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宋好官人> 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

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

  最近的張正書有點無所事事,除了時不時接到李家村的報告之外,他更多的時候是做個甩手掌柜,看著底下的人在忙得團團轉,他卻好整以暇地躺在躺椅上,看著一張圖紙。


  沒錯,這就是系統根據所有風帆船隻的優缺點,經過超級計算推演出來的適合近海航行,也能通行大江大河的最先進風帆船隻。系統還知曉張正書的心意,特意把船舷提得挺高,放置幾門火炮不成問題。


  當然了,綜合了幾種風帆戰艦的優缺點,這種風帆船隻載貨量不少,吃水挺深,不易側翻,但也有個缺點,就是不夠飛剪船快。不過嘛,這軟帆硬帆結合的動力,不管逆風順風,這種風帆船隻都能跑出十節的速度,甚至最高能達到十三、四節。不過嘛,張正書不喜歡那種計算方法,更喜歡用公里,或者里來替代。也就是說,這種帆船利用風力已經是達到極致了,除非改進船體,不然都不會有再高的航速。最慢的時候,也就是逆風了,這種帆船能跑出十九公里每小時,也就是三十八里的航速;最快,也就是順風的時候,能達到每小時二十六公里!也就是說,在宋朝這會,起碼能開出五十二里的速度來!

  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宋朝最快的車船,也就是明輪有槳的人工動力船隻,最快也就是十二節航速而已。換算成每小時公里數,則是每小時二十二公里,每小時四十四里那樣子。就算是車船在這種船隻前面,也要被甩得看不見尾燈!

  畢竟,車船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十二節航速的,最多也就是堅持二十分鐘左右而已。


  再加上這種帆船可不是只有速度快而已,轉向也靈活,採用的是後世船舵,比宋朝的船舵科技含量又高出一籌了。甚至,如果還想再提速的話,還能進入底部船艙,放置十名大漢,像踩單車一樣帶動鏈條,使得船體尾部那螺旋槳轉動,產生加速力。


  但是嘛,適合螺旋槳的鋼鐵材料還沒弄出來,張正書只能含淚捨棄了。


  要是加上螺旋槳,嘿嘿,短時間內順風+人力,突破十五節航速還是不在話下的。要是再把傳動裝置變成蒸汽機,突破十八節都不是問題,而且還能持久堅挺!咦,好像不太對勁?

  反正這種帆船,不僅有龍骨結構,想造多大就造多大;有隔水密艙,不怕觸礁;還有絕佳的動力配合,再加上張正書打算研製的火炮,嘖嘖嘖,絕對是這個時代無敵的戰艦了。當然了,有了這種戰艦,還要弄一些接舷戰用的手雷,還有在旁輔佐滅敵的飛剪船。


  再加上系統給的航海圖,六分儀設計圖,配合著指南針……只要想去,天底下就沒有去不了的地方了!

  現在張正書猶豫的是,到底是把這帆船給一般船塢建造呢,還是自己先興辦一個民營船塢,自己打造這種帆船呢?

  要是給別人建造,技術肯定泄漏的了。


  要是自己建造,別人怕是學不了什麼,張正書一時間也猶豫了。眼瞅著三月初六越來越近,那就代表著他就要成親了。成親之後是和曾瑾菡說好要去杭州一趟的,那這建造帆船的事也要提上議程了。手裡有船,才能進退自如,不用再擔心受怕。手裡有船,才能開展海貿,賺取更多利益。手裡有船,張正書才能提前掀起航海時代的序幕,激發出漢人對土地的渴望,驅趕資本去開拓市場……


  沒有船,沒有能航行萬里的船隻,這一切都是空話。


  其實,平心而論宋朝的船隻已經很不錯了,起碼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個國家的船只能和宋朝的比擬。


  要知道,宋朝海貿商賈最遠是已經去到了非洲,遠超這個時代。宋朝海商的商船,開至南洋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駛入孟加拉灣,然後入印度洋,經印度洋進入阿拉伯海與波斯灣,遠抵非洲東部。每年春夏季節,風從南方來,一艘艘滿載香料、象牙、犀角、珍珠、皮貨、胡椒、蘇木、硫黃等蕃貨的帆船,陸續來到宋朝港口住舶交易;冬季,北風南吹,則有數以萬計的宋朝海商駕著滿載瓷器、陶器、絲綢、布帛、漆器、工藝品、茶葉、果脯等商貨的海船,掛起風帆,從各個港口出發,駛往大洋深處。宋朝之前,阿拉伯商人主導了印度洋的海上貿易與航行,但宋朝時,中國海商與船隊開始崛起,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船舶,從阿拉伯人手中奪走了大部分的海上貿易。


  這裡面的利潤,可不止是千萬貫的。


  人的本性都是貪婪的,對財富的追逐是永恆的,而阿拉伯人卻因為國家內亂、無力維持航線,逐漸讓出了印度洋霸主的地位。


  而漢人則抓住了機會,憑著高超的造船技術,很快就取代了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地位。


  要知道,自漢朝開始,中國的造船技術就突飛猛進了。


  誠然,中國的風帆技術確實比西方晚了一些,但中國人一旦擁有了風帆技術,那就像開了掛一樣,基本上秒天秒地秒空氣。而對船隻的研究,也好像嚼了炫邁一樣,根本停不下來。中國帆船獨家的翼面型風帆,風力速度更大,多桅杆錯配技術,更能確保船隻逆風飛揚。這幾樣技術,西方諸國在新航路開闢前後才做到。


  南北朝時代,科學家祖沖之就曾嘗試淘汰櫓槳,用踏板驅動輪軸駕船,發展到中唐時代,終於由唐朝王爺李皋,開發出了大江大河大湖裡專用的車船。從此這種船隻幾經改良,成為中國內河的主戰艦船。後路西方見到車船明輪的時候,還嘲笑中國人學他們,弄得不倫不類。殊不知,這種明輪動力結構比他們起碼早了一千兩百年!


  這也是張正書這個憤青心中的痛,要是爭氣一些,漢人的科學技術豈會在明清落後於世界?閉關鎖國,偏安一隅,只顧著小農經濟發展,卻忘了觀察世界大勢。朱元璋雖然驅除了韃子,可從這個層面說,他是造成中國落後的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