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石二鳥
七月,淩驍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劉備撤軍後,成功占據了陰平郡。
陰平被占,使得劉備可以直麵武都郡的防禦。
駐守在下辨的大將楊秋,在得到陰平歸屬劉備的消息後,也馬上做出了反應。
那就是派兵占據了距離陰平郡最近,同時也是通往武都郡畢竟之路上的風武城,進行正麵防禦。
淩驍聽說此事,對楊秋也是大為讚賞。
岐山糧道,就是從武都郡穿過。
在陰平歸屬劉備以後,讓岐山糧道變得危險。
經過與眾人商議,漢中太守薛禦提出,陰平被劉備軍占據,使得劉備可以直接對岐山糧道發起進攻。
風武城雖然有楊秋的守軍,但還不足以保證糧道安全。
為今之計,隻有盡全力攻下陰平。
八月,淩驍經過周密部署,派出小將孫瑜領軍兩萬進駐風武城,並且通知楊秋領大軍一同進攻陰平。
之所以淩驍沒有親自前往,是因為劉備占據了陰平以後,便離開了陰平,去往了霞萌關。
據淩驍猜測,這麽長的時間裏,劉備進攻漢中沒有取得太大戰果,肯定是要回成都休整,而後重新製定作戰部署。
自己正好可以趁著劉備不在前線的這個空檔,攻下陰平,讓自己的防線向前推進。
整整一個月過去,淩驍滿以為陰平不過隻有馬超一人駐守,而且兵力不過一萬。
楊秋與孫瑜領軍三萬,想要打下陰平郡,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結果從前線的來的戰報,讓淩驍很是驚訝。
楊秋與孫瑜進攻了一個月,隻打下陰平郡一座城池。
並且在最後,僅存的這座城池還被馬超反攻搶奪。
楊秋與孫瑜兩人兵敗,淩驍直接命令孫瑜與楊秋退守武都,嚴防陰平。
“主公,其實這也不奇怪,劉備將馬超放在陰平防禦是有原因的。”
治所內,耿義為了讓淩驍放寬心,上前解釋道:“馬超原本就在西涼有著很高的威望,陰平郡又大多都是羌人部族。”
“在陰平這種地方,有羌人支持是很重要的。我猜測是法正與劉備出的主意,故此馬超才被放在陰平。”
“現在我們根本就沒有得到當地部族的支持,怎麽能與馬超相比呢,這件事也是沒有辦法的。”
嗯。
淩驍讚同的點了點頭,笑道:“我現在已經讓孫瑜與楊秋退守風武城,嚴密監視陰平郡的動向。”
:報!南鄭薛禦太守有信送到!
淩驍接過軍士手中的信函,觀看多時交給耿義,詢問道:“你看薛禦太守的意見如何?”
在信上,薛禦說陽平關與南北兩側大山相距有些遠,這樣就給了劉備軍很大的空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應該擴建陽平關,並且派兵在山上修建烽火台派兵駐守。
一旦發現情況,可以點火為號。
耿義使勁的拍了拍手,很是讚同的對淩驍道:“主公,薛太守的主意不錯,依我看此計可行!”
嗯,既然可行,那咱們就快些準備吧。
擴建城防,那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直接就擴建了。
很多材料都需要從大山裏麵搬運,這時候可沒有貨車、鉤機,完全是需要靠人力。
所以,整整一個多月,擴建城池所需的石塊才堪堪運抵城內。
中旬,就在淩驍剛剛準備擴建陽平關之際,劉備派遣陳式接替馬超守衛陰平。
而後,帶領馬超、張飛、趙雲、黃忠領軍五萬,再攻陽平關。
得到消息,淩驍迅速做出反應。
派人前往天水,急調鄧蕭領軍兩萬支援漢中。
同時,薛禦親自領軍兩萬趕赴陽平關增援。
為了防止劉備圍困陽平關,淩驍在陽平關外布置三座大營,每座相距十五裏,相互形成呼應之勢。
陽平關外巨大的平原地帶,劉備軍營帳一座挨著一座,首尾相顧。
從陣型來看,絕對是做了精心布置。
淩驍與薛禦等人偷偷離開陽平關,前往大山上居高臨下觀察了幾次。
發現不論從哪一麵進攻,都會遭到劉備軍的圍堵。
“主公,我認為劉備深入漢中腹地,其後援供應肯定要難於我們。不如堅守,使其不占自退!”
耿義也在一旁進言道:“薛太守說的不錯,主公,我覺得咱們不能操之過急,應該以逸待勞。”
“劉備軍人數眾多,每日消耗的糧草不在少數。一旦他們糧草供應不濟的話,其心必亂。”
淩驍饒有深意的看向兩人,“劉備軍久居於此,於我們始終是不利的。”
說罷,淩驍剛好忽然發現有軍士向城內運送糧草。
這.……
看到糧草,淩驍心裏忽然生出了一個想法。
急忙喚過薛禦、耿義商量道:“想要取勝劉備,強攻是不行的。隻有采取調虎離山之計,各個擊破!”
“如何各個擊破?”
兩人詫異道。
淩驍站在城頭,伸手指向正北方向道:“岐山糧道,需通過略陽,而後運抵漢中。”
“隻要我們提前在略陽布下伏兵,並且故意將運糧隊暴露給劉備軍。隻要劉備派軍前去截斷糧草,我們便可出擊。”
“劉備軍將陽平關堵住,但背後卻是一片空虛。最近的白水關隻有千餘人駐守。”
“霞萌關雖然有些人馬,但此地也有幾百裏地,簡直是遠水不解近渴。”
“隻要我們派兵從南鄭出發,偷偷繞後占領白水關,便可封鎖劉備退路。到時候劉備軍心必亂,我們再出擊從正麵進攻!”
薛禦駐守漢中許久,深知漢中地理。
淩驍這個主意好是好,但施行起來也有危險與困難。
“主公,從南鄭出發,繞後偷襲白水關,需過米倉山,其道路難行。”
耿義也在一旁獻言道:“主公,一旦我軍有攻取白水關的意圖,恐怕陰平之敵便會出擊。”
哈哈。
淩驍拍了拍耿義肩頭,大笑道:“這正如我所願。”
????
薛禦與耿義一臉疑惑,忽然,兩人又同時詭魅一笑,“主公,您難道是想.……”
“沒錯,隻要陳式領兵出擊白水關,楊秋與孫瑜便會收到消息。到那時候,他們即可領兵強攻陰平。”
“這樣一來,不止我們可以占據陰平郡,形成對劉備的包圍之勢,更可以保護岐山糧道的安全。”
“若是劉備引軍去救,我們便領兵從後追擊。我就不相信他們還能長出三頭六臂,能再此種困局下成功逃脫!”
決定了作戰方針,淩驍馬上派出傳令兵,秘密離開陽平關,過武都,直奔風武城傳令。
同時,淩驍命人將公孫宇叫到身邊。
“公孫將官,劉備勢大,而且陣營布置的毫無破綻,使我軍難以攻取。我有一計,不知你可敢接否?”
公孫宇是當初淩驍接受劉璋求救,率軍救援益州時候發現的一個人才。
這麽多年,一直兢兢業業與薛禦鎮守漢中,對淩驍忠心耿耿。
今天見淩驍有任務委派自己,立刻單膝跪拜道:“主公對宇有知遇之恩,今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淩驍點了點頭,親手將其攙扶起來,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公孫將官,米倉山情況還未可知。一旦有劉備軍進行攔阻的話,你不要戀戰,馬上率軍退回。”
“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強行進攻。否則很可能會陷落白水關,處於劉備軍的兩麵夾擊當中。”
一番叮囑,公孫宇領命回營。
由於這次任務很凶險,薛禦親自從南鄭挑選了五千精銳步兵交給公孫宇。
公孫宇率軍離開後,薛禦開始收縮軍力,集中於南鄭各處要隘進行防禦。
而在陽平關外。
劉備也召集文武,商討下一步的軍士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