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

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是碾壓式的力量!

  趙煦也隱隱有點明白了,所以他也要防著一手張正書。不過現在看起來,張正書好似沒啥野心,趙煦也沒看得這麼緊罷了。但是,在李縣那裡,是長期有皇城司親事官駐守的,這幾乎是壞了宋太宗傳下的祖訓。張正書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不過張正書也明白,他展示出來的東西太過厲害了,甚至是超越這個時代的,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日後科技絕對要很強大。


  換做張正書自己是皇帝,有這麼一個人才,或者說是半步瘋子,能不擔憂嗎?一樣的,張正書也會派人把他看起來,當然不會扼殺他,反而會好吃好喝供著,讓他為國家服務。想明白了這一點,張正書也沒啥怨言了。


  看似不著痕迹地籠絡了一番張正書,趙煦才說到戲肉上:「若新城築成,禁軍改制有效,你想要甚麼賞賜?」


  張正書苦笑道:「官家,你也是知道我的,我最想要的賞賜,就是一身輕鬆,不批這身官袍了。」


  「那不可能!」


  趙煦一擺手說道,「你換一個,朕怎麼都滿足你。」


  「那我想開多幾個圖書館……」張正書小心翼翼地說道,這種挖大宋根基的事,他也不知道趙煦會有什麼反應。要知道,一旦數學、物理、化學、經濟、哲學等學科大行其道后,儒家還有市場嗎?儒家沒了市場,你叫那些朝中文官怎麼想,讓天底下數百萬讀書人怎麼辦?

  「此事……」趙煦也為難啊,他是皇帝,自然是想大宋好的。目前看來,張正書胸中的「西洋之學」確實有獨到之處,可也很危險,因為這「西洋之學」和儒家格格不入。特別是那「邏輯學」,簡直是儒家的死穴。為啥?因為儒家不講邏輯,它只講綱常倫理,講仁義禮智信,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它的出發點和邏輯學根本不一樣。邏輯學是基於事實出發,然後到抽象邏輯,最後是兩者的統一辯證,這也是儒家最為薄弱的環節。


  並不是說儒家沒有辯論高手,而是儒家辯論起來,根本不管事實如何。這也是為什麼儒家在先秦的時候,根本比不過墨家的緣故——墨家是中國邏輯學的鼻祖,儒家碰到了死對頭,還能好到哪裡去?!


  一方面是儒家,一方面是可以讓大宋迅速增強國力的「西洋之學」,趙煦的為難就在這裡了。


  「也罷,只是你不得大張旗鼓招攬讀書人!」


  趙煦給張正書規劃了範圍,以防止學術起了衝突。


  張正書卻笑了,他知道有了這個默許,科學就有生根發芽的土壤了。


  人都是趨利的,當科舉當官這條路行不通之後,就會把目光投向科學,投向技術層面。事實也是這般,在正史上的北宋末年、明朝末年,甚至清末,都出現了這個規律,也是為什麼說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緣故。這資本向來都是如此,哪裡掙錢快,哪裡掙錢多,它們就跑去哪裡,亘古不變。


  只要有利可圖,這科學就有機會繼續發展,哪怕儒家一直打壓,都是如此的。有些東西,只要渡過了幼苗期,就再也不怕打壓了。因為真理就擺在那,輪不到你不相信啊!


  趙煦也覺得心中不太踏實,他許了這個承諾之後,也沒有落在筆下。


  皇帝都是這樣的,雖說「金口玉言」不能收回,可皇帝耍起無賴來,可比一般人厲害多了。張正書自然也知道這種事,皇帝為了江山社稷,自食其言算得了什麼?!


  又和趙煦扯皮了幾句,張正書才出了皇宮。


  出了皇宮后,張正書思忖著這天色還早,就回了一趟京華報社。這可太驚喜了,特別是鄭月娥這個小妮子,激動得像見了偶像的小女生一樣。張正書也有點感慨,多好的女子啊!可惜的是,他不能誤了人家。這不,好幾次託人說媒,鄭月娥都婉拒了,說還想陪爹爹幾年。張正書哪裡不知道,這是借口罷了。


  就好像英雄救美一樣,如果英雄長得俊,那美女會說:「多謝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要是英雄長得丑,那美女就會說:「多謝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來是做牛做馬報答恩情。」看看,這還是得看臉。


  當然了,這意思是一樣一樣的。


  宋朝這會相親,也得看女方意思。


  哪怕是男方很滿意,可女方不滿意,就會說:「女兒還想陪爹娘兩年。」要是應承了,就會說:「但憑爹娘做主……」


  看看,宋朝的婚姻還是挺昌明的,可越是到明清,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要比相親更重了,爹娘要你嫁,就非嫁不可;要你娶,你就非娶不可。婚姻自由?怕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做得到!

  試了幾次之後,張正書也知道了,鄭月娥這女子,別看柔柔弱弱的,但心中極有主見。張正書心中已經沒有往日的得意,只是覺得耽誤了人家姑娘,每次見到鄭月娥,心情都很沉重。倒是鄭月娥越來越體貼關心張正書,讓別人都看在眼中,也是惋惜的多。當然了,也有幾個亂嚼舌頭的,說鄭月娥是痴心妄想。


  「報社一切都好吧?」


  張正書為了避嫌,故意在正堂就與鄭月娥談起正事來。


  「都挺好的。」鄭月娥有點臉紅,好似一朵看似柔弱實則骨氣傲然的梅花。


  「那就好,這段時間怕不是有個大新聞,你多留意一下國際形勢……」張正書說得。


  「國際形勢」這一個詞,也是張正書「首創」的,很快就被宋人學會了,鄭月娥也明白是什麼意思。「小官人,你是說夏遼兩國?」


  張正書不能做一個「預言者」,那麼就會露出馬腳了,只能含糊其辭地說道:「遼國使臣此刻上躥下跳的,怕是會有大動作……」


  鄭月娥點了點頭,她也知道這個事的:「小官人,那你今晚會在報社留宿么?」說這話的時候,鄭月娥的臉上更加凝聚紅暈了,眼眸里的滿滿都是希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