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征戰天下> 第二章 布局(2)

第二章 布局(2)

  這些兵,有的甚至還是梁熙時代的兵,有的是當初呂光麾下四佐將的兵,也有的是地方官員自己招募的衛隊,總而言之,他們成分複雜,編製混亂,雖然真刀真槍打仗,或許戰鬥力很一般,可是破壞力卻不容小覷 

  段業不怕他們造反,卻很怕他們拖後腿而且這些人一旦擾民,就很麻煩了 

  無論如何,把他們就地轉制,是非常好的辦法段業說干就干,馬上親自牽頭,成立建設部,自己親自兼任尚書,負責涼州全境的各種建設,堤壩修繕,修路,築城等等事務,經費必須充分保障,而退下來的兵,一律轉為在編的工人,每人都有編號 

  當然了,段業很早就把阿拉伯數字進行了推廣,因為現在這種寫漢字的辦法,實在太麻煩了,記個數都得寫好久,而且不便識別 

  那阿拉伯數字,即使到了後世,也依然是全世界通用,可見,那的確目前為止人類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而正確的東西,不需要改變 

  當然段業沒法給他們解釋,這種數字為啥叫阿拉伯,雖然段業曉得那數字其實是印度人發明的,而且是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的,不過反正也早了這麼多年,段業就很乾脆的把這個發明據為己有了 

  眾人自然都是讚嘆不已,原來刺史大人這麼厲害啊,連這都能發明更重要的,是段業本來就已經改良了記賬方法,把現代的會計制度初步引入這裡,造成了效率的極大改善而且,段業沒有藏私,沒有像軍事技術那樣進行保密相反,段業還主動把這種阿拉伯數字,和新式的記賬法傳遍天下 

  如今,不管是大江南北,還是長城內外,簡單,方便的阿拉伯數字和講究借貸平衡的新式記賬法,已經完全流行開來,因為它們是這麼的先進,好用而與此相比,過去的那些方法,簡直就是渣啊 

  而且,段業的建設部,第一件事情,就是種樹段業所在的涼州,最多的是沙漠,最少的就是樹和草沙漠一多,風沙大影響氣候,降水少影響生產 

  雖然說,嚴酷的環境,乾燥的氣候,和茫茫的沙漠,讓涼州民風彪悍,大氣,豪邁,這當然是優點,可段業的眼光要更長遠一些,自然環境惡劣就是惡劣,這是硬道理 

  於是乎,五萬過去的兵痞,脫下了軍裝,穿上了被服廠統一製作的工作服,放下了刀槍劍戟,拿起了鋤頭,帶著從內地買的種子,毅然的走入了戈壁灘 

  段業的辦法再簡單不過,完全是和當年美國開發西部一樣,所有人,只要去種十畝地的樹,就可以在附近得到十畝地的田,你要能多種,也以此類推,開荒的越多,當然也得到的土地越多 

  不僅如此,段業還規定,這些新開墾的土地,第一年不交稅,第二年交五十分之一的稅,幾乎也等於不交稅,第三年,開始交正常的稅 

  其實包括崔浩在內,不少人都主張,鼓勵開荒當然是好的,可是也要先期投入很大,比如在他們種出東西之前,吃喝拉撒,不都得刺史府掏錢嘛,這麼多人,可不是一個小數 

  但是唯有段業,堅持要這樣做,還公開放出話去,就是要給這些退伍的人,一個體面的生活 

  這話一出,這些放下刀去種地的漢子,大多對段業是死心塌地,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老婆孩子熱炕頭么,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土地嘛,這些當兵的,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本來只有到了年紀很大要退伍時,才能靠著微薄的軍餉買幾畝薄田可是段大人改變了這一切,只要自己肯干,肯吃點苦,不管多少地,只要自己能夠拿下了,那就是自己的! 

  開墾是費勁了點,要先種樹防沙,可是弱水也好,黑河也罷,水源是現成的,雖然這裡大部分是沙漠,但是並沒有後世那樣流動性沙漠那麼可怕,沙漠中,多半還是有草場和綠洲的,只要一種樹,一引水,良田就來了 

  很快,這些本來一文不名的大頭兵們,不少人就有了幾十畝良田 

  只有劉穆之,看出了裡面的道道,他也不禁對段業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點子農業稅,其實真的是小錢,段業沒放在眼裡,重點在於,這些人開墾了良田,總得住下,總得蓋房子,農耕民族靠放牧肯定不行?而且不能自己一個人住,得聚居?聚居不就有城鎮村落了?不就要最買賣了?不就要順便修路了?不就要消費了?不就要娶老婆了?於是經濟就這樣發展了 

  在這裡面賺錢收稅,不是比那麼點小錢,利益大多了? 

  於是短短1年,河西走廊多了良田萬頃,一時間富庶之名,天下所聞 

  這樣一來,剛剛奪取涼州就已經讓天下人震撼的段業,名聲更是高漲畢竟,這個年代,是百花齊放的年代,這個年代,是人們都喜歡追求新鮮的年代,段業這種軍政全才,連經商,記賬這些事情都很擅長,當然讓天下人都很佩服 

  而且不知道是誰傳播的,段業的風流的名聲,如今也叫的很響,絳玉,禿髮靈,劉億如等人的名字,都也傳遍天下,在茶樓酒肆,在街頭巷尾,段業的風流韻事都有不少人在談論這個年代,這緋聞畢竟是一樁雅事,傳播過去也只有好處,可是不知道哪天,有人在建康突然喊出「嫁人就嫁段世民」,這下子,才真正掀起了高潮 

  段業是寒門出身,靠著自己的打拚,成了涼州的實際控制者,雖然苻宏現在並沒有對他敕封,可是這不重要,亂世里,名分固然有用,但實際佔領最重要,反正在天下人認知里,段業就是涼州刺史了 

  堂堂一州的刺史,這刺史夫人,當然也很重要,反正大家都曉得,之前傳播的那些女子,固然都不錯,可是段業既然沒有明媒正娶進門,說明暫時她們都還不是刺史夫人,那天下很多人,就看出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聯姻! 

  誠然,段業這個人是寒門的,很多士族,其實心裡有些不屑他,覺得按照他的出身,跟自己坐一起,自己是不是要離席,都要考慮,可是平心而論,他們多少這種自豪里,都是有些心虛的 

  現在和三十年前不一樣,三十年前,江左士族,單單是靠著身份,就能無往而不利,一亮出自己的郡望門第,哪怕你是高官大將,不服氣不行 

  可現在,天下將亂,人都變得現實起來,你再怎麼看不起人家的出身,人家到底手握精兵數萬,能向幾十萬人徵收賦稅,據說段刺史還富可敵國,這個時候你再報著自己祖輩的榮光,已經不太好用了 

  於是乎,就有些心思活絡的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聯姻聯姻這一招,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永遠是好用的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你段大人勢力大,名望高,可是你是寒門的啊,你入不了上流社會的圈子嘛我們現在,雖然說家道多少有些中落,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我們還是士族嘛,還是上流社會嘛,我們聯姻多好呢?這樣你也是上流社會了,我們呢也能夠沾沾光,大家互利共榮,多好? 

  於是乎,這一年來,各地來的說親的媒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他們的意思,其實也大概就是上面說的那樣,但段業呢都是客客氣氣的接待了他們,聽完了他們的話,然後再客客氣氣的禮送出境 

  倒不是說他們說的不對,其實從現實角度來說,段業也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聯姻嘛,本來就是政治婚姻,確實就是各取所需 

  如果真的必要,段業是不會反對的,比如段業和禿髮靈,和折彥納蘭,和劉億如,多少都有些聯姻的意思 

  關鍵在於兩點,其一自然是現在來說親的,固然多半是士族,但是好多,那落魄的實在太厲害了,有些空有個豪門的名頭,卻還得靠著變賣家產維持生活,這樣的所謂豪門,和他聯姻有個屁用,段業是非常務實的人,不會做賠本買賣要聯姻,也要和真正的豪門大族聯姻 

  再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人還是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也沒有太認清楚現實,還想主導一切,還以為現在的時代,還是他們的時代這就不行了,段業做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自己主導,決不能讓人家牽著鼻子走 

  當然了,禿髮靈和折彥納蘭,對此自然是非常不滿,還鬧了好幾回,倒是劉億如和絳玉稍微好一點因為她們不像那些還小的女人,心裡想的只是自己的男人她們要為這個家,為這個集團的整體利益來考慮既然已經有了那麼多女人了,再多幾個,其實也無妨的 

  當然,有人不識貨,識貨的人,卻總是有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