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主動交好
“這韓家老太爺風流,娶了三房妻室,雖然都很寵愛,可三位夫人的家世卻都不相同,常年下來,自然是家世好的過的更加好。”周子豪說的一針見血,寧蘊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
趙氏的家世不過是附近村子裏的一戶普通人家,而鄒氏雖然也隻是附近小城裏的一個小戶人家罷了,畢竟是城裏人,與普通農戶還是有區別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寧老婆子才隻敢讓趙氏做些家務端茶倒水,卻不敢輕易讓鄒氏做事。
“這韓家三少的母親聽說不過是個秀才之女,雖然有些才情,在這大戶人家裏又算得了什麽。生下一個韓綦都已是不錯。”周子豪咂了咂嘴,有些遺憾的樣子。
後麵的故事不必周子豪說,寧蘊都知道是個什麽劇情了,韓綦既不是嫡子,母家也不顯赫,自然在韓家等同於一個下人。
“這麽說起來,他若是賣了鋪子,豈不是不準備再在這涼城生活下去了,莫非他想參軍?”寧蘊仿佛找到了韓綦日後發達的原因,一下子興奮了起來。
周子豪不知道她在興奮什麽,挑了挑眉道:“他要去參軍?如今可是太平盛世,他一個富家子弟,能有這個意誌去邊疆戍守麽?”
這寧蘊卻是不知道了,不過看他未來的樣子,八成又是有什麽境遇吧。
在寧蘊的軟磨硬泡下,本來還要拖幾天的轉交地契,即刻便定在了第二天。
周子豪本來還想勸寧蘊帶個頭紗擋一擋的,她卻不以為然的拒絕了。
“韓三少願意賣鋪子給我,我怎可遮麵失了禮儀?”寧蘊如此堅持,周子豪也隻能作罷。
還是同一間包間,隻是這一次寧蘊和周子豪先到了場,點了一大桌子菜。
韓綦推開門時,顯然沒有想到周子豪口中說的朋友就是寧蘊。
仁和堂和保和堂麵和心不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寧蘊作為仁和堂的行醫大夫,卻跟保和堂的小少爺交好,這話說出去誰會信。
隻不過是稍稍錯愕了一下,韓綦便恢複了平靜,跟周子豪禮貌的行了一禮。
“原來周兄口中說的朋友,竟是寧大夫。”
寧蘊也站起身來朝韓綦盈盈行了一禮,頗為沉穩的答道:“韓少爺,您肩上的傷可好了?”
韓綦聽她這麽問,伸手按了按早已好全的胳膊,點了點頭:“多虧寧大夫的藥,如今使力也毫無妨礙。”
“既然二位認識,可真是巧了,寧大夫買韓兄的鋪子,就是為了日後能開一家醫館,日後若是韓兄有什麽病痛,倒是知道該往哪兒去了。”周子豪見一切都順利,便說笑了起來。
三人正在品著菜肴,寧蘊卻不經意間問道:“韓三少如此爽快的賣了鋪子,可是有意去參軍?”
韓綦沒料到這麵前的小丫頭竟然如此輕易便猜到了自己的意圖,放下筷子掩飾般端起了酒杯飲了一口酒。
“如今正是太平盛世,我縱使有這個心願,卻也沒有實現的地方啊。”
周子豪在桌子底下輕輕推了寧蘊一把,也沒想到她能這麽直接的問出來。
寧蘊見他不願意說,隻是微微一笑。
“那倒是我唐突了,日後若是真的開了藥鋪,倒是多麻煩韓三少宣傳宣傳了。”
這次見麵她倒是第一次認真打量起了韓綦來。
束的整齊的長發,一身月白色長袍既不顯眼,也不讓他看上去毫無精神。
藏在袖子裏的手臂肌肉分明,顯然是常年練武的人才能擁有的體格。
一雙骨節修長的手指上卻布著不少繭子,顯然平日在私下沒少習武。
“既然韓三少如此爽快,那我便多加一點價,二百五十兩銀子,也當跟韓三少做個朋友。”寧蘊笑著從懷裏拿出一張銀票,放到了韓綦麵前。
周子豪本來還以為寧蘊就隻有這麽些銀子了,還想為她出了部分減輕她的負擔,沒想到她竟然還加了五十兩。
韓綦抬眸不解的看著寧蘊,自古以來隻聽說人壓價的,沒聽過自己主動把價格往上抬的。
她不過一個小姑娘,更是不知從哪裏學來的,用銀子結交朋友。
“韓三少這間鋪子還帶著兩間廂房,且暫時不說地段,光是麵積也不止這個價,更不用說這鋪子就在涼河邊上,來往的人都會經過此地,您若不是急著用銀子,怎麽會把這處寶地如此賤賣?”
寧蘊把銀票又往韓綦麵前推了推,不過寥寥數語,便把韓綦迫不及待要離開的情勢猜的通透。
“既然寧大夫好意,那我便收下了,這份情我記住了。”韓綦把銀票放進了腰包裏,對著寧蘊拱了拱手。
“若是您真的要開鋪子,這處地方倒是極好的,後麵的廂房可以存放藥材,前麵的鋪子麵積也大,我店裏那些東西都不搬走,你可以看看需要些什麽,能留下些什麽。”
看來他真的去意已決了。
寧蘊在心底忍不住感歎了一聲,跟著周子豪一起又敬了他一杯。
既然定下了鋪子和屋子,周子豪便開始張羅起了給寧蘊搬家的事兒,畢竟總是住在客棧也不是個事兒,寧蘊能有個自己的宅子,他也好經常去找她。
門窗緊閉的鋪子裏,韓綦摸了摸櫃子上浮起的一層薄薄灰塵,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寧蘊那張稚氣未脫的臉。
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受傷找她醫治的時候,寧蘊用探究的眼神看了他許久,還跟他說了莫名其妙的話。
甚至第二次見麵,寧蘊看他的表情卻總像是有什麽話要對他說一般。
這間鋪子原是賣首飾衣裳的,現在雖然即將要轉手開成藥鋪,原先的櫃子也不必丟出去,翻新一下就能再次使用。
倒是真被那個小姑娘說中了,韓綦已經沒有必要呆在韓家了,若此時去出去闖蕩一番,在邊疆找尋機會鍛煉自己,也是一見幸運的事情。
至於他的母親,韓大人雖然花心,對家中的女人倒是從不苛刻。
“來人,多去置辦一些路上吃的幹糧和馬匹,務必藏好了不要被老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