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黑旗> 第三十二章 立業(上)

第三十二章 立業(上)

  ps:下午有事,所以二更稍緩送到,繼續求票


  鄧哨長卻是淡淡一笑,起身對柳宇說道:「喝了這許多酒,還沒謝幾位的好意,就拿此物相贈。」


  說著一起身,一轉身,捊起一根油光發亮的辮子:「拿剪子來。」


  他這一舉動,立即換來細柳營上上下下的好感,司馬泰脫口而出:「好男兒。」


  那邊已經有人去尋剪子,鄧哨長捊著辮子道:「細柳營入我黑旗軍是件好事,若因留辮一件小事太過獨自特立,難免會生許多波折,我今生已絕了歸家之念,不若給貴營錦上添花,聊表謝意。」


  正說著,那邊已經遞過了一把剪刀,鄧世昌順手拿了起來,又多看了手上這辮子,頗有些傷神:「打小就留了這辮子,現下已經快四十年了,一事無成,流亡異邦,就剩下這辮子提醒著我,我是中國之人。」


  這本是荒唐之事,作為韃子標誌的辮子卻成了身為中國人的標誌,只是柳宇卻笑不出來,旁邊柳隨雲看得出來鄧哨長對這辮子太有感情,便道:「鄧哨長,既然捨不得,就不必動剪子吧。」


  那邊鄧哨長笑得極苦:「捨得捨得!大伙兒都是西省同鄉,有什麼捨不得!若是黑旗只有你們細柳一營獨立特立,那才是壞事了。」


  說著,他揮動剪刀,將這四十年來相伴相隨的長辮剪了下來。


  全場冷漠,接著才是含著淚水的歡呼,司馬泰恭恭敬敬地給他行了一個大禮:「好男兒,自當揚名萬里。」


  鄧哨長的臉上也帶著淚花,只是強作歡笑:「狗屁個揚名萬里,幾位兄弟若是把我鄧某人當朋友,日後若有歸鄉一日,便找口薄皮棺材將我埋了,每年不忘上柱清香便成了。」


  「好男兒!」現在是柳宇也豎起大拇指:「今天之言,柳宇不敢忘。」


  這是柳宇的承諾。


  有鄧哨長與黃守忠協助,細柳營也很順利在山西城外紮下老營。


  這個因戰亂而廢棄的村落佔地頗廣,便是駐個五百人也不成問題,大家各司其職,幹得熱火朝天。


  細柳營並不是簡單地修繕房屋那麼簡單,而是全員動手,按照柳宇心目中的印象,把老營修成一座兼有要塞性質的大兵營。


  只不過柳宇到現在頗為低調,按照鄧哨長的建議,他可以隨意徵調防區內的越南民夫修築營房,只是到現在為止,他沒抽調一個民夫,也沒派人向防區徵發過款子或任何軍食軍需。


  這本來是防區內越南村社的義務,須知越南的田賦極低,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越南人眼中,他們寧願不要這種福利。


  原因在於,在極低田賦的另一面是政府繁重的免費勞役,任何一名越南男子,一年至少有六十天要自帶食物的情況下,免費為政府承擔完全義務的勞役,甚至連服裝和來迴路費都要個人承擔。


  在北圻,越南人的這種免費勞役尤為繁重,許多村社的勞力不是要承擔兵役,就是在越南官府的命令承擔著免費的勞役。


  現在黃守忠把六七個村社划給柳宇,他完全有權力徵發民夫,只是柳宇沒聽取他的建議,一切還是由細柳營自力更生。


  更讓黃守忠不解的是,在正常的駐防之後,即使不在防區徵發民夫和物資,至少也派出大隊在防區內巡視一番,但是到現在為止,細柳營都是非常老實地呆在自己的老營之中,一步也沒出去。


  他們只是偶爾才派人攜帶銅錢、白洋出來採辦物資,採辦的價格也比前營要高出許多,但就是這種低調,讓黃守忠作出了與鄧哨長一樣的判斷:「細柳營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至於駐在城內的山西總督和其它越南官員,他們則驚惶不定地看著城外這支武力。


  即使說不上膽戰心驚,但是他們已經做好最壞的準備,城頭的火炮都架好了,總督大人也做好了與城同殉的準備,他們把細柳營的可怕渲染到極限。


  特別是讓他們害怕的是,即使細柳營不來攻城,可統督大人萬一下達一個出城殲滅細柳營的命令,那時候內有黑旗,外有細柳,才叫死無葬身之地。


  一直從黃佐炎傳來了勞軍命令,山西總督才心神大定,立即下令徵集勞軍物資,這一次他們的效率出奇得多。


  他們送來的勞軍品比黃佐炎命令的還要多,五頭大肥牛,十一頭大肥豬,米酒二十壇,大米六十石,其它勞軍品甚多,由一個七品官率百餘民夫趕將過來,沒到老營就高呼:「山西總督派小的慰勞細柳營,是來慰勞細柳營的,絕不是敵人。」


  他們可是讓細柳營殺怕了。


  總督大人看過河灘上官兵被屠殺的場景,整整一天都沒吃下飯。


  閉上眼睛都是那屍山血海的場景,睜開眼睛便覺得泰山壓頂。


  除了黑旗軍之外,怎麼來這麼一股災星啊。


  那二百餘人,可是北越官軍第一等的悍卒,這等強卒只有黃佐炎大人手下才有,總督欲招募這麼一批亡命之徒,卻始終不得其路。


  可就是這樣的精卒,在人家面前連一刻鐘都抵擋不住,聽事後逃回來的士兵說,細柳營每人都有三桿西洋連珠快槍,每桿快槍只要上滿葯子,不用再裝一發葯子,就可以打上一個時辰,而且每個鐘點可以打三千發子彈。


  這樣的精利軍械,豈是總督的想象力所能想象,總督大人根本想象不出那槍管怎麼能裝下那許多子彈?


  只是河灘上的場景,又是他親眼所見,到處都是槍彈痕迹,細柳營發射的子彈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發,而參戰的細柳營軍士據說不過百人,交戰不足半刻鐘,除了那槍管里能有打不完的子彈,實在沒有別的解釋。


  當然,總督大人好歹有些見識,他還是難以理解這一點,只是想起昔年法蘭西兩次興兵來攻越國,據說那火器無比精利,越軍數萬不能敵其數十之眾,他就能理解了。


  ps:下午有事,所以二更稍緩送到,繼續求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