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試探

  「太后,呂昭儀來了。」壽康宮中,宮人走進殿中,沖著太后回稟道,此時,秦嬤嬤正在給太后揉按腰部。


  「請呂昭儀進來。」應了一聲,太后坐直了身體,秦嬤嬤站在一旁,向著殿門口看去。


  呂昭儀進到殿中,雙手捧著一個不大的錦盒,她沖著太後行禮,言語恭敬。


  招呼呂昭儀起身,給她賜了座,太后看向她手中的錦盒。


  「恰好前段時間,妾的母親去寺院進香,寺中的主持送給妾的母親一串佛珠,聽聞是經過高僧加持的。」


  「妾知曉太后信佛,特意借花獻佛,將此物獻給太后。」一邊說著,呂昭儀將錦盒打開,露出了裡面的佛珠。


  太後向著秦嬤嬤看了一眼,秦嬤嬤會意,從呂昭儀手中接過錦盒,呈給了太后。


  畢竟是太后,眼光是毒辣的,她看得出,錦盒中的佛珠,乃是上等羊脂白玉所制。


  伸出手來,將佛珠拿起,放在手中把玩,太后發現,這串佛珠的油潤度極強,必然是有人時常盤玩,才會如此。


  想到剛才呂昭儀說,這是經過高僧加持的,太后滿意的點了點頭,她覺得,這佛珠拿在手中,就有讓人凝神靜心的效果。


  「你有心了。」將佛珠放回到錦盒中,太后笑著收下,呂昭儀福了福身,重新坐在椅子上。


  「哀家聽聞,你去了毓秀宮,不是說你將蘇氏送給你的東西,都給送回去了嗎?」


  看向呂昭儀,太后試探著開口,她打量著呂昭儀的神情,想要從上面看出些什麼來。


  「回太后的話,妾確實去了毓秀宮,雖說之前,妾將東西都送回去了,可仔細想想,到底過去,跟蘇妃娘娘關係不錯。」


  「況且,哪怕是為了二公主,妾也該多去毓秀宮走動走動。」


  聽到太后問,呂修容笑著開口,說到蘇妃娘娘跟毓秀宮的時候,呂昭儀的話語中,透露出一股狠意。


  瞧著呂昭儀的模樣,太后心中越發滿意,「理應如此,該多多走動才是,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跟哀家開口,哀家會幫你。」


  「多謝太后。」站起身來,沖著太後福身,呂昭儀十分恭敬,太后招呼她坐下,同她隨意聊著。


  「你之前送來的佛經,哀家很滿意,字跡工整,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心的。」


  「你也知道,哀家信佛,只是年歲大了,眼神不濟,有時候想要抄寫佛經,實在是困難……」


  「能為太后抄寫佛經,是妾的福氣,若是以後有需要,太后儘管開口,平日里,妾在永春宮中,也會時常抄寫,為皇上跟太后祈福。」


  太后的話,故意說了個半截,呂昭儀不傻,豈會不明白她的意思,她將話接了過來,讓太后覺得,她很識時務。


  「說起來,妾很早之前,就一直想為太后綉一副屏風,眼看著就要好了,等過幾天,就給太後送來,希望太后能夠喜歡。」


  眼中極快的閃過一縷光,呂昭儀在太後面前,始終十分恭敬。


  「屏風?你心思細膩,綉出來的東西,自然是好的,哀家很期待。」


  呂昭儀的識時務,讓太后對她越來越滿意,晌午,她留了呂昭儀在壽康宮用膳。


  …………


  宮外,沈家搭起了靈棚,來往路過的人,都知曉了沈家兩個兒子去世的消息。


  平日里,沈家的人緣很不錯,街坊四鄰的,不少人過來幫忙。


  月靈無意中知曉消息,十分詫異,她趕到了沈府,見到了眼睛通紅的沈李氏。


  不得不說,沈李氏是個演戲的好手,她明明知道,兒子並不是真的死了,卻還能讓人以為,她是真的因為喪子之痛,而悲痛不已。


  見沈李氏如此難受,月靈將她拉到沒人的地方,跟她低語了幾句。


  之前的時候,她只跟皇上還有蘇清寧說過,跟沈鈺有關的事情,她以為,沈家也會知道,可瞧著如今的樣子,分明是『不知道』。


  「原來是你救了鈺兒。」聽月靈說完,沈李氏拉住她的手,低聲說著,「我知道他們沒死,這樣做,不過是給人看罷了。」


  月靈說了真相,她也不想隱瞞月靈,直覺告訴她,月靈是個信得過的人。


  聽了沈李氏的話,月靈這才知道,一切都是演戲,她鬆了口氣,「不過是舉手之勞,沈夫人不必在意。」


  「救命之恩,怎能不在意,眼下不方便,等以後必要報答的。」不敢說太多,怕別人發現端倪,沈李氏又說了幾句,這才去忙別的事情。


  月靈知曉一切都是演戲,也就放心下來,她在沈府待了一會兒,見沈府里忙忙碌碌,而自己又幫不上什麼,便離開沈府,向著家中歸去。


  回到家中,月靈坐在椅子上,這幾天,她總覺得身體有些發虛。


  想到最近這段時間,天氣忽冷忽熱,她估摸著,是自己染了風寒,所以才會如此。


  讓下人給準備了一些驅寒的薑湯,月靈喝了一碗,回到內室中休息。


  …………


  宮外沈府的消息,傳到了宮中,被蘇清寧知曉,聽聞沈府設了靈堂,蘇清寧很是詫異。


  她猜想著事情的真相,畢竟一個在皇宮之中,另一個在皇宮之外,她無法得知舅舅跟舅母的真實想法。


  「嬤嬤,你說舅舅跟舅母,到底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姑母有沒有將一切告訴給他們?」


  站起身來,蘇清寧在殿中來回踱步,猜測著家裡人的想法。


  「主子稍安勿躁,老奴已經派了人,去打探消息,您放心,做的很謹慎,外人不會知曉。」


  見蘇清寧很擔憂,陳嬤嬤勸著她,有她的安撫,蘇清寧放心不少。


  一直到了傍晚,消息才終於送回來,跟消息一起回來的,還有沈叢文的書信。


  連忙展開書信,仔細看上一遍,蘇清寧這才鬆了口氣,信上,沈叢文將一切寫的很清楚。


  書信的最後,是沈李氏的字跡,她為自己那一巴掌,跟蘇清寧道歉。


  知曉沈家的一切,都是為了麻痹他人,又看到信的末尾,有舅母沈李氏的道歉,蘇清寧的心裡,既是感動,又是高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