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榮祿:“還有,各地的商人、工人還有新學學生,都聯合起來遊行示威,說是要擁戴載洸為大中華的皇帝,這樣的聲音,已經席卷了大江南北了……連那些原本與工商對立的士子,也被朝廷廢除科舉的新政得罪了個精光,現在全都站到了載洸那一邊了。”
慈禧:“什麽?載洸這是叛亂!怎麽天底下的人都向著他!大清朝廷才是這天下人的共主!”
榮祿:“醇親王的商辦衙門趁著新政推行期間,在各地創辦了好幾家報社,在叛亂之初,就從這些報社裏流出大肆鼓吹叛軍、美化叛軍的報道出來了,底下的百姓都受到了這些言語的蠱惑……”
慈禧:“那些報紙都說了什麽了?”
榮祿:“說朝廷內的君臣都是封建守舊派,而叛軍代表的是全體中華民族的利益,是新時代進步派,號召學生、工人還有商人聯合起來,推翻大清朝廷的統治,一起建設大一統的新—中國……”
慈禧冷冷一笑,“咱們大清的天下,什麽時候輪得到工商這種末流的人來說話了?”
榮祿:“載洸在朝為官期間,就一直積極主張發展工商業,如今看來,叛軍早已為今日之勢做好鋪墊了。現在工人跟商人掌握著全國最主要的工廠跟財富,已經發展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這群人的湧現,導致朝廷逐漸失去了對地方上的控製,一旦他們聯合起來,朝廷的統治將受到嚴重威脅,這也是載洸叛亂的底氣。”
慈禧:“載洸真是下了一盤好棋啊……都怪我心慈手軟,在當初察覺到他有這般心思的時候,就該狠下心來斬草除根,就不會有今日這般禍亂了……”
她又低聲細語地喃喃自語道:“沒想到,第一次對一個人這般心慈手軟,竟然釀下了滔天巨禍,悔不當初啊……”
就在這時,一位兵部侍郎來報:“皇太後!大事不好了,載洸率領大軍朝北京城殺過來了!距此不過兩百裏!”
底下的一眾大臣全部都慌了神,慈禧一臉震驚地站起身來,“什麽!殺過來了!兵部之前不是說他會往天津方向去嗎?”
孫毓文:“載洸此人用兵足智近妖,變幻無常,向來是難以捉摸,說不定,就是載洸的疑兵之計。”
慈禧:“你們看清楚了嗎?載洸真的在來北京的路上?”
兵部侍郎:“斥候騎兵確實看到了敵軍主帥的帥旗。”
慈禧:“就憑幾麵帥旗就能判斷敵軍主帥的位置,你們兵部辦事情也太草率了吧?載洸那麽狡猾,我看他這是掛羊頭賣狗肉,你們都被他給騙了。”
孫毓文:“皇太後有所不知,見旗如見人,帥旗出現的地方,就意味著叛軍主帥出現在那個位置上,這便是載洸的額為帥之道,也正因為此,每每他親自率領軍隊衝鋒陷陣的時候,底下的士兵才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慈禧:‘這麽說來,叛軍下一步的目標確實是北京城而不是天津了……’
奕劻:“皇太後!我們的主力部隊還在天津圍剿慕容湛的叛軍,現在應該緊急將他們給召回來,以防不測。”
榮祿則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就算叛軍來襲,北京城內目前就有精兵十萬,足以抵擋叛軍的進攻。”
剛毅:“榮中堂口中的精兵十萬,真正能打的又有幾個?載洸的中央新軍可是出了名的戰鬥力強悍,再加上有載洸親自領軍,實力絕對不可小覷,臣認為,應該速速召回在天津的軍隊,讓他們回援北京城。”
懷塔布:“奴才也覺得應該集中力量駐守北京城,隻要守住了北京城,朝廷就還在,大清的江山就還在,一旦北京城丟了,我們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奕劻:‘沒錯京師是國本,絕不能丟。’
榮祿則察覺到了起義軍的痛點:“叛軍倉促起兵,即便是事先暗中準備了些許軍火,但為了不被朝廷察覺,這批軍火的數量不可能富足,若是臣所料不錯,他們的武器彈藥也快要消耗完了。
隻要再堅持一兩天,等到慕容湛的軍隊被消滅,奪回了天津軍火庫,或者銷毀了那批軍火,那叛軍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強的戰鬥力,也無法繼續作戰,等到他們彈藥耗盡的時候,我們再出動出擊,就能把叛軍徹底剿滅。臣建議,先消滅慕容湛,北京城之圍自然就能化解了。”
剛毅:“載洸管理著國內那麽多軍工廠,還用了這麽多時間去準備叛亂,要儲備足夠的武器彈藥不難吧?”
榮祿:“本官一直奉皇太後的懿旨秘密監視著商辦衙門的情況,他們的軍工廠產出多少槍炮彈藥,本官一清二楚,他們起兵作戰所需的彈藥,一部分來自於邊防軍原有的彈藥供給,另一部分則是載洸用殘次品偷偷置換出去的,大概的數量可以算出來,如若所料不錯,他們也該黔驢技窮了。”
奕劻:“榮中堂,不能夠這麽算吧?那載洸精於算計,說不定這也是他故意營造的假象呢?”
徐桐:“沒錯,要是叛軍真的缺乏彈藥,那他們就應該打到天津軍火庫那邊去,而不是拚盡全力往北京方向趕來。”
懷塔布:“沒錯,手裏頭沒有彈藥,這槍炮就隻是廢銅爛鐵,我要是叛軍主帥,在缺乏彈藥的情況下,躲著還來不及呢。絕不會向北京城靠近,否則就是羊入虎口,我們大軍一出,叛軍便無力抵抗,隻能乖乖受死。”
榮祿對著這一群嚇破了膽的大臣頗感無奈,“就算是叛軍不存在彈藥短缺的問題,北京城堅牆高,糧草彈藥充足,可以堅守,載洸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整個北京城。”
奕劻:“臣覺得還是小心謹慎為妙,北京城的安全絕對不能有一絲偏差。”
慈禧聽完底下臣子的發言之後,將目光轉向了一旁默不作聲的孫毓文:“孫毓文,你怎麽不說話了?該不會,你的心也在載洸那兒吧?”
孫毓文慌張地說道:“臣是朝廷的臣,臣的心也隻能在皇太後這兒。”
慈禧:“你知道就好,既然知道,為何一言不發?前方戰場屢戰屢敗,你作為兵部尚書可是要負責的。你現在要是敢說自個沒有想法,不提出了兩全之策來,本宮現在就砍了你的腦袋。”
孫毓文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臣愚鈍,既然皇太後問話了,按臣也隻能鬥膽獻策了。在不知道叛軍虛實的情況下,隻能左右開弓,留下約一萬軍隊繼續圍攻天津軍火庫,一旦得手之後便立刻銷毀,不給敵軍任何補充彈藥的機會。
然後抽調出來的兩萬軍隊先不著急回北京駐防,而是到前線去阻擊叛軍,一來可以延緩叛軍進攻北京的速度,給朝廷更多時間備戰、鞏固城防,二來也能刺探敵軍虛實,看看他們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彈藥的儲存量是否能夠支撐他們進攻北京城。待到探知叛軍實情後,朝廷再作下一步計劃也不遲。”
慈禧聽完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本宮就暫且留著你的頂戴花翎吧,傳旨下去,就照孫毓文說的辦。”
眾臣:“皇太後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