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西涼歸順
兩人剛剛商討完畢,耿義正準備離開,忽然大殿外有軍士急匆匆奔入大殿。
可能太過緊迫,軍士差點與耿義撞在一起。
:報!報主公,天水有書信送到!
天水?
耿義代替淩驍接過書信,看向淩驍道:“主公,天水來信,怕不是涼州出事了吧?”
淩驍心裏也是一驚,急忙接過信件。
韓遂死了?
打開信件一看,原來是鄧龍寫給淩驍的。信上說韓遂病故,女婿閻行與謀士“成公英”準備率部眾歸降淩驍。
哈哈。
“耿義啊,你看看。”
淩驍將信件交給耿義,耿義看過之後也是一陣欣喜,“主公,涼州若是歸順的話,咱們的實力可真要壯大了許多啊!”
“嗯。我最看重的是涼州鐵騎的戰力。有了涼州鐵騎的加入,漢中可謂是穩如泰山啊!”
沒有過多猶豫,淩驍將荊州的事情交給耿義處理,立刻起身回到後宅。
曹夕見淩驍今天這麽早便回來,還以為是處理完了公務。
“曹夕,我要回雍州一趟,你在家裏好好呆著。”
你要回雍州?
曹夕放下手中活計,詢問道。
“是啊,我這就走。韓遂病故了,涼州準備歸順我們。我必須回去一趟,恐遲則生變。”
本來曹夕也想跟隨一起回去,但被淩驍直接拒絕。
自己這又不是遊山玩水去了,帶著女眷多不方便。
再說,荊州現在情況微妙,以曹夕的武力,絕對堪比一員虎將使用。
十天時間,淩驍終於重返長安。
在長安稍作停留,又再次動身趕往天水。
鄧龍提前接到消息,出城二十裏迎接。
等來到鄧龍辦公治所內,淩驍仔細詢問了一下涼州情況。
鄧龍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報說了一遍,同時還將閻行的書信交給淩驍。
看過書信後,淩驍認為情況應該屬實。
因為曆史上韓遂也確實是這一年死的,而且他也七十歲了,在這個時代絕對屬於高壽了。
“主公,若是您同意的話,我是否現在派出使者前往涼州聯絡?”
鄧龍詢問道。
淩驍點了點頭,讓鄧龍去辦。
幾經輾轉,使者趕到武威郡與閻行等人進行了細致交談。
具體見麵時間定在了七天之後。
七天時間轉瞬即逝。
淩驍一大早就帶著鄧龍等人等候在城外。
時間不長,遠處接近兩千多西涼兵馬慢慢出現。
隊伍前麵,數員虎將端坐馬上,不斷的打量著遠處天水方向。
鄧龍遙指中間一匹戰馬上的中年人道:“主公,那個黑色戰馬,頭戴虎頭盔的人就是閻行,現在他已經接管了西涼兵權。”
淩驍順著鄧龍手指方向,發現了黑色戰馬上的閻行。
縱然是離得較遠,但淩驍依舊能感受到西涼兵的威武氣勢。
而閻行繼承了西涼作風彪悍的特點,長的人高馬大,而且麵容粗礦。離遠看,就好像一座大山一樣屹立在那裏。
不止是閻行,就連他身邊的幾員戰將,也都給人一種雄壯挺拔的感覺。
“果真是西涼鐵騎啊,這種氣勢是特有的。若是比較起來,恐怕隻有曹操的虎豹騎能與之抗衡了。”
眨眼間,閻行帶領著兩千多西涼兵來到淩驍近前。
“閣下就是閻行嗎?某乃雍州牧淩驍。”
為了以示尊敬,淩驍先行下馬,緊走了幾步來到西涼軍馬前。
閻行聽到是淩驍,立刻也從馬上下來。
在他的帶動下,西涼軍也全部下馬。
“久聞淩州牧乃仁義之士,能歸順您的治下,實乃西涼之幸!”
閻行深深的鞠了一躬,表現的非常誠懇、謙遜。
兩人客氣了一番後,閻行叫過身旁幾員大將,一一給淩驍做了介紹。
客套多時,淩驍與閻行並肩進入天水城。
治所內,閻行將目前西涼的情況簡單的做了一下匯報。
特別是韓遂病故之後,西涼軍權的問題。
淩驍接受了代表刺史權利的印信,這也預示著淩驍接受了閻行的歸順。
酒桌前,淩驍做出承諾,自己絕對不會破壞西涼現有的權利結構。
但既然歸順了自己,那刺史或者州牧的官職自然也就消失了。
畢竟刺史或是州牧,都是需要大漢天子親自冊封。
淩驍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的,那就是將西涼與雍州合並,簡稱“雍涼。”
既然兩州合並,那自然隻需要一個州牧,那就是淩驍。
淩驍告訴閻行,西涼依舊由他們西涼人治理,隻是官職方麵會重新安排。
這一點,閻行等人自然是早有預料。
席間,原本韓遂的大謀士,“成公英”詢問淩驍,是否會將西涼軍調往他處。
淩驍心裏一驚,別看成公英身形瘦小,而且相貌略微醜陋了一些,但沒想到心思如此縝密。
在以往,收降了其他勢力以後,都會將那個勢力的兵馬進行調動,不會在原本的駐地,這也是預防他們日後反叛。
淩驍發現,在成公英問出這句話的時候,閻行也在觀察自己。
“諸位,想必諸位在西涼的時候,也清楚一些我與劉備的情況吧?”
成公英拱了拱手,一臉笑意道:“略知一二,聽說前不久淩州牧率軍進入益州幫助過劉璋。”
嘿嘿。
接下來的話,成公英沒有說下去。
淩驍知道,這是在給自己留麵子。畢竟自己支援劉璋,卻讓劉備給打敗了。
這事雖然不是秘密,可當著自己的麵說出來,總歸有些不妥。
淩驍繼續道:“現劉備已經攻取益州之地,依我看來,劉備日後若是想要出川,就必須攻破漢中。”
“我料定劉備日後必將與我有一場惡戰,所以,我需要西涼鐵騎幫助我鎮守漢中。”
閻行詢問道:“不知州牧大人需要調集多少軍馬?”
淩驍等的就是這句話,笑嗬嗬的看著閻行以及西涼眾將道:“兩萬人足矣!”
閻行與成公英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重重的點了點頭,“既然我等歸順於您,西涼兵馬自然聽您差遣!”
有了閻行的保證,淩驍總算是把心放下。
眾人持續在天水長達三天之久。
這三天裏,淩驍任命閻行為武威郡太守。
而後,由閻行與成公英舉薦,又從西涼軍中選出幾人,分別擔任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太守。
五天後,大將楊秋親率兩萬西涼鐵騎來到天水。
淩驍親自領楊秋軍進入漢中,在薛禦的調動下,楊秋駐守南鄭,以防備來自霞萌關的劉備軍。
回到襄陽,淩驍親自上表漢獻帝,請求將涼州與雍州合並。
……
“主公,您聽說了嗎,劉備與孫權議和了。”
議和?
淩驍剛剛回到襄陽,對外界的事情還沒有打聽清楚。
耿義道:“主公,您離開的這些日子,劉備與孫權本來都要開戰了。”
“可是突然之間,他們好像商議好了一樣,全部撤軍,停止了對峙。”
“現在南郡、零陵郡、武陵郡西麵歸屬劉備所有。”
“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以東歸孫權。”
淩驍自顧自的摸著下巴,在大廳裏來回踱步,呢喃道:“這樣說來,他們兩家豈不是平分了荊州?”
耿義在後麵插言道:“主公,是不是您將兩萬鐵騎調往漢中,讓劉備誤以為您要進攻他,所以才緊急與孫權議和的?”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淩驍,“唉,這可真是失誤、失誤啊!”
淩驍氣的一拍自己大腿,本來還準備讓他們兩家相互攻擊,自己從中漁利。
結果沒想到,自己竟然親手促成了他們兩家罷兵休戰。
臨近分別,耿義忽然對著淩驍躬身施禮,一下子把淩驍給鬧愣了。“耿義,你還有什麽事嗎?”
“主公,現在荊州暫時應該沒有什麽大戰,您看我是否應該回往長安?”
長安。
淩驍想了想,目前確實沒有什麽大戰了。
況且長安是自己的大本營,耿義現在身為長安太守,是該回去坐鎮了。
萬一漢中有事,耿義也好進行四方調動。
沒有多想,淩驍同意了耿義調回長安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