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三章 訟斷
這番話戲謔之極,惹得滿場大笑,襄王世子面被寒霜,恨恨瞪著許易道,「閣下倒是真小人!」
許易抱拳,「過獎過獎!」
滿場轟笑愈烈。
大越天子於王座撫掌贊道,「許卿倒是妙人。」
此題失敗,襄王世子便已算敗了,許易卻不容他喘息,逼問道,「第二問,依許某之見,世子不聽也罷,免得又口吐鮮血,徒勞心神。」
襄王世子壓住心頭怒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閣下自管道來,能否答出,是某的事,說與不說,卻是先前就定好的,莫非閣下真怕多對外言出一題,便對外少了一分底氣,這詩仙詞聖的名號,以及這古怪智題,莫非全是靠偷竊而來。」
雖是激憤之言,卻無意中道出了實情,許易還真就是偷竊而來,不過從另一個世界偷竊來的,便是神佛也奈何他不得。
許易道,「世子何必惱羞成怒,猶記得世子出題考校我大越新科進士之際,可是風度翩翩,此刻卻面紅耳赤,言辭激憤,可有幾分輸不起了,這樣吧,某再退讓一步,倘使世子答對許某這道題,這場比斗便算許某輸了,倘使世子答不出,還請世子恭恭敬敬給我大越眾新科進士,鞠躬行禮,道歉認錯。」
襄王世子直氣得三屍神暴跳,太陽穴突突直跳,恨不得平吞了許易。
一旁的陳觀海道,「世子是與尊駕比斗,與旁人何干,許先生此言,未免辱人太甚。」
明著指責許易,實則暗示襄王世子不要中計。
事已至此,戰勝許易毫無希望,不如及時止損,就憑先前難住大越三百新科進士,已經足夠他襄王世子揚名天下了。
本來對戰詩仙詞聖,也是他襄王世子履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惜乎墜入許易詭計,襄王世子步步犯錯,連風度也不曾保住,竟露了愚人之相。
暗暗深思,陳觀海弄不清許易的目的,直到此刻許易直言,要襄王世子輸則為一眾新科進士致歉,陳觀海才明白許易心意,這是擺明了要死踩襄王世子。
襄王世子自也悟出,正待說話,卻聽許易道,「陳先生且聽許某說完,再論不遲。某第二題,乃是一訟斷,只要襄王世子斷得公允,便算某輸,莫非襄王世子連訟斷也不敢接,那可就妄稱智者了。」
此言一出,襄王世子到口的話,再也出不得口,本漸平復的心緒,再度翻騰開了。
許易這話,真把他架在梁子上了。
訟斷,乃文士必修的一本功課,且凡為文士,雖惡訟師之業,卻多好私下論訟,品評廷斷。
以至於訟斷幾如詩詞對聯,字謎文賦一般,成為文人雅集的一項娛樂。
即便才智不彰之輩,亦可在訟斷之上,發表見解,博取眼球。
但因訟斷之事,主觀因素太大,品評之人,大可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故而,訟斷之事,可謂是難度最低的文人活動。
此刻許易拎出此事,襄王世子便想拒絕,也得考慮後果,畢竟,連訟斷都不能為之,如何敢稱智士。
若真拒絕,只怕先前所聚之名聲,立時就得毀盡,保不齊便有人傳言,他所對出的兩大絕對,乃剽竊而來,否則怎生連區區訟斷也不敢為之。
除卻擔心,他心頭同樣瀰漫著一股躁動。
但因許易擺出的誘惑實在太大,通過訟斷便可翻轉局面。
即便其人又出詭詐之題,可訟斷之術,無非是正說反說,破其一點,動搖全線。
他堂堂襄王世子,自幼攻經讀史,《沉冤錄》、《冤獄集》也不知看了多少,所謂訟斷,在他看來不過舌辯爾,只要舌頭尚在,就沒有斷不了的案子。
許易見襄王世子面目殷勤變化,沉吟不決,加一把火道,「看來某真錯怪世子了。」
襄王世子熱血沖頂,「當某三歲小兒,再三出言相激,某便應你,看你有何古怪。」
許易笑道,「世子請聽。此事乃是一樁奇事,同樣發生在某之家鄉……」
話才至此,滿場眾人盡皆面露古怪,你這家鄉未免太神奇了,什麼怪事都發生在那裡。
心中啞然,手上卻是不停,刷刷記錄著。
「……許某家鄉,有一落地老秀才,屢考不中,遂熄了功名心思,於鄉中社辦專塾,不教經史,專授訟術。老秀才座下出過不少著名訟師,名滿州郡,為老秀才博得不小名聲。而這老秀才有一門規,規定入其門者,需繳納一半的束脩,另一半束脩則在該徒再打贏第一場訴訟后,翻十倍繳納。」
「老秀才座下諸徒,莫不如此,為老秀才帶來不菲的回報。獨獨有一位張生,出自老秀才門下,學成訟斷之術后,竟變了志向,遲遲不參與訟斷。一來二去,那老秀才便等得煩了,竟將張生告上公堂。並提出獨特之見解:其一,此場官司,若是張生勝訴,按照先前約定,張生合該繳納另外一半束脩的十倍與他;其二,若張生敗訴,堂官便應判決張生支付另外一半束脩的十倍於他。故而,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張生都應支付另一半束脩的十倍與他。」
故事到此,滿場嘩然。
「這老秀才固然貪財,此話實在有理。」
「是啊,無論怎麼斷,這張生都輸定了。」
「不付束脩,實乃欺師滅祖,還判什麼,上堂就該張生輸。」
「話不能這麼說,規矩是老秀才自己定的,張生不願打官司,自然用不著付那一般束脩的十倍。」
「天地君親師!」
「這是師告徒,非是徒告師,徒弟何錯之有。」
「此乃就事論事,扯大義何用。」
「…………」
各種議論蜂起,許易也不打斷,還是葉天高等得不耐煩了,重重咳嗽幾聲,止住亂局,冷冷掃了許易一眼,道,「弄什麼玄虛,好生出題!」
許易也不回他,接道,「老秀才話罷,那張生也提出兩點見解:其一,此場官司若是他勝訴,按堂官判決,他就不需要像老秀才支付剩下一半束脩的十倍;其二,此場官司他若是敗訴,按老秀才自己的門規,他同樣不需要像老秀才支付剩下一半束脩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