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晚清之扭轉乾坤> 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枷鎖

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帝的枷鎖

  首先,商辦衙門對洋務發展是有積極作用的,如果冒然關閉,則會給國家經濟帶重大打擊。


  而且,練兵一事,是他給載洸授旨的,而慈禧那邊也默許了。眼下,載洸訓練的新軍已初成規模,說要裁軍,談何容易。


  即便光緒自己此刻有意收回載洸的兵權,可這事又不是光緒所能決定的,關鍵還得看清朝真正的當家人慈禧的意思。


  而此刻,光緒膝下的這些臣子,顯然是有點用力過猛了。


  光緒若是順著下麵那些臣子的意見行事,載洸為了能繼續自己的理想跟事業,隻會轉頭向慈禧求助。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徹底地將載洸推向慈禧的陣營,給光緒又樹立了一個勁敵。


  光緒此刻倒是希望,在這種君臣焦灼的時刻,能有人站出來打破這種局麵,即便是有人能出來說幾句中立的話,自己也好就坡下驢。


  可是如禮親王世鐸、兵部尚書孫毓文等見風使舵的人物,見到此刻群臣抨擊載洸的勢頭正盛,自然不會傻傻地出來擋這一箭,幹脆在一旁默不作聲。


  而原本最有可能為載洸說話的醇親王奕譞,此刻也告病在家休養;商官之類的,至始至終都受到科舉入仕官員的排擠,上不得朝堂,始終是不入流的次官。


  而底下的臣子,慷慨激昂地列舉了載洸一係列罪狀之後,就眼巴巴地等著光緒帝能對載洸下旨嚴辦,以示懲戒了。


  此刻的光緒當然不能傻乎乎地照著他們說的做,但這時候出來保載洸,矛盾立現,如果載洸是他們口中的“奸臣”,自己不就成了“昏君”了嗎?

  反過來,如果去駁斥清流黨的言論的話,又容易失去清流黨的擁戴,那可是光緒唯一的政|治籌碼了。


  光緒顯然不太擅長應對這種局麵,這種亦正亦邪、可是可非的事情,著實令他傷腦筋。


  皇帝雖說是至高無上,可往往受到的牽絆和桎梏也是最大的,既不能不說,也不能隨便說。


  這種時候,沉默並不在他的權力範疇內。


  底下那些搖擺不定、靜觀其變的人可以沉默,但作為皇帝,他不行。


  總讓下麵的人吵吵嚷嚷也不是個辦法,這時候,光緒隻能向翁同龢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作為與光緒朝夕相伴的老師,翁同龢自然是看出來了光緒此刻的難言之隱,於是從禦賜的座位上站起來說:


  “回稟皇上,臣民已對洋務與新軍一事頗為不滿,按理,皇上應當上應天意,下順民願。


  可商辦衙門自創辦多年以來,業務早已根深蒂固,非一日可拔除;至於新軍一事,雖說是多次一舉,但畢竟是斥巨資所創;若是一戰未打,便讓將士們都解甲歸田,恐招來非議。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還是安撫流民,派人到災區賑災。


  因此,老臣以為,賑災一事,可交由貝勒爺全權督辦。商辦衙門盈利頗豐,隻要貝勒有心為之,短時間內必可籌集到賑災所需銀兩。


  另外,操練新軍一事,必須馬上停止,讓所部就地軍墾屯田,自力更生,節省軍費,以應對國庫空虛、災情緊急之困境,解朝廷燃眉之急。”


  光緒聽完,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挺了挺腰杆說道:“翁師傅此言,正合朕意,既可借洋務以解災情,也可暫時平息民怨。


  今日朝堂議事,列位臣工都辛苦了,今日就到這裏,朕也累了,你們先退下吧……”


  下麵的臣子聽到皇帝這樣的答複,心生不滿。眼看就要攻占敵人山頭陣地了,上級領導卻突然大喊一聲“撤”,於是個個臉上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並沒有立即起身離去。


  光緒帝見狀,像是記起什麽來似的,補了一句:“翁師傅留下,朕有要事要與你商議。”


  “臣等告退——”下麵的一眾清流聽完後,才心甘情願地將“倒洸”主戰場讓給了翁同龢,讓他繼續做最後的衝刺。


  待到其他人都走後,光緒才得到了放鬆的機會,他從自己的寶座上站了起來,扭了扭自己僵直的身子,在養心殿裏漫不經心地踱著步子,邊走邊說:


  “翁師傅,你這時候提議,讓載洸全權督辦賑災事宜,就不怕他借此機會,提升威望,收獲民心麽?

  現在,他在民間,可都快被捧成神了,人人都說他,文治武功,大清兩百年來,無人能出其左右,幾近聖人。


  你說說,朕這個真正的天子,總不能比他低一等吧?”


  翁同龢聽完,沉思了會說:“皇上不必理會這般的民間俗見,鄉野村夫,無知愚民,隻知表麵,不明所以,其言不值一聽,其論更不值一提。


  要聽,就聽那些飽讀詩書之人的言語;要提,就提如今天下士子的心聲。


  眼下,天下士子皆不滿貝勒久矣,指其不尊儒學,褻瀆聖人,竟將西洋那些妖學引進國門,廣而傳之,而置四書五經於不顧,此乃舍本逐末、背綱棄禮之舉,必遭天下士子口誅筆伐;


  而貝勒又因為重商輕士,違背祖製,敗壞綱常,為士子所不恥。得士子心者得天下,失士子心者,便是天下之敵。”


  光緒聽完,緊張的情緒才稍稍舒緩了一些,他將手肘搭在扶手上,手掌撐著太陽穴,一臉沉思的模樣。


  翁同龢抬頭望了一眼光緒,又補充道:“可今日之大清朝,卻潛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


  近年來,隨著洋務的興辦,商務活動的興盛,商人得勢,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甚至還要壓過士子一籌。


  這也是老臣此刻最為擔心的。古往今來,華夏兩千年,皆實行尊儒重教的國策,以士紳階層為尊,這士子,便是朝廷統禦九州的根基。


  而如今士子沒落,朝廷統治的根基已經搖搖欲墜,而商人卻能大行其道,若天下一旦有變,老臣唯恐……”


  翁同龢說道一半,便戛然而止了。


  而禦座上的光緒帝在聽到翁同龢這番言論後,撐大了瞳孔,眉頭緊皺,緊張的情緒全部匯聚到了眼睛上,他用略帶驚恐的眼神望著翁同龢,大聲問道:


  “唯恐什麽?接著講!”


  翁同龢支支吾吾地說道:“老臣……不敢講,怕皇上又要責怪臣,滋生了嫉賢妒能之心了……”


  光緒帝聽完,怒火中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來,用手指指著翁同龢命令道:“朕讓你說你就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