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蘭陵王
孫毓文:“臣遵旨。”孫毓文拿過那一紙長長的折子,開始字正腔圓地念了起來,“憑吊當年名將,肝膽照河山,戍紫津玄塞,荒原野道,邙山突圍,西境禦敵,定陽擒賊。
怎奈無辜於天反遭鴆,一代柱國遺憾恨。追憶昔日王勳,英風貫日月,為文韜武略,帥威臣廉,功高弗傲,富貴不淫,債契何討,但有大德行地而稱頌,千載蘭陵享春秋。”
光緒聽完之後,陷入了沉思當中。一旁沒什麽文化的奕劻則焦急地問道:‘孫大人,您念了這麽久,本王也沒有聽出個所以然來,這折子寫的東西也跟咱們談的不著邊際啊,到底說的是什麽啊?’
孫毓文:‘這裏講的是北齊蘭陵王高長恭的事跡。’
奕劻:“事跡,他有什麽事跡啊?整得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孫毓文:“這……不太好說啊,恕卑職愚鈍。”
奕劻:“不好說?怎麽就不好說了?你倒是說說看呀……”
而了解其中原委的人,此刻的內心都陷入了糾結於沉思當中。載洸在這種敏感時刻引出了高長恭這樣一個人物,是別有深意的。
高長恭是北齊的名將,又是皇室宗親,當年在他取得了邙山大捷之後,很快就因功高震主引來了猜忌。一次,北齊後主高瑋借機問他:“邙山之捷,你入陣太深,一旦失利,悔無所及。”這句話是在試探高長恭的態度。
但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在疑心深重、又心胸狹窄的皇帝來說,既然已經開始忌憚這位戰功顯赫的親王,欲除之而後快了,那麽即便怎麽回答,都能成為他舉起屠刀的借口。
當時的蘭陵王隻是無意識地回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意思就是:北齊是我們高家的天下,國家的安危讓我牽掛,當時不自覺地就衝上去了。
這種視國如家誓死衛國的精神,本來應該受到後主的愛惜才是。但是在同樣是封建社會的時代裏,天下乃皇帝一人之天下,皇上視國家最高權力為禁臠,連兄弟也是不能染指的。你高長恭居然把國家大事視為家事,居心叵測!
於是便有了後來史書上那一句:“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北齊後主高緯一杯毒酒將蘭陵王高長恭賜死了,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長恭一死,親王中又少一勇將了。自折手臂,亡在日前。高長恭死後不久,北齊失去了這一擎國柱石,很快就在外敵的進攻下滅亡了。
載洸的這段話顯然是講給光緒聽的,而其中的含義也是也巧妙了。但是話題太過敏感,孫毓文自然不敢在朝堂之上捅破這層窗紙,解鈴還須係鈴人,這件事情怎麽解讀,關鍵還得看光緒的態度。
隻見光緒邊沉思著邊說:“載洸這是在提醒朕,不要自毀長城……”
翁同龢:‘皇上!這是赤裸裸的威脅!他竟然敢如此大言不慚,目空一切,以為大清沒了他就真的要亡了,如此居功自傲、狂妄囂張,完全沒有把朝廷跟皇上放在眼裏。皇上既受命於天,就算是沒了他,我大清照樣能既壽永昌!’
榮祿:“身為臣子,竟然還有如此不臣之心,冒犯聖上,皇上要是再不行動,助長了其野心,悔之晚矣!”
載洸的這一席話,興許對其他人沒什麽作用,但是對於光緒帝而言,卻是正中他的靶心——敏感又易動情。
隻見光緒長歎了一聲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先看看皇太後的懿旨裏麵寫了什麽吧。念——”
孫毓文還裝瘋賣傻地站在原地不動。
光緒:“孫大人,讓你宣讀懿旨呢,你怎麽還站著不動。”
孫毓文難為情地說:“讓臣來宣讀……不太好吧,要不,皇上先過目?”
光緒:“不必了,這兒也沒有別人,你就直接讀吧。”
孫毓文小心翼翼地拿過那道懿旨,臉上掛著驚訝的表情。
奕劻:“孫大人,這懿旨上麵到底寫了什麽,你倒是說啊!”
孫毓文:“皇上……您還是親自過目吧,臣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
而這邊,載洸已經集合了京城內的所有兵馬,來到朝陽門前,將要對準備撤退的日軍窮追猛打,報血海深仇,再趁機拉一拉和談的優勢。
這支軍隊規模龐大,建製複雜,由禦林軍、禁衛軍三大營、九城守軍以及淮軍組成,載洸需要他們的力量,才是對日軍發起大規模的反攻。可是,載洸雖然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指揮權,但是現在北京保衛戰已經結束了,在名義上,他是沒有調動這些軍隊的權力的。
載洸之所以能夠完成調動兵馬的戰前準備,完全是因為個人強大的號召力,但是如果沒有朝廷的準許令,他們也不敢跟著載洸的軍令行動。
而此刻,載洸已經身披鎧甲,腳跨戰馬站在軍前了,他們都在緊張地等待著來自朝廷的命令。
就在這時候從京城內奔襲出一匹快馬,在眾人望眼欲穿的眼神中走到陣前,大聲宣讀手中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倭國尋釁在先,求和在後,狡詐之徒豈能親信,殘暴之賊豈能輕饒。命兵馬大元帥載洸指揮軍隊追擊,直至收複國土,一雪前恥,三日後再議停戰和談之事。欽此!”
載洸這下子終於能名正言順地調動軍隊了,他奮起揚鞭,在陣前邊奔跑邊喊著:‘日本人踐踏我們的國土,屠戮我們的同胞,現在戰打敗了,他們想要拍拍屁股走人了,天下哪有這樣子的美事,你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眾將士:‘不答應!’
載洸:‘現在,我要率領你們,奮起直追,收複國土,報仇雪恨,揚我國威,你們敢不敢與我一戰!’
眾將士:‘敢!’
載洸:“好!傳我命令,給前麵的日軍發最後的通牒,凡入侵我國領土者,投降者不殺,膽敢反抗者,殺無赦!”
眾將士:“殺!殺!殺——”
載洸:“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