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大新宋> 198 臣要彈劾一個人

198 臣要彈劾一個人

  門下省左拾遺袁泰,福建漳州人士,因舉家襄助行朝,被征辟入朝,後因行事深得張世傑賞識,去歲剛剛榮晉左拾遺,聽說連陸秀夫都有提拔其做禦史大夫的想法。


  本應與皇權對立的言官,卻是在傍晚時私自來覲見皇上。


  趙昰可不覺得是自己的龍威震懾住了袁泰,所以引得他前來宣誓效忠,稍微思索了片刻,點點頭,示意侍衛引領袁泰進來。


  “陛下,臣因有下情稟報,暫不想驚動他人,所以此時前來覲見,還望陛下海涵。”


  “好說,袁愛卿免禮,既然有事,就可隨時找朕,反正現在也閑著無事,可以與愛卿長談,來人,去沏壺茶來。”


  有人走了出去沏茶,但還是留下了四個人保護皇上。


  象征性的道謝,袁泰倒也沒有謙虛什麽,恭請皇帝坐下之後,自己卻是在距離皇上七步左右的位置站定,似乎有些猶豫的看了看正在虎視眈眈的四個侍衛。


  “愛卿但說無妨,這幾個人還算可信,更何況,朕就算是趕他們,他們也不會出去的,所以袁愛卿有話就直接說吧!”


  袁泰心裏聞言一驚,這哪裏像是一個十二歲孩子能說出的話,就算是皇室的孩子都早熟,但是這番話的圓滑、無奈,絕對讓人無法抗拒。


  拱拱手,看見皇上似乎沒有賜坐的意思,隨即作罷,輕聲說道:“臣所言之事,外人聽了,可能會覺得臣有些異想天開,或者是胡說八道,但請皇上一定要耐心聽臣說完。”


  “嗯,朕自有分說。”


  明顯的不是太好糊弄啊,一點承諾也不給,自有分說,就是說可以聽,但是也有不想聽的權力,就看心情了,所以當下袁泰也不好廢話,開門見山的的說道:


  “臣想說的是,蒲壽庚其實還是心係大宋的,當初所作所為,不過是受人陷害,無奈而為之,所以臣懇請皇上能夠招安蒲家,從而使大宋再多一強大臂助。”


  “什麽?”


  趙昰好像聽到了年度的最佳笑話一般,不由張大了嘴巴,就猶如河馬那樣,身邊的四個侍衛,也是一臉的古怪。


  唯一仿佛一臉正氣的袁泰,卻是一臉正色,麵色肅然的看著皇上的反應。


  蒲壽庚反叛大宋,屠殺三千餘大宋宗室,這是曆史上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就連百十年後的朱元璋,都這麽說,還將蒲係全族貶為賤民,將蒲壽庚的棺材都挖出來鞭屍了,現在袁泰居然說蒲壽庚是無辜的,不是笑話是什麽。


  “愛卿且說來聽聽吧!”


  努力的克製自己的情緒,仿佛很雲淡風輕的說道,說著,端起剛沏好的茶,示意袁泰也喝一杯。


  袁泰謝恩,卻是沒有喝茶,隻是詳細的將自己所要說的事情,向趙昰講了一遍。


  當年,行朝從福州逃出,轉折之下,行朝的船隊就到了泉州,就停泊在泉州惠安縣的洛陽橋附近。


  這自然是泉州的一件大事,身為提舉泉州市舶司使蒲壽庚聞訊後,立即帶了隨從前來謁見。


  從南洋來中國經商,起初以打退海盜有功,做了泉州的市舶司使的蒲壽庚,經年來,不僅獲得厚利,而且操縱了當時南洋與福建路乃至江南大部的貿易勢力,成了著名的豪商。


  接著他又利用自己的財力和商界的地位,活躍於政治舞台,還做了泉州的招撫使。


  蒲壽庚和兄長蒲壽晟精於航海,擁有大、小近兩千艘各種海船。水師還在發展之中的蒙元大軍早就注意他了,在元軍逼近臨安之時,伯顏曾經派遣不伯、周青招撫蒲壽庚,但是但是被蒲壽庚斥退。


  對蒲壽庚來說,他是一個商人,商人言的是“利”。大宋是他得利的源頭,他沒有必要背叛,何況他做著大宋的官。

  所以楊太後、原先的趙昰的到來,他從內心裏感到無尚的榮幸,在第一時間就到洛陽橋覲見,並提出船上有風有浪,與皇太後和少帝大不宜,敬請駐蹕泉州城。


  這是一番實心實意的話,而且泉州城裏的趙家宗室子弟,也雲集數千人,準備迎駕入城。


  可是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麽想的,也可能懷疑他這個外國人對大宋皇室會生異心吧。也許是對於留在福建的安全感沒有把握,甚至壓根兒沒有留下的打算。


  回到泉州城衙裏,蒲壽庚就張羅忙乎起行朝的食宿諸事了。那個時間,他是真心希望太後和少帝能駐蹕泉州的。


  蒲壽庚的想法很現實,皇帝住在這兒,有雄厚的水、陸大軍保衛著,會有一個安全的泉州。


  然後四周響應,心向泉州,會形成更大的商業市場,這樣,既能大大提高他的聲譽,又為他發展海外貿易,為更大的發財創造了條件。這等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他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況且皇上剛剛登基,新朝伊始,依蒲壽庚看來,目下最迫切的,不是四處遊動,而是要建立一塊好的抗元基地,以撫慰民心,凝聚全國抗元力量,發展中興事業。


  而泉州枕山麵海,東麵是浩瀚的大海,西麵有東、西兩溪環繞,南麵有晉江穿城而過,而號稱四大名山的清涼山、朋山、紫帽山、羅裳山,分布在城西、城北、城南。這裏又是最好的海港,有數量很大的海船,可以大大發展水師。這是多好的條件,蒲壽庚怎麽也想不起來朝廷放棄駐蹕泉州的理由。


  但是蒲壽庚失望了,行朝並沒有打算駐留泉州,而是要南下廣南東路,在哪裏去廣州城,因為當時的廣州城,在狀元張鎮孫的手裏。


  蒲壽庚覺得很覺不解。但是明白事已如此,說也無用,反正自己的心意盡到了。但是沒有想到,在當天的夜裏,卻是發生了一件蒲壽庚無法接受的事情。


  自己的海船被搶了,而且是被自己人搶的,是被自己之前還在效忠的對象搶走的。


  張世傑主導了搶船的事情,雖然隻搶走了四百餘艘海船,但是海船可是他的身家性命,這一搶走,就把的財路搶掉了,他能不切齒痛恨嗎?


  蒲壽庚是個性格粗暴的人,他是商人,喜歡用最直接的辦法處理事情,聽說自家的船被行朝強行帶走四百餘艘,眼睛都紅了,索性率兵將全城的宋室宗親和退到泉州城的淮軍將領都扣壓了來。


  誰知道武衛左翼軍統領夏璟、泉州司馬田真子,以及孫勝夫、尤永賢、王與、金泳皆被蒙元買通,他們借著蒲壽庚的怒火,假傳命令,趁機盡殺敢於反抗的趙氏宗室以及部分淮軍。


  等到蒲壽庚醒悟過來,事情已經不可挽回,隻是製止了正在進行的屠殺,讓部分人幸免而已。
……

  聽著麵前的這個袁泰娓娓道來,中間不見絲毫停頓的樣子,趙昰舉起的茶杯半天沒有放下,說一句實話,對於這一段曆史,趙昰基本上都沒有關注過,原先以為,曆史已經認定的事情,還關注做什麽呢?


  沒有想到,其中還有這麽一個故事,是袁泰在說謊,還是事情真的有什麽內情呢?


  “後來呢?還有一個問題,你是怎麽知道這裏麵的緣由的?”


  袁泰急忙站正了身子,正色回道:“皇上,臣與蒲家有舊,臣散盡家財襄助行朝,其中大部分乃是蒲家的貢獻,臣之所以接受征辟,乃是等候合適的機會,想陛下陳情,臣要彈劾一個人。”


  “彈劾何人?”


  “越國公張世傑!”袁泰堅定的說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