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

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

  這一夜,很多人都徹夜難眠。


  反倒是正主張正書,睡得很踏實。而在他身旁的曾瑾菡,這段時間很乖巧地順著張正書的心意,默默地在背後支持著他。甚至因為擔憂而失眠了,看著張正書安然入睡的模樣,曾瑾菡在心中想著:「郎君為何一定要和蔡京過不去呢?天底下這麼多貪官,他都不管……」


  別說曾瑾菡了,就連蔡京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張正書好像跟他有仇一樣,逮住就不放了,使勁地和他做對。


  要是張正書的能量小,影響不大,其實蔡京根本就不會注意到他的。


  就好像一頭大象,怎麼可能會在意螞蟻的意見呢?

  只不過這一次,蔡京這頭大象碰到的是行軍蟻,這就不能同日而語了。咬一口還沒啥,螞蟻多了,傷口多了,大象也扛不住!

  這麼一個普通,卻又包含著殺機的夜晚,悄然過去了。


  翌日清晨,公雞如常司晨,張正書的生物鐘讓他自然而然地醒了。


  看著旁邊熟睡的曾瑾菡,張正書滿臉柔情。輕輕為曾瑾菡蓋上衾被,張正書像往常一樣鍛煉起身體來。此時的汴梁城,已經有點人聲鼎沸的意思了。畢竟汴梁城是這時候的屈指可數大都市,市民們要像後世一樣要早起工作的。


  更有甚者,汴梁城中的官員,都要已經在大慶殿里了。上早朝是一件繁瑣的事情,不論皇帝還是大臣,都需早早起床,若是大臣住的遠,寅時便要起床,做好上朝的準備了。其實,很多臣子為了顯示自己「兩袖清風」,都不住在內城,而是住在外城裡。這就離皇宮很遠了。


  有多遠呢?


  拿歐陽修舉個例子,他有首詩是這麼寫的「十里長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馬行遲。卧聽竹屋蕭蕭響,卻憶滁州睡足時」。就是說,歐陽修上朝的時候,需要四更天就起床了,走到半路,還能聽到五更天的鼓聲。當然了,下雨天必須早點,這是常識了。別說宋朝這會了,後世也是一個樣的。


  而且宋朝這早朝不是一般人能上的,非得是五品京官以上級別,才能早朝面聖。不到五品的京官,只能在殿外站著。


  趕早參加早朝的官員們,在禁門外集合。這時候官員們上朝,大多騎馬。這馬是朝廷配的,就是體諒官員們走路難,甚至俸祿里還有養馬錢。當然了,沒錢養馬的,也不強求,你早點出門就是。


  在禁門外,還有一個奇特的景象。因為起得太早天黑嘛,所以參加早朝的官員們,自宰相以下,都要用白紙糊燈籠一枚,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官位,然後舉在馬頭前。燈籠相圍皇城的壯觀景象,被稱之為「火城」。宰相最後進了待漏院后,燈籠就逐盞逐盞地熄滅了。


  因為趕早,有時候皇帝沒那麼早起床,官員們又要等,怎麼辦呢?於是,宋朝皇帝很人性化地在禁門外建了一個待漏院,專門給大臣們在裡面歇歇腳的。甚至,待漏院里還有酒肉瓜果供應。


  當然了,你要是有錢,想吃點熱乎的,還能在待漏院外的早點攤買早點吃。汴梁城的百姓太會做生意了,再加上皇帝的默許,待漏院前面竟然成了一個小集市,專門給官員們提供早點的。於是,只要是例朝時間,待漏院前就燈火通明,小攤販在禁門前賣肝夾粉粥,來往喧雜,好不熱鬧。


  當一些官員提著早點進入待漏院,這場景仿若是後世公務員提著早點進辦公室一樣。


  畢竟大家都是人,都要吃五穀雜糧嘛!

  待得官員們都來齊了,已經快到卯時了。


  而禁門開啟的時間,是卯時一刻。卯時一刻后,朝會立即開始。


  如果有什麼大事,比如黃河決口啊,正旦日啊,遼國來使啊……之類的,這時候會舉行大慶殿早朝,也稱「大朝會」。而一般來說,宰相以下重要官員,其實就是中樞官員了,這些被稱為「常參官」,幾乎每天都會參加垂拱殿視朝的,也就是皇帝處理國事、臣子進奏重要事情的途徑。


  如果不是大慶殿大朝會,很多官員是不用出席的,也經常有官員請假不來參加垂拱殿視朝。但很顯然,今天這個朝會是大朝會。因為很多五品京官都出現了,他們明顯有點局促和謹慎。


  而這時候,不僅每個官員臉上都現出了嚴肅的神情,還有的官員明顯有點心不在焉。不管官大官小,好像都各懷心事一樣。


  「今日為何突然要召開大朝會?」


  「聽聞是蔡承旨一案,官家會在今日定調……」


  「嘖嘖嘖……」


  交頭接耳之後,很多官員就心知肚明了。能混到京官五品以上的,那都是人精,政治智商是很高的。前段時間,垂拱殿視朝之時,官家的心腹官員拿出了建一座堅不可摧的城池方案,被很多文官默契地聯手抵制了。官家自然是心有不甘的,所以拋出消息,要嚴懲貪贓枉法之官。而很不幸的,蔡承旨成了箭靶子,被官家做了典型。


  而蔡承旨也不是善茬,跟官家鬥上法了。


  大家都是朝中做官的,自然對蔡京的路數心知肚明,但誰都沒有點破。


  神仙打架,凡人遭災啊!


  一個不慎被牽連了進去,那才叫冤枉呢。


  而蔡京一黨之官,自然是心不在焉了;而章惇一黨的官,臉上則是嚴肅的。最尷尬的,就要數尚書左丞蔡卞了。誰不知道,蔡京是蔡卞的親哥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蔡卞其實和蔡京早就鬧翻了,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做官的理念不同。


  蔡京想要不擇手段奪得相位,而且不是副相,而是正兒八經的宰相。


  但是蔡卞呢,心繫大宋,不願意和蔡京同流合污,所以早在十年前,他們已經形同陌路了。只是很多京官不清楚蔡卞的立場,心中都存了看好戲的意思。畢竟蔡家一門兩兄弟都佔據高位,早就讓人眼熱了。沒辦法,宋朝的官雖然多,可頂峰的位置就那麼幾個。你蔡家佔了兩個,更不被人家記恨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