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女宦> 521.初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21.初見

  這一場秋雨, 從八月下旬一直下到九月上旬才停了下來。


  二十天時間, 南市的刑場里砍了兩千多人頭, 因丞相謀反一事所掀起的風浪洇著血色漸漸平息。


  宣政殿眾臣吵吵了大半個月後, 終於確定了設立左右相來替代原來的丞相, 按資歷排, 左相是王咎,右相是原來的太中大夫姚沖。


  宮裡一切如舊。


  近一個月來長樂宮死了一名宮女, 死因是失足溺水,廣膳房死了兩名宮女,一名死於暴病,另一名居然是吃地瓜被噎死的。不過宮裡人多,就像住著幾萬人的小區,死個兩三個人根本引不起任何人的重視。


  而周信芳居然真的徵得了慕容瑛的同意, 再加上慕容泓順水推舟,順利地將端王接去昭仁宮暫住。


  再有就是, 長安指使萍兒行刺端王的嫌疑被洗清了。皇后出事後,長秋宮所有的宮女太監都被抓起來一一審訊, 其中有一名太監招供,曾看到萍兒與皇后的貼身侍女秀樾私下見面, 行刺之舉, 疑是受皇后指使。


  長安對此無動於衷。既然當初能栽贓陷害, 如今自然也能作偽澄清, 詔獄審案就這麼回事。


  她現在致力於兩件事, 一是繼續加大對整個盛京各個角落的監察力度, 試圖挖出羅泰背後那方神秘勢力。二是關注橫龍江沿岸各方勢力對朝廷治水一事的配合情況。她與鍾羨一直有信件往來,從鍾羨口中得知今年夏季南方多降雨,橫龍江水位一直居高不下,若再遇秋汛,很可能會大規模決堤。若真的爆發洪災,沒有當地士紳的支持與配合,鍾羨那一千四百人能做什麼?

  孔組織轉交到她手中不過數月,但因為她大膽犀利的行事作風與之前荀老穩紮穩打的處事原則完全不同,以至於孔組織的規模在這短短几個月中擴張了近五分之一,並隱隱進入人們的視線。


  與之相對的是各種消息如雪片般從各地傳遞過來,長安招募了一批通過考察的讀書人進內衛司就職,來對這些瑣碎消息進行分類和整理,最後匯總到她那裡。內衛司上下每天全速運轉,她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回到甘露殿都是廢喵狀態。


  但即便如此辛苦,她也從未想過要撂挑子不幹。她不希望慕容泓成為一個靠殺戮來威懾天下的君主,為此她情願將自己和整個內衛司擋到他前面去,做他震懾官民的一件工具,為他吸引來自方方面面的恐懼與怨恨,替他解決原本要靠殺戮才能解決的事情。


  她不知道應該怎樣去愛一個封建帝王,替他分擔一些壓力,為他解決一些麻煩,是她目前所能想到的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


  進入九月中旬,有些藩地為皇帝賀壽的隊伍已然抵達盛京。藩王無詔不得擅離封地,他們的子孫在與人來往時也需分外謹慎,稍有不檢就會被扣個勾結串聯的罪名。所以此番進京賀壽實乃各方勢力光明正大聯絡感情的大好機會,這些人提前兩個月入京,目的正在於此。


  這日,天高雲淡秋色宜人。


  城西的紫薇大街上,兩名錦衣公子正在漫步閑逛,後頭綴著一溜隨從與侍衛,打眼一看就知來頭不小。


  「堂兄,你有好些年不曾來過盛京了吧?」張元翊緊跟著走在前頭的那位看模樣有三十上下的青年,態度殷勤熱絡。


  「是有好些年了,那時候曾祖父還在,你也還是個十三四歲的毛頭小子。」張君柏神情堅毅語氣卻溫和。他父親張其禮雖是世家子弟卻從小尚武,他受他父親影響,自幼文武兼修,生得身材高大相貌俊朗,下巴上還有一條尋常人不多見的美人溝。


  張元翊道:「是呀,一晃都十年了。」


  「瞧這紫薇大街上的景緻倒是與那時相差無幾,真真應了那句物是人非。」張君柏目光一轉,看向斜對面的一座兩層小樓,「半日齋,這是間什麼鋪子?」


  「這是間書樓,大約取意『偷得浮生半日閑』,故取了這麼個名字。」張元翊道。


  「書樓?紫薇大街乃是盛京數一數二的街市,鋪面租金這麼高,一間書樓開在此處,能回本么?」聽說是書樓,張君柏被勾起了一絲興緻。


  張元翊面露不屑:「這書樓的主人背後靠山大著呢,哪裡會在乎這點子租金?」


  「哦?看你的模樣倒似與此人素有嫌隙,不知是何方神聖?」張君柏問。


  「說出來堂兄你肯定也曾聽說過,就是那個太監,包庇了殺害郭興良的兇手還差點把武定侯府拖下水的內衛司指揮使長安。」張元翊皺著眉頭,彷彿提到這個名字都嫌臟嘴一般。


  張君柏笑,道:「這人的大名確實如雷貫耳,聽說如今這內衛司勢頭正勁,你在外頭還是要注意言行,小心授人以柄。」


  張元翊心中不以為然,但他對自己這個身為梁王世子的堂兄還是有幾分信服的,也就沒駁他的面子,只胡亂點了點頭。


  張君柏看了看數丈之遙的半日齋,提議:「走,去看看。」


  兩人遂去了半日齋。


  辰末,紀晴桐坐轎來到半日齋門前。


  「小姐,你看。」隨轎的丫鬟採風過來扶紀晴桐下了轎,嘴朝自家書樓門前一努。


  紀晴桐抬眸看了看分立樓門兩側的隨從和侍衛,低聲道:「許是來了貴客,別多話,我們自進去我們的。」


  採風點頭,接過紀晴桐手裡捧著的幾幅畫,向樓中走去。


  這半日齋也開了有幾個月了,期間也不是沒來過京中的貴人,但這等陣仗的還真是頭一次見,採風心中猜測著樓中貴客的身份,難免就被分去了一些注意力,進門時不慎與人撞了正著,手中畫卷散了一地。


  「哎,你這人怎麼回事,走路不長眼睛啊?」被她撞到的人也跌落了懷中捧著的書冊,不滿地叫嚷起來。


  「青鋒,撞了人還不趕緊向人賠禮,兀自啰唣什麼?」他身後傳來一道不怒自威的男子聲音,名曰青鋒的侍從瞬間便低了氣焰,向採風拱手道:「抱歉,方才是我沒看路,衝撞了你。」


  採風不好意思起來,結結巴巴道:「我、我也沒看路,你不必道歉的。」


  青鋒見眼前眉清目秀的小丫鬟羞慚得漲紅了一張俏臉,心中怨氣全消,蹲下身去撿自家主人剛買的書。


  採風也趕緊撿畫。


  張君柏走到書齋門口,因青鋒和採風蹲著,他一抬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外的紀晴桐。


  雲鬢花顏的嬌美少女如一朵空谷幽蘭般安靜嫻雅地站在九月金子一樣的陽光下,螓首微垂,睜著一雙澄透如秋水的眸子看著丫鬟在那兒拾畫,粉白的臉頰透著初春玉蘭花似的嬌嫩,襯得其上一點紅唇嬌如蕊心惹人愛憐。


  張君柏甫一出現,紀晴桐就感覺到了那種熟悉的恐懼感,那種,猶如被猛獸盯上的恐懼感。在她的記憶中,當初的劉光裕,還有彭繼善,出現在她面前時,都帶給她這種令人膽顫的恐懼感。


  但是如今,她已不是當初那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她有義兄,一想到長安,她立時便從恐懼中掙脫出來,忍著心中微微的不適努力做出氣定神閑的模樣。


  「姑娘,是來售畫的?」張君柏這一句,問的是紀晴桐。


  他其實甚少主動與女子搭訕,身為梁王世子,在夔州地界那就是太子一樣的存在,他的身邊從來都不缺美女。但或許是受他母親的影響,他自懂事起就偏好有才學的女子。可惜這世道對女子學識的要求大多僅限於識的字能理家夠交際就行,士族小姐大家閨秀皆是如此,在書畫詩詞上的修為往往還不如青樓女子。然而青樓女子學那些個琴棋書畫又是為了獻媚於男子,失了本心的才學,自然也就失了該有的味道。


  但眼前這名女子不同。


  她很端莊,落落大方,看起來像是大家閨秀,氣質嫻雅清貴不同流俗,張君柏甚至還未聽她開口說過話,便確定這個女子讀過書,讀過很多書。


  門前能被稱作姑娘的,除了紀晴桐就只有採風,但採風一看就是個丫鬟,且此刻正蹲在地上拾畫,那男子不大可能與她說話,所以紀晴桐確定對方問的是自己。


  但她並不准備作答,雖然這樣有些失禮,但他貿然與初次見面的女子搭訕本來也於禮不合,況且她雖有底氣,卻也不想因為自己給長安多招麻煩。


  她佯裝沒聽見,倒是採風拾完了畫站起身,問張君柏:「公子是問這些畫嗎?這些畫是我家小姐畫的,我家小姐不是來售畫的,她是這半日齋的主人。」


  紀晴桐:「……」採風這丫頭什麼都好,就是太老實,對人沒有防備心,一下就把她的老底給泄乾淨了。


  「原來如此,我等堵門至今,實是失禮了,姑娘請。」張君柏讓開一邊,請紀晴桐先進門。


  紀晴桐不想與他多做糾纏,也就沒有推辭,禮節性地向他欠了欠身算作感謝,然後就與採風快步經過他身前進到樓中。


  張元翊在後頭看著這一幕,原本就疑心自家一向眼高至頂的堂兄是不是看上了這姑娘,眼見原本打算離開的張君柏在書齋主人進門后居然又迴轉樓中,這份疑心便直接化作了肯定。


  「姑娘帶來的這些畫賣么?」張君柏問。


  紀晴桐見他原本明明要出去了,眼下卻又跟著自己進來,心中本就有些緊張,聽他問畫的事情,唯恐採風又多嘴,轉身道:「不賣。」


  張君柏:「……」這姑娘似乎對他十分戒備,不知為何?


  「你這兒開的是書樓,畫不打算賣,你帶過來做什麼?」張元翊在一旁嗆聲道。


  紀晴桐看他一眼,平靜道:「裝飾。」


  張元翊被堵了一下,轉過臉對張君柏道:「堂兄,我知你愛畫成痴,但人家這幾幅又不賣,我們與其在這兒浪費時間,不如去別處看看。」


  張君柏見紀晴桐言行間似乎十分不待見他,知道留下也沒有意義了,遂借著張元翊為他搭好的台階下了台,告辭離開。


  見他並未糾纏,紀晴桐鬆了口氣,暗自決定接下來幾日都不來半日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