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沮授提議
眾人散去,孔融又繼續到了三杯,喝得那叫一個痛快,見所有人都離去了,孔融這才長嘆一聲道:
「伯康人心不古呀,這個世道變了……你可知道,董卓挾持陛下對天下諸侯大肆分王,亂國禍政,國之不國,漢之不漢。」
這事許定自然是知道,雖然董卓做得很隱秘,各種封王詔書都悄悄的送往所有諸侯那裡。
要讓天下人殺他,誰殺了他誰就可以當皇帝。
許定在長安有一明一暗兩個消息渠道,自然是第一時間獲取了。
對此他只是莞爾一笑。
現在看來孔融也收到了這種詔書。
孔融接著從懷裡掏出一份新詔。
「這是董卓差人送來的,他讓陛下封我做了膠東王,這是想陷我於不義,也想至我於死地呀!」說到這裡孔融咬牙切齒。
對一個並不想爭霸天下的人來說,這新詔無疑是一道催命符。
他孔融的北海離著許定最近。
最先受到威脅的就是他。
讓他打許定,他肯定是打不過。
不打,保持現狀,又會成為別人的眼中盯,其它想打許定,第一個也是要除掉他孔融,才好有地盤接觸許定,進攻東萊。
所以思來想后,孔融最終做出了今天這個大膽的決定。
前面說了,孔融真正的治理能力其實是不強的,思想高度大於實際的行政能力。
往高點說,他是屬於學者,哲學家那類的高智商的教授。
往低點說,他就是網路上所謂的專家或是大V。
「嗯!文舉的心思我明白了,董卓此計甚是奸惡。」許定痛斥了一番董卓,接著安慰孔融道:
「文舉兄,不知道接下來你可有什麼打算。」
孔融搖搖頭道:「還未有打算,朝廷被董卓霸佔控制,各州郡也是烏煙瘴氣,一個個沒安好心,天下之大也不知道去往何處。」
許定道:「既然文舉暫時不知道往何處去,可願去東萊看看,尤其是我們的東萊學院,康成先生跟伯喈先生、季謀先生可是對你甚是想念。」
「哦去東萊……聽說你的東萊治理得不錯,是應該去瞧瞧,聽說你還弄出一個圖書館,藏了大量的典籍,早有耳聞,到是一外好去處。」孔融一下子來了精神,搞文化方面他是強項呀。
博聞強記,這是他從小的拿手絕活,跟鄭玄、蔡邕等人坐而論道,想一想到也是一件美妙之事。
許定道:「如蒙不棄,我到是想請文舉擔任我們東萊學院的禮科教授,禮學要義與典籍我們缺少嚴重,要是有文舉在,我想能補全不少。」
「哈哈哈,好!這個我擅長,搞禮制,定禮法於紙本,你算是找對人了。」孔家是幹什麼,就是搞復古禮法的。
這是從孔子開始就遺傳的基因,孔家津津樂道,樂此不疲的事,屬於家傳絕活。
這是孔融的專業,他是沒有拒絕的道理,自然一口應下,生怕別人搶這一塊。
因為接下了北海國,所以許定也不能急著返回東萊,剛剛接手的十萬黃巾也沒有必要往東萊跟半島遷移了。
這些年的戰亂,對北海的影響也極大。
北海國是地廣人稀的大郡。
土地面積是青州最大的,然而人口卻是最少的。
黃巾亂起之前不足二十萬。
接著管亥等人起兵的時候,又被許定收走了數萬。
雖然許褚當太守,北海託管在東萊治下的時候因為穩定人口又恢復了過來。
但是接著東萊軍撤走,許褚下崗,北海就受到了重大的波及。
等孔融上任的時候,整個郡只有十萬左右的人了。
在加上這些年又連番戰亂,人口又下降了。
這也是為什麼孔融擁有青州最大的郡,但是實力卻是最弱的一個。
隨便一支兵馬打過來,他都要向外求援。
實在是人口少,兵力自然就弱,維持著城池不破,以經是盡了全力了。
這也是孔融為什麼要把這個包袱甩給許定的一個原因之一。
實在是北海沒得救呀,根本就振興不起來,留著也是雞肋,到不如痛快的甩掉包袱。
這就是一個學者跟政治家的區別了。
許定讓徐晃等軍進城接管防務,一面派人開倉放糧,安撫城外的十萬新降黃巾。
一面又對親衛道:「傳我的命令,調第五校尉軍進駐北海,接管昌安、高密等城跟濰水、膠水等通向徐州的關咔路哨。
調第六校尉軍進駐北海,接管劇縣、朱虛、營陵、平壽四城防務。
在令沮授等人來過,從即日起沮授為北海郡太守、國淵為郡丞。」
很快第六校尉軍先至,同來的還有沮授。
對於接任北海太守之職,沮授是欣然接收,這個工作太有挑戰性了。
在來之前他就拿到了北海國的資料。
一路上眉目都沒有舒展開過。
進了劇縣,沮授直接就對許定道:「主公,我覺得有必要將郡府遷移至淳于城!」
許定道:「為何?」
沮授上來就要遷移府城。
這一點許定很好奇。
沮授道:「原因有三,第一:劇縣離臨淄太近了,如果是以前,郡府離州府近一些,好互相照應支援,但是這位刺史大人與我們並無半分好感,甚至是敵視狀態。
將府城遷移遠一些,有利於緩解雙方的緊張情緒,釋放善意,避免過早的發生摩擦與戰事!」
許定微微點頭。
有消息指出焦和這傢伙暗中跟袁紹勾搭上了,對東萊方面是敵視態度。
現在東萊跟半島主要還是以恢復為主。
半島的百十萬人口需要花費的錢糧是巨大的,至少在今年之內是無法反哺回來的的,所以最好是不要發生戰事過多的消耗資源。
接著沮授又道:「第二:將府城遷移到淳于有利於拉長縱深,不至於讓劇縣孤懸於外,以免戰事一起,得不到後方的支援,即使焦和之兵不一定打得下我們的城池,但是也要先考慮到。」
攤開地圖來看,就會發現北海國的地形也是很操蛋的。
東面全是山脈,丘陵山地居多,插進東萊的肚子里。
西面則大都平整,利於大兵團作戰,同時卻不利於防守,像個沙漏。
中部則全是河流,整體南高北低,流向渤海灣。
形成了阻礙東西部的屏障,極不利於信息與命令的快速傳達,自然也不利於兵馬的支援。
而劇縣的位置在哪裡,就在西部的極西面,除了在往西靠近齊國有一座東平安城,北海國所有縣所有城都在劇縣的東邊。
所以這座府城就顯得格外的突出,有點像是塞堡,和平時期就近臨淄是好事,戰時就是第一個要被挨打的。
而且太西邊了,對整個北海的管理也就不方便的。
所以沮授就想把府城搬到北海國居中一些的淳于。
順便一說,淳于位於紋水與濰水的交匯處,也方便水運交通跟防守。
這一點也征服了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