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女宦> 547.出嫁前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47.出嫁前夜

  「我不知道。」李展懵了一下, 「反正他沒讓我管的人去盯過你們姐弟倆。」


  「你管的人?你不是管著德勝樓嗎?」紀行龍聽他這話里的意思, 說的好像並不是德勝樓的人。


  李展驚覺自己心神恍惚之下竟是說漏了嘴,忙道:「就是德勝樓的人。」見紀行龍目露懷疑,他又道「其實我看安公公對你姐弟挺好的, 紀姑娘雖是去給梁王世子做妾,可這梁王世子我也曾見過,長得一表人才, 為人進退得宜, 並非是那等仗勢欺人兇狠跋扈的權貴,你也不必太過憂慮了。」


  紀行龍或許腦子不是最靈活,可他心裡敏感,一個眼神一抹笑容乃至說話語氣稍變,都可能觸動他那顆因為脆弱不堪而變得敏感無比的心靈。


  聽出李展想儘快將話題岔開的意圖,他冷笑一聲, 道:「你不必顧左右而言他, 你是他的心腹, 而我不過是他為著利用我姐姐不得不養的廢物罷了, 我還能去他面前給你穿小鞋不成?若怕言多有失,今後我不再與你說一句話便是!」說著起身便走。


  情況如此急轉直下讓李展瞠目結舌, 回過神之後,他忙起身扯住紀行龍的袖子,分辨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紀行龍也不跟他多說, 甩開袖子繼續往門外走。


  「我知道你不會跟著紀姑娘去夔州的, 我……我手底下有一幫安公公為自己養的探子, 我是在中間負責傳話的。到時候,我或許可以假借他的名義,讓下面那幫人幫忙看著點你姐姐。」李展口乾舌燥道。


  紀行龍回過身來,看樣子也有些發愣。


  「你……為何要對我這樣好?」紀行龍原本只是將李展當成同病相憐的朋友看待,畢竟他們都失去了家人,又都為長安所救,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互相幫助彼此友好圖的不過是個心理慰藉。可李展此舉卻是大大超過了這個範疇,假借長安的名義讓長安的探子幫忙看著他姐姐,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稱得上是一種背叛了吧?

  為何要對你這樣好?因為我喜歡你啊。


  李展倒是想這樣說,可是他不敢,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斷袖的事實,就算是以前他爹還是司隸校尉時,他也曾因為這一點被出身差不多的同伴嫌棄和鄙視過。


  「都說同富貴易,共患難難,咱們好歹也是共患難過來的,互相照應不是應該的嗎?」李展努力找著借口。


  紀行龍低頭不語。


  李展復又坐下,道:「過來把粥吃了再回去吧,浪費了可惜。」


  出了這麼個插曲,紀行龍第二日便沒有回求是書院。


  紀晴桐見弟弟沒走,只當他可能想通了,心下略覺安慰。趁著謝夫人沒來,她捧著一個小匣子坐轎子去糧鋪找薛紅葯。


  薛紅葯如今白天在糧鋪里忙活,晚上回去還要指點新到院里的一幫女孩子唱曲兒,很是忙碌,已是好久沒得空去見紀晴桐了,如今見紀晴桐找到糧鋪,忙把人帶去了後頭夥計休息的房間。


  「紀姐姐,天兒這麼冷你怎的突然跑過來了?可是有事?」薛紅葯一邊張羅著給她倒茶一邊問。


  紀晴桐笑著拉她坐下,道:「薛妹妹,先別忙活了,我說兩句話就走。」


  「哦。」薛紅葯趕緊捧了杯熱茶放在她手邊,然後在她一旁坐了下來。


  紀晴桐方才進來時已看到鋪子里正忙,所以也沒耽擱時間,開口便道:「我要出閣了,府里最近人來人往的很是忙亂,我想托你替我保管此物,待我歸寧時再還我可好?」她將手裡的小匣子遞給薛紅葯。


  薛紅葯一臉懵地接過,見這匣子紫檀質地,雕刻精美,像是裝首飾的,拿在手裡倒也不算重。她看了這匣子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方才紀晴桐說了什麼。


  「出閣?怎的這樣突然?嫁的什麼人家?是盛京人氏嗎?」薛紅葯問。


  紀晴桐溫婉地搖頭,平靜道:「是去給梁王世子做妾,要隨他去夔州的。」


  薛紅葯徹底驚住了。


  她和紀晴桐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她完全無法想象如紀晴桐這樣的女子會心甘情願地去給旁人做妾,更何況,她心裡不是還裝著長安呢么?


  可她為何又表現得這般平靜?


  不對,正是這平靜不對。


  若紀晴桐真是看上那梁王世子的品貌或者權勢而去做妾,那她說此話時多少會帶些羞赧抑或羞愧的神情,斷不會表現得這般平靜。


  能讓她如此平靜地做出這個決定的,唯有一人。


  「是安公公讓你去的?」薛紅葯問這話的時候,眼神是糾結而矛盾的。


  紀晴桐看著她這糾結的模樣,心下反而倒生出幾分寬慰。


  若換做以前,薛紅葯定然會對自己這個推測深信不疑進而對長安深惡痛絕,可她此刻居然矛盾糾結了,那也就意味著,她對長安的人品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信任,所以她會懷疑,卻不會自以為是地直接認定。


  或許這對旁人來說不算什麼,但紀晴桐知道,對薛紅葯來說,能讓她如此糾結的人,至少於她而言已經不是個無關痛癢的人了。


  「不是,是我自願的。張公子他人挺好的,值得託付終身。」


  「可是妾……」


  「我並不隨他回王府,並不會有主母來管我。」紀晴桐居然還笑了笑,「他答應我這一點,我才同意的。」


  薛紅葯娥眉微蹙,道:「紀姐姐,說實話,我不太能理解你的決定。」


  紀晴桐低眉,道:「你不能理解,是因為你還不曾遇到那樣一個人。」


  薛紅葯暗道:若這世上真有哪個男人能讓我心甘情願去給他當妾,我寧願一輩子都遇不上這個人。


  紀晴桐交代了薛紅葯這一件事就離開了。


  薛紅葯站在糧鋪門前目送她,這時一名夥計突然靠過來對她道:「掌柜的,那邊那個賣紅薯的好像有些不對勁。」


  薛紅葯順著他的目光扭頭一瞧,見不遠處的衚衕口有個穿著破棉襖的男子正一邊守著個烤紅薯的大鐵桶一邊袖著雙手跺腳,不時朝糧鋪這邊張望一眼。


  「有何不對勁?」薛紅葯問。


  那夥計道:「這廝是四天前忽然出現在這兒的,我觀察他四天了,這四天就沒見他吆喝過一嗓子。這做生意的誰不吆喝啊?他非但不吆喝,一雙賊眼珠子還老往咱們糧鋪這邊瞟,我看他就是沒安好心。掌柜的,咱們可得提防著點兒。」


  薛紅葯點頭:「雖說咱們糧鋪一直是正正經經做生意的,可也禁不住有人故意搗亂。既被人盯上了,那你們就都打起精神來好好做事,別被人乘隙鑽了空子。待到過年時我給大伙兒發紅串子。」紅串子就是用紅繩串起來的錢串子,一般是家中長輩發給晚輩做壓歲錢的,但店鋪的掌柜也可給表現好的夥計發,算是一種獎勵。


  夥計高興起來,一溜煙地將她的話傳下去了。


  薛紅葯又目含憂慮地往紀晴桐離去方向投去一眼,這才轉身回了鋪子。


  據說考究些的人家嫁妝是從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準備的,不怎麼考究的人家至少也得從女兒及笄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總而言之準備嫁妝就是一件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但張君柏急著在年前趕回夔州去,長安自然也不能在準備嫁妝一事上浪費太多時間。好在她建府雖才半年,給她送禮的人卻不少,她本著權宦本色,對於送禮的人是來者不拒,而至於給不給送禮之人辦事,卻要看她的心情,為此也結了不少仇家。


  對此長安毫不在意,這收受賄賂的和行賄的那就是一丘之貉,誰也不比誰高尚。不要說是在這封建社會,就算在她原來那個世界也是一樣,一切都憑實力和關係說話。你有實力有關係,就算你壞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憤,旁人該忍還是得忍你。你若沒實力沒關係,就算你好得十全十美功德無量,旁人該踩還不是一樣踩你?

  把這些想走捷徑的貪官污吏送來的財帛物件規整規整,缺的花了銀子,也很快就補全了,最後張君柏送來的聘禮,長安一文沒拿,全給紀晴桐當做嫁妝陪嫁過去。本來長安是想嫁妝準備得越多越好,如此顯得有面子。結果謝夫人勸她準備一百二十八抬就可以了。因為六十四抬為一整抬,一百二十八抬就兩整抬了,不少中階官員嫁嫡女不過也是這個數。且一般這些嫁妝裡面會有桌椅板凳,床櫃箱籠之類的傢具物什,考慮到紀姑娘是遠嫁,這些東西長途運輸一是費事,二也不合算,所以謝夫人全都剔除在嫁妝之外,用金銀器皿綾羅綢緞替代之。這麼一算,這份嫁妝已是十分豐厚了。


  長安想了想,如今南方又是洪災又是起義的,朝廷尚缺錢缺得緊,自己也的確不易張揚。雖然她知道紀晴桐此去身負重任,所以不願她在物質上受委屈,可旁人不知啊。這麼一想,長安就拍了板,一百二十八抬就一百二十八抬吧。


  出嫁的前一天,長安難得的在傍晚時分就回了府,吃過晚飯後,送了一疊銀票去紀晴桐房裡。


  「安哥哥,你這是做什麼?我用不著,真的用不著。」紀晴桐被那厚厚一沓千兩面值的銀票給嚇著了,連連推辭。


  「拿著,聽安哥哥的話,銀子再多也不嫌多,因為關鍵時刻,它能買命!」長安將銀票硬塞到紀晴桐手裡,「你收下,就當買我安心。」


  紀晴桐僵著手看著長安。


  長安眯眼:「你該不是抱著赴死的決心去的吧,覺著這銀子若是給你帶去,就白白便宜旁人了?」


  紀晴桐忙搖頭:「不是。」


  「不是你就拿著。」長安道。


  「可是……可是太多了。」紀晴桐道。


  「我說過的,你此去,我必不會叫你在生活上仰人鼻息。銀子再多,沒有進項,也總有花完的一天,所以鋪子,田莊這些都是要置辦的。可是因為你嫁的遠,我沒辦法給你提前置辦好,所以就需要你自己去了那邊看情況再做決定。我已經跟張君柏打過招呼了,屆時他會派人來幫你處理這些事的。用你自己帶去的銀子,你才能在他面前真正做到自食其力。」長安勸她。


  「可若是我失敗了……」紀晴桐原意是去為長安做事來報答他一番相救相護之恩的,沒想到長安為了她去了不受罪,竟又投入這麼多銀子和嫁妝,這讓她心中壓力陡然增大。


  「保住性命活著回來,就是你彌補失敗的唯一方法。你要知道,如果你折在那裡,會比你失敗了的消息更讓我難受,難受千倍萬倍。」若紀晴桐是從大局出發自願為削藩這項事業而獻身,長安不會顧慮這麼多,身處政治漩渦的她同情心還沒有那麼泛濫。可是她知道她肯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她,如果她死在那裡,那就是為她而死的,這個結果,她不願承受,也承受不來。


  紀晴桐低下頭去,良久,方攥著那疊銀票輕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丫鬟僕婦了,你可想好了帶誰與你同去?」長安見她收了銀票,這才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神態放鬆。


  「安哥哥,我準備一個都不帶。」紀晴桐道。


  「嗯?為何?」


  「一是因為張君柏說了,安置我的地方是他軍營之側的一個山村,既是山村,想必生活簡樸,沒必要帶上許多丫鬟僕婦。二么,我覺著我有安哥哥你這麼一位義兄,他心裡多少還是會提防我的,那我索性一個丫鬟僕婦也不帶,若有需要,由他給我安排,或者到了那邊之後再另行採買。反正我一個妾室,沒有丫鬟陪嫁也是正常。如此,他知我無法通過下人與你暗中聯繫,應該會信我一些吧。」


  長安沒想到紀晴桐已然自己領悟了她此行最艱難的一環,那就是——孤軍深入,完全斷絕與這邊的聯繫。


  張君柏不是劉光初趙合之類沒見過世面的貨色,隨便哄哄就入彀。那是個絕對成熟的,有著自己一套處世原則、且又不乏世故的男人,唯有做到這一點,方能初步取得他的信任,這是毫無疑問的。


  「若是如此,你會不會怕?」長安問她。


  紀晴桐搖頭:「就目前看來,他雖有城府,卻不是窮凶極惡蠻不講理的人。和他相處,我想必須掌握一個度。不能太冷漠,太冷漠會折損他的傲氣,讓他失去繼續靠近的興趣,但也不能太殷勤,太殷勤會引發他的疑心,讓他覺得我別有所圖。只要我言行在這個度中,他就算不會全然信任愛重我,想必也不會為難我。畢竟他表妹還在安哥哥你手裡,不是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