  一個是超人氣天王,一個是內地號召力加口碑雙頂尖的寧遠,以及開始走向國際的高級章,這麽一個組合,簡直是吸金利器。


  求利本身無可厚非,因為寧遠一向認為,如果不求利,就少了某種敬畏之心和約束。


  反而是那種不求利的,更多是自嗨和感動自己,因為他不需要向誰負責。得了獎,你看我沒錯吧。沒得獎……你們不懂電影!

  甚至,很多國內‘大導’看到張義謀的紅高粱拿了獎,就一窩蜂的去拍這種粗獷風,然後看到秋菊、父親母親、活著這些,就想著去跟風,去迎合老外的心理拿獎。


  其實不僅是他們,包括張義謀在內,那些年都是這種心理,因為他們發現老外喜歡看這些,花花綠綠的棉襖,破敗的房子,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多落後啊。


  落後就能拿獎,這是張義謀**十年代思索出來並一直踐行的,也是他傳遞出去的。


  但可惜,他心心念念的奧斯卡,一直沒向他勾手指。


  再然後就看到《臥虎藏龍》,拿奧斯卡了?

  臥槽還能這麽玩兒?


  瞬間打開了新天窗!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果然對頭!

  調整戰略改變方向,所謂人挪活嘛。


  但可惜,他的眼界格局跟李安,或者說跟已經開始西化的李安比,並不在一個頻道上——過去的二十年拍了太多的農村,或者說立意小的場景,一下子變大,所有的心血來潮迸發出一部《英雄》,已經算是老天爺眷顧了,還想再來一次,就開始力有不逮了。


  當年《十麵埋伏》的失敗,不僅僅有本身質量的問題,還有時機的問題,前一部英雄抬高了期待值,成長為神話,現在時隔不長又出來一部,隻要沒達到一個水平線就是拉胯,何況差了太多。


  這也暴露了他的短板,不會講故事,準確說是他講的故事撐不住他想要的框架。


  無論是紅高粱還是活著,都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而進入新世紀後,港台卡司加盟,熊熊燃燒的經費,用未來的話說都是高大上。


  毋庸置疑,老張是有思想的,也有技術。對於陳、馮來說,老張的講故事水準還是有的。但脫離了好劇本的加持,還是對不上他在觀眾心目中的名頭。


  多種因素夾雜,就有了全方麵的崩盤。


  正因為知道這些彎路,寧遠參與其中才想要調整,否則即使掙了錢,也傷口碑。


  要知道在角色上麵,他演的捕頭才是男一號,就像前世海報和宣傳上麵,金城武飾演的金捕頭排在劉捕頭前麵。


  到時候如果開罵,老張排第一,寧遠絕對排第二。


  從未來重回,寧遠也清楚現在老張的心理,既想要小錢錢,但也不想拍出爆米花,排場有,深度也有,小孩子才做選擇題。


  可藝術家一思考,就像屁來之時站在人群中,沒法酣暢淋漓。


  “想掙錢,就放心大膽的掙錢。把觀眾擺在首位,扭扭捏捏反而讓觀眾別扭。”


  頓了頓,看著戳到內心想法,臉色有些不太好看的老張,寧遠又道:

  “這麽著吧,你上次跟我說笑傲江湖,你試想一下,如果令狐衝說著陝西話:額斯化三派打弟子領狐蔥……你還覺得他有大俠風範嗎?”


  “咳咳咳~~~”


  短暫的呆滯後,張義謀被嗆著了,一臉無語的望著寧遠。


  寧遠趁熱打鐵:“香江他們的粵語腔,對廣大觀眾印象最深的,就是都市現代戲,你——”


  “行行行,打住,我再想想……”


  張義謀氣呼呼的擺了擺手,轉身走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寧遠笑了起來,基本沒問題了。


  這時寧雨從不遠處走了過來,一邊把水杯遞給寧遠,一邊哭笑不得:

  “唉,你呀,老這麽刺激他,也不給人留點麵子,再怎麽說,人家是知名大導,還是長輩。”


  寧遠搖了搖頭:“我也想啊,但他這家夥,你說輕了根本沒用,隻有下猛藥,他才能聽進去。當然,前提你得有站得住腳的理由。”


  “就你會說。”寧雨微微一笑,接過寧遠喝完的杯子。


  她當然知道大哥有主見,不過是稍微提醒一句,免得他這幾年太成功膨脹了得罪人。


  現在看寧遠有他的分寸,也就沒再多說。


  恬靜淡雅,一直是寧雨的給所有人的印象,隻是他們不清楚,那隻是寧雨不在乎罷了。


  下午的時候,寧遠就看到老張在打電話,找配音:“找一個跟他聲音像的,對,現在就要。”


  拍攝繼續,爭論一直都在,但大部分時候,張義謀都被說服,對此他不止一次在喝酒之後,對寧遠吐槽:“回頭這個導演給你當算了!”


  “別跟我客氣,萬一我答應了呢?”


  “……”


  九月下旬,前後拍了三四個月的劇組,在老張一聲吆喝下,正式殺青。


  寧遠鬆了口氣,總算是圓滿了。


  其他的,就交給市場檢驗吧。


  不過寧遠還沒法休息,因為爾東生那邊還在等他這個米下鍋呢,劇組早都搭建好,已經拍了一部分了。


  不是第一次來香江,但每次來,寧遠每次都有不一樣的心境和感受。


  就像回望過去,那些現在熟悉的地方,當年也是兩眼一抹黑的陌生。


  人這一輩子走來,就是熟悉和適應的過程。


  在機場看到爾東生的時候,寧遠心裏突然浮起這樣一句感歎。


  爾東生當然不知道寧遠的想法,此時的他也不再是當年的小鮮肉,身材微微發福,戴著眼鏡,笑起來憨態可掬。


  “這裏!”


  握手之後,還沒等寧遠寒暄,爾東生就感慨道:“沒想到再次見麵,你就躍到了我之前不敢想的層次,厲害厲害。”


  “生哥別跟我客氣,到了片場,你是導演,我聽你的。”寧遠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