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晚清之扭轉乾坤> 第一百六十章 荊棘載途

第一百六十章 荊棘載途

  眼見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孫毓文作為兵部尚書,麵對此等緊急而複雜的軍務,他的內心也是焦灼的。這事要是處理不好,他日後肯定首當其衝。不得已,這個不粘鍋先生也隻能粘一次鍋了。


  孫毓文:“啟奏聖上,這幾位王爺大人說得都有道理,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著想。但是下官以為,李中堂縱橫外交,善於跟洋人打交道,又是身經百戰,深諳兵法戰略。不如先聽聽李中堂的意見?”


  光緒:“李鴻章,孫毓文說得對,之前的對外戰爭,大多都是你在主持外交,這事,你可不能置身事外。”


  李鴻章還以為孫毓文有什麽妙招,說到底,還是把那套祖傳的甩鍋本領搬出來了,不自覺地又輕歎了一聲。


  李鴻章:“回皇上話,兵家有言,下謀伐兵,上謀伐交。日本若想吞並朝鮮,也必定會侵犯到英國俄國等列強在遠東的利益。


  為今之計,唯有想方設法促使列強出麵震懾日本,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此乃上策,既不必開啟戰端,又可以平息戰亂。”


  奕劻迫不及待地說:“李中堂此計甚妙!”


  榮祿:“臣也覺得此計可行,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還請皇上采納之。”


  翁同龢輕蔑地“哼”了一聲,“英俄等列強,皆是虎豹豺狼,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自取滅亡。何況我大清乃是正義仁德之國,豈能向這些唯利是圖、野蠻殘暴之徒求助?這不是有辱我大清的天朝威嚴嗎?”


  誌銳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樣:“皇上若假我五千雄兵,入朝作戰,三個月內,我必蕩平賊寇,凱旋而歸!”


  榮祿冷笑一聲:“帶兵作戰,豈是兒戲?侍郎大人未曾領兵,未經一戰,疏於征戰兵謀,甚至連後勤都沒有管過,就讓幾千戰士跟著你一起去送死,難道就不覺得過於兒戲嗎?”


  誌銳:“那也總比有些人貪生怕死,紙醉金迷要強得多了。”


  奕劻:“搭進去幾千條性命是一回事,作戰的錢糧器械,也是個無底洞。且不說三個月能否班師回朝,就算是打三個月的戰,少說也得幾百萬兩銀子。這錢,戶部能出嗎?”


  翁同龢:“既然是事關國家安危尊嚴的事,那戶部自然地想方設法地去籌集所需軍費。”


  榮祿:“上次內務府籌備萬壽慶典,急需銀兩,皇太後有旨,讓戶部先墊上兩百萬兩銀子。那時候翁師傅說戶部已無存銀,一文不出,這會兒,一說到要打戰,這銀子就像變法術一樣變出來了,也不知道安的是什麽心。”


  翁同龢:“皇太後的萬壽慶典固然重要,但是再重要,也比不過祖宗的江山社稷,皇太後她老人家聖明睿智,體恤下臣,必定能理解老臣這一番用苦良心。”


  ……


  光緒撐著下巴,一臉無奈地望著底下一眾嘰嘰喳喳的臣子,可是,他等的那一把寶劍還沒有出鞘,是時候自己動手抽刀了。


  “載洸,你深諳世界局勢,又通曉各國戰略布局,你來說說,此次事故,該如何應對。”


  載洸深知,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必定會招到眾人的反對,弄不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一開始選擇了避其鋒芒,先讓帝黨跟後黨互相對壘,等到雙方子彈都打得差不多,開始顯露疲態的時候,自己受到的阻礙就會輕很多。


  “回皇上。日本此番戰略意圖,是借朝鮮民變,誘使我大清出兵,再製造戰端,好師出有名,與我軍正式開戰。


  與日本這一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並且,我軍應當先發製人,占得先機,天降神兵,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方可致勝。


  臣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便是派重兵,將我大清的精銳派遣至朝鮮,在短期內取得兵力上的優勢,壓製住日本駐朝的小股軍隊,將日本徹底地趕出朝鮮,令其徹底喪失陸戰優勢。


  中策便是不派兵,隻要大清不派兵,日本便無製造戰端的理由跟機會。若是日本以強硬的姿態吞並朝鮮,也會召來國際輿論,屆時大清可利用外交手段,取得列強的支持,後發製人,將日本趕出朝鮮,隻是,若是日本完全控製住了朝鮮,要想再將他們趕回日本群島,勢必會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下策便是派輕兵,這樣一來,可以響應朝鮮王室的求援,也可以展示對日的強硬態度。隻是派輕兵的話,不足以壓製日本的攻勢,還給了日本對清作戰的借口,因此,此策斷不可行。


  綜臣所訴,上策是如今最保險、最理智、最有勝算的決策。皇上,兵貴神速,戰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了最佳的作戰時機,便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追悔莫及。


  為了邊疆的安穩,更為了百姓的存亡,臣願主動請纓,率領清軍精銳入朝作戰,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禦敵於國門之外!”


  載洸話剛說完,就引來了眾人的非議。


  奕劻笑了笑說:“貝勒爺雄心壯誌,本王甚是欽佩,然區區三島之倭國,何至於此啊?若真將我大清精銳之師全部派遣朝鮮,所耗錢糧器械甚巨。


  以國庫目前的狀況,不出一個月,糧餉器械皆盡,屆時前線的官兵,就要坐吃空山了。貝勒,您這是要置我大清將士於險境啊?”


  載洸胸有成竹地說:“國家值此危急存亡之際,自當傾全國之力以禦敵,太平時節,有太平時節的理財之道;戰爭時期,有戰爭時期的理財之道。


  翁師傅剛剛不是說了嗎?倘若國家有難,戶部自會想方設法地籌措錢糧,以備軍需。何況還有商辦衙門,在戰時可為軍隊源源不斷地提供所需糧草器械。”


  翁同龢自然不樂意被載洸拿出來當擋箭牌,“老臣是說過會想方設法地籌措軍需,這是戶部的職責所在。但是貝勒所說的上策,實乃窮兵黷武之舉,戶部絕不會浪費百姓的血汗錢。


  殺雞焉用牛刀,區區日本,何至於動用我天朝全部精銳之師?大清隻要使出十分之一的力氣,就足以震懾住日本了。貝勒意圖統領我大清百萬雄師,怕是別有用意吧?”


  翁同龢沒等載洸發言,便直接麵向光緒:“皇上,臣反倒覺得,貝勒的下策,實為上策,最符合當下國情勢態。戶部既可支撐此次作戰,又可妥善解決朝鮮事故,是為兩全之策。”


  光緒:“朕也覺得,翁師傅的想法,較為妥當些。”


  載洸激動地說:“皇上!若派少量軍隊,必不是日軍的對手,屆時朝鮮戰失利,禍及邊疆,我軍節節敗退,敵軍則氣勢洶洶,如排山倒海之勢襲來。真到那時候,大勢已去,就真得無力回天了啊!”


  說完,載洸猛地跪了下去,“成敗在此一舉!生死攸關,懇請皇上三思!”


  光緒:“載洸啊,你也別杞人憂天了,我看呐,這事,能省心省力地解決,何必大動幹戈。”


  翁同龢笑了下說:“貝勒整日研究西方的異端學說,就滋生出恐“洋”症來了。日本不過是學了西洋那套資本之論,難道換了身羽毛,就能烏雞變鳳凰嗎?無論怎樣變,日本還是烏雞,我大清還是鳳凰,隻要拍一拍翅膀,這小小的日本,就倒了。”


  載洸:“皇上!日本早已今非昔比,實力不在大清之下。然世界皆不覺日本之崛起,值此危急之秋,若我大清還是抱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驕傲自滿,輕敵冒失,大難即將臨頭啊皇上!”


  光緒:“朕意已決,你不必再多言!李鴻章。”


  “臣在。”


  “這次就由你去跟洋人交涉,洋人不是有一套國際法嗎?你讓洋人出麵,遏製日本的野心。”


  “臣遵旨。”


  載洸:“皇上!這是帝國主義的時代,弱肉強食,資本列強皆是食肉的怪獸,毫無道義可言,寄希望於列強,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愚蠢至極……”


  光緒隨手拿起一本奏折,猛敲了下桌子,“載洸,你最近是越來越放肆了。有你這麽跟朕說話的嗎?朕看在你年幼,又是朕的胞弟,才一再忍讓,沒想到你是得意忘形了。你這樣凡事都愛強出頭,不顧全大局,讓朕還怎麽對你寄予厚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