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

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

  張正書自然不知道,他的心不在焉會給張康土一家帶來這麼多困惑。


  要知道,別說粗茶淡飯了,前一世張正書在困頓的時候,一餐只吃兩個饅頭也是試過的。而且這兩個饅頭,都是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很鬆軟,手只用力一捏,怕是都能捏成一個小圓球來。


  就這麼撐著,張正書渡過了人生最黯淡的時光。


  那種艱難的日子都試過了,有粗茶淡飯,還能有肉下菜,張正書豈會覺得不夠?只是苦了曾瑾菡,這個大小姐是真沒吃過苦的,那硬硬的秈米,口感很差。再加上豬肉有一股難言的膻味,曾瑾菡只吃了一塊,還是硬著頭皮吞下去的。


  這也難怪,宋朝的豬都沒騸過,有股膻味那很正常。再加上養得老,那就更膻了。


  倒是史陌和劉忠吃得歡,武人嘛,對吃的沒那麼講究。


  這不,在回到明州城之後,曾瑾菡不得不央求著張正書又吃了一頓明州城裡的特色美食,才回了蘇家。


  倒是回到蘇家之後,蘇修然帶著兒子去高家納幣了還沒回來,也沒人關心他們吃沒吃飯。幸好吃了,不然都要挨餓。


  「郎君,你這是要做什麼?」


  曾瑾菡見張正書一回到房間,就翻開行李找到了包起來的鵝毛筆,不禁有點驚訝。


  「我要做學問了!」


  張正書半正經半開玩笑地說道,他還真的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把那幾本能改變世界的書給抄出來。


  「郎君要做學問了?」曾瑾菡先是一呆,然後掩嘴偷笑起來:「那郎君打算做甚麼學問,儒家么?」


  「呵呵,腐儒的學問,我是斷斷不會做的。我要做經濟的學問,做宋朝的計然家。」張正書笑道。


  曾瑾菡卻是知道的,計然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經濟學家,博學無所不通,尤善計算。這人在歷史上可能名聲不顯,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他的徒弟卻大大有名——那就是顛覆了吳越的范蠡,他的厲害就不說了,被稱作陶朱公的存在,相當於商聖一樣,手段能差到哪裡去?別的不說,范蠡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成功復仇吳國,就足夠名留青史了。


  計然之策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吳越爭霸這裡的。可見,計然到底有多厲害了,在春秋時就明白了要根據生產規律來決定經營方式,還會根據市場供應關係來判斷價格的漲落,注重商品的質量、加快商品和資金的周轉,這些思想甚至到了後世,一樣是至理名言。最讓張正書驚訝的是,計然之策里最關鍵的一條,居然是要國家用調節供求的經濟辦法來控制物價,讓物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幅度之內。


  這等宏觀調控的手法,後世也才認識了不到兩百年啊!而且,還是老馬提出來的。


  所以說,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覷,漢人的燦爛文化,不是西方人能明白得了的。可以說,在先秦的時候,各種思想井噴,很多到了後世都有借鑒的意義。在中國如此漫長歷史中,中國人幾乎試過了已知的人類制度和組織。在遠古時,玩過「選舉」、「共和」,甚至還玩過「宗教國家」(太平天國),只要是想得到的,中國人都玩了一遍。這就要歸功於先秦諸子百家實在太能折騰,思想太多太雜了。


  以至於中國人不是不想創新,而是古人太厲害了,什麼都能從老祖宗那裡扯一套。後來呢,中國人就偷懶了,開始玩起了崇古的把戲,把自己給玩死了。


  所以說老祖宗太強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後人會感覺很憋屈的。就算不憋屈的,也會覺得祖宗都那麼厲害了,我幹嘛還要努力?大概這就是儒家的心態了,都「獨尊儒術」了,沒有憂患意識了,儒家哪裡還需要進步啊。就算是「進步」,那也只是把孔孟的話掰碎了,再強加附會,最後形成了新流派——「理學」。


  估摸著孔夫子從棺材里爬出來,都能被這些徒孫再氣死一遍。


  因為宋朝的儒學,已經不是先秦時的儒學了,更不是春秋時的儒學了。


  那時候的儒學,還能海納百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充實自身,達到進化升華的境界。如今的儒學,已然走入了一個死胡同。


  可以說,宋朝是儒家的巔峰,也是儒家走下坡路跟不上潮流的開端。


  張正書無意再儒學上再下功夫,歷史早就證明了,儒家不適合做執政思想,太過狹隘,言過其實,沒有方法論。儒家最好的歸宿,就是做道德規範,但如今儒家還在神壇,是因為沒有人挑戰他的地位。張正書要做的,就是慢慢掘斷儒家的根基。


  於是,張正書召喚了一本神書——《資本論》。這本書,比計然之策更完善,也清楚的闡釋了資本的規律,揭示了財富的奧秘。最厲害的,是把資本的血腥、貪婪都展露在世人面前。


  第一篇,就是商品和貨幣。


  曾瑾菡以為張正書在說笑的,可看到幾段乾巴巴的文字之後,卻覺得句句是真理,直擊心靈!


  「郎君,你這……這學問……」


  曾瑾菡嚇得魂不附體,她有種錯覺,張正書要把一頭怪獸放出來了!她甚至預見到,這會產生多大的風波,甚至會因此被打死的!

  孔子誅少正卯,不就是因為理念學術的衝突嗎?這麼明顯揭示真理的學問,和儒家的「仁禮」相違背,儒家能放過張正書才怪了!


  「是不是很嚇人?」


  張正書卻苦笑道:「確實很嚇人,因為它將顛覆這個世界。不過,大宋不能沒有它。只靠儒家,那大宋是死定了。」


  沒人比張正書更清楚,滿朝都是貌似君子的小人,那將會有多麼可怕,簡直是把一國的百姓往坑裡帶啊!


  「可是,郎君你寫了這本書,會被害死的!」曾瑾菡害怕了,在宋朝,別說計然家了,就連法家都不敢隨意拋頭露面。儒家的排外,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張正書笑道:「假託名字,說是西洋之學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