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京華報
「這宅子是用來做報社的么?」
待得來財把秀才們都找齊,已經用去好長一段時間了。這些秀才們來一個,就對這宅子感慨一聲,卻面上倍感光彩。這就跟後世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職場菜鳥一樣,被辦公大樓的規模給震撼了,那表情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有興奮,有驕傲,還有一些忐忑。
這些秀才們忐忑地進入了前堂,張正書已經在候著他們了。
「莫要拘束,坐吧!」張正書淡淡地說道。
「多謝小官人!」
這些秀才慢慢坐下后,張正書才緩緩地說道:「今日叫你們來,是讓你們認認路,這裡以後就是報社的所在了。我們的報社,名字叫《京華報社》,報紙的名字,就叫《京華報》。」
這些秀才雖然猜到了一點,但是聽得張正書親口說出后,他們才欣喜若狂:「小官人,這報紙甚麼時候能做得出來?」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向親朋好友炫耀一番了。別再說什麼秀才一事無成了,今個他們也能月入兩貫錢,還是一個極為「體面」的工作!
項羽都說了,「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可見這些蹉跎半生的秀才們,可是憋了一股勁的,要在親朋好友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的「實力」。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張正書真的沒把他們當回事,因為張正書知道,這些腐儒就是死腦筋,別說想一個什麼好創意了,就是把中心思想規劃好,讓他們來寫,他們都能塞私貨的。
好在,張正書並不打算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版報紙,而是用市井俚語,這樣才能貼近生活。如此一來,這些秀才想塞私貨,張正書也會看得出來了。「唉,要是有個主編給我分擔一下壓力,又怎麼會怕被這些秀才坑?」
「《京華報》不打算用書面文撰寫,而是用白話文撰寫。我已經寫好了一篇,你們拿去傳閱,以後便用這個格式罷!」
張正書昨晚挑燈奮戰,總算是把一篇吹噓他那灌溉系統的文章寫出來了。這文章把那灌溉系統寫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張正書自個看了都覺得臉紅,實在有些誇大。但是,對於看報的人來說,這才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東西啊!
但凡是新奇事物,有誰不保有好奇心的?
一旦他們到李家村一看,似乎真的是這麼神奇的,那就不得了了,張正書改良的灌溉系統,肯定會火起來。這就是報紙的廣告效應了,在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宋朝,這樣的報紙,就等於是爆炸性的新聞了。
然後,張正書打算趁熱打鐵,把昨日李行首一事寫出來。而這,就需要這些秀才擁有強大無比的「打聽」能力了。去找到幾個當事人,然後繪聲繪色的把當時情形寫下來,然後再適當誇大一點,褒揚一番李行首。雖然娛樂至死,不是張正書的初衷。可為了報紙能一炮而紅,張正書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第三個版面,自然就是李行首唱的那首曲子了,張正書讓這些秀才,尋些名家點評——這也容易,隨便找幾個德高望重的士大夫,點評兩句就行。甚至很多人之前,曾親自撰文寫下對這幾首詞的點評,這樣摘錄就行了。當然,在文後還要附上一句(文章來自xxx,請xxx到廣福坊「京華報社」領取稿酬)。名人加上名妓,這本身也是一個噱頭。只要報紙印多兩天,不怕《京華報》打不響知名度了。
第四個版面,自然就是張正書摻雜的私貨了,他打算親自撰寫關於交趾的文章,先是把交趾誇得「良田數十萬傾」,稻穀一年三熟,黃金遍地……然後再如實寫交趾的李朝,是怎麼多次侵略宋朝邊境,擄掠百姓,搶奪錢財的。然後再打出個口號,「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張正書就不相信了,朝堂上那幫自詡為中國正統的士大夫,能容忍得了這個上竄下跳的交趾。
就算是那些士大夫容忍得了,估計當今官家趙煦也忍不了啊!
等這事被炒起來了,張正書再讓人辦一期小報,專門寫大宋與交趾的兵力對比,和宋朝應該如何攻打交趾——很明顯就是陸海兩進,把交趾打得叫爸爸。然後,再出謀劃策,如何治理交趾,包括允許交趾人到宋朝考科舉,然後用貶官到交趾做開墾先鋒。同時,慫恿百姓前往交趾淘金……
看似很難辦到的事,張正書卻用一個極為巧妙的辦法,上達了天聽。
張正書就不信了,掌控了「皇城司」的趙煦,會對這事熟視無睹。
要知道,中國人對可以耕種的土地,那種執念是世界上都罕見的。要不然,怎麼喊出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呢?誠然,宋朝的軍力是弱,喊這句話的時候底氣不壯。但是,面對交趾,宋朝還是很有底氣喊出這句話來的。要知道,中國就是這樣,從中原開始,一直把地盤擴大到了宋朝這個模樣。要不是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賣給了遼國,說不定宋朝就不是歷史上那個局面了。
如今的宋朝軍隊,已經有點底氣了。之前宋朝君臣,已經被敵國嚇破了膽。一聽到「用兵」二字,滿朝文武都顯得極不自信,主和派也佔據了上風。但是,隨著當今官家趙煦力主出兵,河湟之役、平夏城之戰的勝利,宋朝軍隊總算是打出了一點血性來。而今,又有一個軟柿子在趙煦面前,還是個極為誘人的熟柿子,你說趙煦會不去摘嗎?
如今,宋朝軍隊還太弱了,根本比不得已經衰落的遼國,更比不得已經磨刀霍霍的女真人。再加上宋朝被「三冗」問題拖累,在持續不斷的虧血,急需一個止血的良方。交趾,正是這樣的一劑良藥。若是能把交趾攻佔下來,發動官兵淘金,你看宋朝軍隊會不會變成老虎?
須知,沒有經過實戰的軍隊,永遠都是二流軍隊。想必當今官家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只是張正書無法左右他的選擇罷了,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要知道,這「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要是大宋攻佔下交趾,那麼大宋還是有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