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女宦> 479.過度過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9.過度過度

  「周爺,你還記得雜家吶, 雜家還以為你貴人事忙, 早不記得雜家長得是圓是扁了。」前院偏廳, 長安坐在主座上, 翹著二郎腿端著茶盞,瞟著周光松幽幽道。


  「嗨,瞧安公公這話說的, 我就算忘了自己姓什麼, 也不能忘了安公公您啊。」周光松說著站起身來, 將腰帶一扯袍子一解,撩起裡頭的褻衣對長安道「實不相瞞, 安公公您遇刺那會兒, 在下也遭了埋伏,若不是小時候練過兩手拳腳功夫,這輩子還真不能再來見您了。」


  長安瞥了眼他腰側那條新疤, 眯了眯眼, 問:「與我交代你的差事有關?」


  周光松一邊整理衣服一邊道:「應該是的。原來我只知道這個寶豐錢莊後面的水深,沒想到會有這麼深。為了弄這點資料, 搭進去我好幾個手下的命不說,連我自己都差點交代了。」他將桌上那隻不算太厚的信封交給長安。


  長安抽出裡面的資料看了幾眼, 隨手放在一旁, 對周光松道:「辛苦了, 明日早些來此, 我帶你同去內衛司。你手下若有得用的, 也可以帶幾個同來,去內衛司補了職缺,一同去戶曹入個冊就行了。恰我這裡有個外地的差事,就交由你去辦吧,正好也避避風頭。」


  周光松先謝過了長安,又問:「不知是何處的差事?」


  長安笑了笑,道:「好地方,夔州。」


  送走了周光松,長安回到後院,拿著那疊資料側倚在榻上沉思。


  本指著周光松能從寶豐錢莊裡面扯幾個新面孔出來,想不到他扯出來的最有分量的人居然是金福山,丞相趙樞的管家。


  根據這些資料顯示,金福山每個月都要往寶豐錢莊存入大量現銀,卻從來沒有用銀票去兌過銀子。錢莊給的利錢才有多少,有這麼多現銀用來做什麼生意都比存在錢莊掙錢,所以他這般做法明顯是不合理的。除非銀子存進去,就是為了讓別人去兌的。


  難道羅泰那伙勢力,竟然是丞相那邊的?不可能啊,且不說別的,羅泰既然都能找到從益州逃回的她,又怎會讓孟槐序有機會逃回益州去呢?


  長安將這疑問存在心中,第二日還是帶周光松及他的幾個手下去了內衛司,給了周光松一個指揮僉事的官職,就相當於內衛司的二把手了。原來是三把手來著,但誰叫長安現在降級了只是副指揮使了呢。


  袁冬知道這事之後,面上不顯,但看著很是意志消沉了幾日。長安也未開解他,她對袁冬和周光松的期望不一樣,若是袁冬連這關都過不了,那也難堪大用。


  將周光松打發到夔州去考察地方官之後,長安陪著紀晴桐在盛京最繁華的地段——城西紫薇大街賃下了一間鋪面。


  紀晴桐原本是想掙些銀子貼補家用的,可一看這鋪子租金都抵得一般店鋪一年的盈利了,心中頓時又打起了退堂鼓,唯恐自己瞎忙一場到頭來還害長安賠了本錢。


  長安寬慰她:「既然是書畫鋪子,自然不能開到鬧市去,鬧騰騰的誰有心思讀書賞畫啊?魚龍混雜之地也不好,我家桐兒生得這般貌美,豈不天天被那些登徒浪子堵著門看?此處來往的都是京中有頭臉有地位的人,一般人不敢來此胡鬧。且離昇平街也近,萬一有個什麼突髮狀況,你派人去叫松果兒來幫忙也便利。就此處吧,我看著再好沒有了。」


  紀晴桐被她一句「我家桐兒生得這般貌美」給說紅了臉,可還是忍不住低聲道:「若是賠了怎麼辦?」


  「浮生長恨歡愉少,肯愛千金輕一笑。我這花的還不到千金呢,若能換佳人一笑,不值得嗎?」長安笑問紀晴桐。


  紀晴桐抬頭看她。


  長安兗州之行傷了底子,回來后還沒好透又受傷,心思又重,這身子虧得一時之間便是仙藥也找補不回來了。所以她雖覺著自己精神還不錯,但面色到底還是稍顯蒼白了些。這般帶著羸弱病態還不正經的少年,實在是與紀晴桐以往從爹娘口中了解到的好男子的形象相去甚遠。可是她打心裡抗拒不了他,在她眼中,他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有著別的男子難以企及的風度與神采。自見了他,她的眼裡便再容不下旁人了。


  長安知道自己就是這個嘴賤愛撩撥人的毛病改不了,見自己開個玩笑倒又引得紀晴桐目露愛意,遂清了清嗓子,說帶她去找個書畫鋪子看看人家是怎麼布置的。


  借著給紀晴桐置辦書畫鋪子的機會,長安在安府里也給自己辟了個書房出來,裝模作樣地把偌大的書架裝填得滿滿當當,然後便傳訊息讓孔組織裡面直接受荀老領導的那三名重要人物去新宅與她見面。


  到了見面這日,長安來到新宅,發現三個人只到了兩個。


  來的這兩個一男一女,男的叫從樂君,三十多歲,身份是個香料商人。女的名叫鞠芳玲,四十多歲,是一名女大夫,在盛京下面的合川縣經營一間藥鋪。據說醫術頗為高明,盛京很多夫人小姐得了那不便讓男大夫相看的毛病,都慕名去合川縣找她來治。


  從樂君和鞠芳玲乍看到長安,也很是吃了一驚。荀老出事之後,他們得到上頭的命令,讓他們蟄伏不動,靜候新峰主(因荀老生前住在五平峰,所以手下都尊稱他為峰主)與他們聯繫。後來得知他們的新峰主是陛下身邊一個得寵的太監,他們也曾心生過不滿,畢竟荀老是先帝的謀士,與陛下的關係可算是亦師亦友,身份是極貴重的。但是太監……總感覺越得寵越不是什麼好東西。


  如今兩人見到了長安的真人,那原本就帶著不滿的心,可說是徹底冷了。竟然是這樣年輕的一個人,看上去才只有十多歲,長得也是不男不女一副陰柔相,活脫脫一個靠色相上位的孌童模樣。


  這樣一個太監,能有什麼眼界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可憐荀老從先帝在世時就開始籌備組建的孔組織,十年積攢下來的人脈和基業,居然被新帝當做了一件討好內寵的工具,就這般隨隨便便交付了出去。


  長安人精一般,這兩人又幾乎是將全部的身家前途都押在了孔組織上,極度的失望之下情緒自然就掩飾得不那麼完美,所以在照面的瞬間就被長安覺察了出來。


  她只做未覺,互相做過介紹后,三人落座。長安一肘撐在椅子扶手上,向兩人那邊半斜著身子,面色溫和地問:「二位今日過來,沒遇著什麼麻煩吧?」


  她原本看上去就年少羸弱,再做出這副老友相見般隨意自然的模樣,落在旁人眼裡委實是毫無架子。


  不滿雖不滿,但從樂君和鞠芳玲也都不是十八九歲的毛頭小子了,知道審時度勢。從樂君當即便態度周正恭敬道:「來時恰逢官府摸查附近街市上的妓館賭坊,在我們之後整條街市及附近的巷子都戒嚴了,是故沒遇著什麼麻煩。」說到此處他微微一頓,既然附近的街市和巷子都戒嚴了,那長安是怎麼過來的?且正好在他和鞠芳玲路過之後就開始戒嚴,可說是很好地解決了他倆被人跟蹤尾隨之憂,竟有這般巧合的事?


  鞠芳玲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兩人不由對視一眼。


  長安卻沒在這件事上投入什麼注意力,只道:「沒事便好。原本不該讓二位冒險來此見我,但我與荀老身份不同,我在明,他在暗,所以有些事他能做得的我卻做不得,這以後又是要一同共事的,總不能連一面都不見,所以只得委屈二位了。」


  從樂君與鞠芳玲見他不似想象中那般仗勢凌人不知輕重,心中略微好受了些,也就客套了幾句。


  這番寒暄過後,長安便切入了正題,面色沉鬱道:「荀老的過世,對陛下打擊很大。無奈之下讓我來做各位的聯絡人,並不是因為我有能力取代荀老的位置。荀老德高望重,對先帝與陛下忠心耿耿,他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而由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各位,自然也是如此。陛下之所以將這個重任交付於我,是因為我是個內侍,不管是陛下要傳達什麼指令還是要向陛下做什麼彙報,都要比找旁人更方便些。最關鍵的是,我與各位一樣,不管面臨何種境況都不會背叛陛下。唯一不足恐怕就要算我年紀尚輕經驗不足了,以後還望兩位多多指教。」


  寥寥幾句恭維自謙之語,甚至都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卻在滿足了從樂君與鞠芳玲虛榮心的同時,又給他們造成了一種他們現在其實是受陛下領導,而長安只是個傳話的中間人的錯覺。方才乍見長安的不滿,不知不覺便散了個乾淨。長安客氣,他們自然也得接著,說了幾句「不敢」。


  「荀老不在了,但我們該做的事還是要繼續做下去。眼下除了逆首那邊之外,最令陛下頭疼的有兩件事。第一,想必不用我說你們也知曉,鹽荒。第二,就是橫龍江。夏汛還未開始,橫龍江的水位已經到警戒線上了,若是今年夏季多雨,泛濫恐怕是勢在難免。洪災若是爆發在夏季,必然會引起瘟疫。鞠大夫,為防患未然,請你回去立刻開始大量囤積能防治瘟疫的藥材,另外,橫龍江沿岸各州各縣有哪些豪紳富戶,我要一份詳細的名單。」長安對鞠芳玲道。


  鞠芳玲一時之間還不太習慣被一個能當自己兒子的少年吩咐,下意識地問:「既然陛下有這方面的顧慮,藥材何不由朝廷直接下令囤積,如此豈不是更名正言順事半功倍么?」


  長安道:「藥材朝廷自然也是會準備的,但是不管什麼東西,只要經手的人多了,到最後還是不是原來的那東西,就說不好了。茲事體大,還是做兩手準備比較穩妥,你也無需將所有藥材都備齊,只囤最要緊的那幾味便可。」


  鞠芳玲被她不輕不重的說教了一下,面上帶了絲赧色,應下了。


  長安又問從樂君:「從掌柜,你做香料生意,該是經常去沿海一帶吧?」


  從樂君旁觀了她與鞠芳玲的初次交鋒,心知不能小覷這個小太監,少不得集中精神來作答:「是,海外的香料與我們大龑的不大相同,在大龑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市場。」


  「沿海那幾個州,你最常去哪裡進貨?」


  「福州,福州的海上貿易比之其他幾個州要繁榮許多。」


  「哦?那你可知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差異?」長安問。


  「福州的十三王子陳若霖乃是福王的夷人姬妾所生,生就一副夷人的相貌,且通蠻夷語言,福州那邊的海上貿易,大部分是他在負責。福州以前其實與潮州雲州一般,都有海匪滋擾之憂,是這個陳若霖在海上設下陷阱,將當時在福州轄下海面劫掠貨船的海匪一網打盡,聽說為了設這個陷阱,陳若霖前前後後搭進去十數船金貴貨物。這招頗為見效,有了前車之鑒,倖存的海匪再不敢在福州附近打劫,唯恐再中圈套。因此福州的海治比其它幾州都好,這大約是福州海貿特別繁榮的原因之一吧。」從樂君道。


  長安略略皺眉:怎麼又是這個陳若霖?這個人的名字最近在她耳邊出現的頻率委實是太高了些。


  「既然如此,正好最近我得到消息,造成我大龑鹽荒的根本原因就出在福州。接下來,就請從掌柜將主要精力都放在福州,務必查出到底是誰在背後操縱這一切。」深思過一回,長安對從樂君道。


  從樂君點頭應了,問:「以後我們怎樣聯絡?」


  長安遞給兩人一人一隻大紙包,方方正正的,看著像是包的書。


  「關於聯絡地點、方式,消息的記載和傳遞方式我都寫在裡面了,你倆回去后可好生記下。」骨節分明的長指在剩下的那隻紙包上點了點,她問:「衛崇今日沒來,你們知道原因嗎?」


  從樂君道:「他是鏢師,行蹤一向不定,就是荀老在時,也不是每回召見都必來的。」


  「那我怎樣才可以見到他?」長安顯然對這樣隨性的屬下感到有些棘手。


  從樂君與鞠芳玲面面相覷,齊齊搖頭:「這我們還真不知道。」


  長安撓頭,道:「那再說吧。對了,從掌柜,你去福州走旱路還是水路?哪條路經過青州?」


  從樂君:「旱路水路都要經過青州。」


  「那太好了,你幫我帶一封信給一個人。」長安笑眯眯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