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布局(10)
鳩摩羅什瞪大了眼睛,他幾乎不敢相信段業說的一切!
佛家也好,道家也罷,只能在修鍊到非常非常高的境界時,才能有羽化飛升,憑虛御空的效果
可是按照段業所說的,等到日後,他造出了那個物事,任何人,如果願意,都可以上天下海,這……這可能嗎?
但段業篤定而自信的眼神,讓鳩摩羅什不得不相信他
沒錯,這位段業,從自己認識以來,言必行,行必果,戰必勝,攻必取,他就沒有說話不作數的時候!他的信譽,無可置疑
難道這一次,他的許諾,還能夠實現嗎?
段業卻是說的高興,一時陶醉,繼續說道,「大師,禮運大同篇您知道?呵呵呵,等到段某執政,一定努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在衣食足的基礎上,要全面改變所有人生存的方式,到了那個時候,做官的,不許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天下蒼生,那不就是天下為公嗎?選拔官員,完全按照本事來,透過考試,察舉,選舉等很多方法,完全斬斷世襲門閥的根,但是也不排斥貴族裡的優秀人才,真正做到用人才德兼備,也要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那不就是選賢與能么?到時候,百姓們都很富足,所有人,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受教育,讀聖賢書,行萬里路,讓所有人,從小都有羞恥之心,有不忍人之心,和周圍人和諧相處,那不就是講信修睦嗎?而且,人老了之後,官府要把他們管起來,不單是要管吃住,還要照顧他們的心情,同時讓所有年輕人,都能有事情可以做,有錢可以掙,讓所有的小孩子都能吃飽飯,還能念書,這不就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嗎?大師您看,這樣下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嗎?那不就是大同世界嗎?」
鳩摩羅什徹底被震撼了
段業描繪的藍圖是他過去想也不敢想的大同社會,他當然知道,可是那也只是聖賢書里這麼一說,他們固然希望能夠達到,但是聖賢只說了大同社會,卻沒具體說是怎麼樣的
但段業說了,段業說的一切,讓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讓天下能夠太平,這不是大同,什麼是大同呢?
鳩摩羅什服氣了,他站起來,合十一鞠躬,道:「阿彌陀佛,段施主如此宏願,不單是度化蒼生,更是度化古今,鳩摩羅什不才,願盡綿薄之力」
段業笑了……
涼州還在每日蒸蒸日上的發展段業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已經被強制推廣到涼州的每一個角度,從這個時候起,涼州的所有官吏,一律登記造冊,配發腰牌,並且告示全州
段業自己當然是1號,從長史參軍,到衙門小吏,所有人,都有唯一確定的編號,而且段業規定,所有人,在執行公務的時候,必須出示自己的腰牌,不然除了少數特殊的軍事任務可以例外,別的一律不許執行公務
而且,涼州所有明面上的文武官員的編號,段業也馬上向涼州所有人公布,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們都起來監督官員
段業說了,任何官吏,只要他敢貪贓枉法,敢欺壓百姓,甚至只是占官家的便宜,百姓都可以舉報,可以風聞言事,由一個獨立的監察司負責調查,檢舉和查辦
段業這樣,是為了把腐敗掐滅在萌芽狀態,在敦煌的時候,就已經有身邊的人因為鹽的問題栽跟頭了,段業實在不希望,在江山還沒有打下來時,自己的人就開始率先腐敗
除此之外,段業命令,涼州所有城池,一律按照敦煌的市政處理辦法,一律修下水道,垃圾站,斑馬線,派交警指揮交通,車人分道而行,日夜有人巡邏
同時,段業下重手打擊那些個城狐社鼠們,對於真的有本事的神偷兒啊,包打聽啊,這樣的人,段業當然留著有用起碼自己的情報機構,就很需要這樣的人,當然段業的想法,是把他們收復並且仔細培訓和甄別後,派到內地去為自己服務
但是其他的,段業就不客氣了,組織一律取締,其他人嘛,這些人多少都有些案底,對於情節嚴重的,該殺頭流放坐牢的,都照章辦理,至於其他的,則一律送去勞改,段業最缺的就是勞動力了
段業這麼做,其實倒不是理想主義作祟,水清無魚的簡單道理,段業當然是懂的,這些人能夠存在,其實就是有存在的道理,亞勢力的問題,哪怕是後世,全世界也都沒有解決
段業現在靠著霹靂手段硬來,其實以後肯定他們也是會死灰復燃的,但是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段業現在的目的,就是靠著把底層市井和官府之間的勢力一舉連根拔起,這樣,官府的勢力,就能夠直接管理到沒個具體個人了
自古以來,都有皇權不下縣,縣官不管里的說法,這倒不是他們不想,實在是辦不到一個縣裡的事情,如果都要皇上去管,他每天就不用干別的了一個縣太爺,如果天天處理基層的小事情,也早就累死了
於是縣級以下,就靠士紳們來管理,皇帝給予他們特權,換取他們效忠而對於基層,地方官員也一般委託里正保甲這樣的人會同當地名流,來維持秩序而他們直接或者間接控制局勢的人,就是地痞流氓,惡霸小偷這些人這些人,不單能量很大,消息也很靈通,很是可以興風作lang
古人一直都這麼干,一直干到了1949,但是段業不能也不想這樣干
因為這樣干不可靠士紳也好,地方豪強也好,還是別的什麼亞勢力也好,他們如果背叛,你根本就沒什麼反制的措施,而且會造成基層的統治迅速崩潰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段業不能忍受這樣的風險雖然段業的事業如今蒸蒸日上,誰都想搭順風車可是萬一呢?萬一一遇到一個挫敗,搞得牆倒眾人推呢?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的而這種小概率,小可能的事情一旦發生,很可能就是驚濤駭lang!
段業寧願,把一切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上!
當然了,普通老百姓,是看不到這麼深遠的段業親自出手,大抓小偷惡霸地痞流氓,那當然是民間一片讚譽,大部分士紳們也都是叫好
雖然有很少數嗅覺靈敏的人覺得不對,但是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也不知道具體哪不對
那些小偷小摸,被抓起來,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於是在很快完成了對基層的重新梳理之後,段業馬上在涼州全境推行一個政策,那就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在這個年代,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料民
西周後期,因連續對外用兵,周王室財政已瀕於破產,國勢衰竭,以致於周宣王晚年對太原戎、條戎和奔戎的戰爭均遭失敗,特別是討伐姜戎之役,從南方徵調的主力部隊全軍覆沒,無奈之下,周宣王只好就地進行人口普查,也就是所謂的料民,料民即調查核實戶口,目的是為了搞清楚這兒到底多少人,以便徵收軍賦、田賦和兵役,以擴充兵員和充實財力
當然了,過去的聖賢們,都是反對料民的,樊仲山父說:「民戶不可查點啊!那古時不查民戶就知道多少,司民協查孤獨病死的,司商協查民戶的姓氏,司徒協查在外的,司寇協查犯法的,牧官協查養畜牧的,工官協查做皮革的,場官協查入庫的,廩官協查支出的,所以民戶多少、死生、出入、往來的都可知道啊同時呀又審察它的政事,天子管理農事在藉田,春獵在農閑,鋤草收割也在藉田,秋獵在秋收后,冬狩在農事畢,這都是熟習民戶數據的啊,又何必還查點它呀?不說它少卻大事查點它,是顯示民戶減少而向天下人坦承形勢不妙啊如果天下都曉得如今人口下降,那麼也就都知道如今你不行了,諸侯避開你,不會聽從號令,百姓會蔑視你,也就無法推行法令況且無故而查點民戶,連上天都會厭惡你的,這麼做,不單當世不好,也會禍患子孫吶」
從歷史來說,的確周宣王料民不久之後,周朝就滅亡了,所以更讓樊仲山甫這段話成為了經典的經典
現在,也有很多人拿這番話,來阻止段業普查人口
其實樊仲山甫說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要說周朝滅亡是因為普查人口,那就是胡說八道了普查人口,好處很多,摸清楚民間的實力,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反對者,段業都是把他們請過來,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也認真聽他說話,還做筆記總而言之,給足面子
但是,該怎麼做,還是按照自己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