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瓜熟蒂落
天後說到這裏便拿起了旁邊的毛筆,在桌子上寫了一首詩出來。
“狄卿,你見過這首詩吧?”
狄仁傑進過這張紙,對紙上的詩自然是耳熟能詳。
不過,他是不會把這首詩寫出來的。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章懷太子流傳於世的作品很多,但是這首詩應該是最有名的一首吧?”
“瓜已經熟了,自然就離開瓜蒂了。這叫瓜熟蒂落。有些事情實在讓人說不清楚,你說的是實話,別人反而不相信。你瞎編亂造一通,別人反而越來越相信了。”
天後笑的苦澀。
“其實這是一個聽到的順序人們不相信自己第1次聽到的東西,反而相信自己第二次聽到的東西。但是第1次聽到的往往都是真話,而第2次聽到的往往都是假話。這個不新鮮,臣在辦案的過程中經常遇到。”
“人心思亂啊。”天後感歎。
“天後,兩位太子到底是怎麽回事?章懷太子一直都說自己並不是您親生的,他到底如何?”
“他要不是哀家親生的難道還是蕭淑妃生下來的?狄卿,你熟知道內的規章應該知道,一個皇子的誕生並不是民間所傳的那樣簡單。”
“這個臣,知道。”
狄仁傑當然清楚了。
一個皇子或者是公主的降生,那是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過程。
首先,什麽時候受胎?
妃子的時間都是由大內的太醫有所記錄的,這個記錄可不是一般的妃子能夠掌握的。
民間傳說什麽有人在宮內偷情,讓妃子懷孕,純屬是胡說八道。
一個妃子什麽時候方便,什麽時候不方便,什麽時候可以懷胎,太醫院都是有所記錄的。
所以皇帝臨幸過誰,沒有聯係過誰,留還是不留都是有詳細記錄的。
“蕭淑妃,那個時候已經有將近一年沒有侍寢了,也不可能懷孕。”
狄仁傑可是曾經看到過太醫院的記錄的。
那些陳年老賬全都被記錄在太醫的冊子上,說說當初後宮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天後,臣還有一個問題想問您。民間都說,蕭淑妃和王皇後是您做成人彘的。這個……”
“這是真的!”
天後說起真話的時候,眯了一下眼睛。
她的臉上此時出現的陰很神色就像是地獄之中的女皇,就算是餓鬼,見到也得退讓三分。
“為什麽?”狄仁傑皺眉問道。
他不明白。
天後也明白,他不明白。
她慘淡一笑:“弘兒自由身體就不好,知道為什麽嗎?就是因為蕭淑妃投毒,其實你還不知道另外一個事情。弘兒,這個孩子不願意走水路,願意走旱路。他還更願意把自己當成路被人走,也是蕭淑妃害的。如果不是他跟他父皇和我攤牌,恐怕……事情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不走水路走旱路!
狄仁傑聽著這句話雲裏霧裏。
可是他隨後就想明白了。
原來李弘……
“如果這樣的話,的確不太適宜成為一國之君。”
一國之君最起碼得留後吧,天天被人當成路走,這也有傷風化。
更何況,如果一個男人都想有個依靠的話,那麽這天下大權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裏?是他,還是另外一個男人。
狄仁傑突然間感覺到蕭淑妃真是一個人才。她是怎麽想到這些事情的?
“你說這麽優秀的一個皇子就被那麽兩個心如蛇蠍的女人給毀了。你說我能不恨他們?別說是我了,就是過世的先皇,恐怕也對這兩個人恨之入骨。我所做的事情,先皇未必不知道,但是他從來就沒有問過。”
在這後宮當中能吹進皇帝耳朵當中的風恐怕是不少的。
先皇也不是一個糊塗人。
和做皇子的時候正好相反,他當上皇帝之後更強勢。
這麽強勢的一個皇帝,讓周邊諸國的王都嚇的靜若寒蟬。怎麽可能鎮不住後宮呢?
“臣,明白了。”
為尊者鄙,為尊者諱。
這是每一個在下麵人的毛病。
說白了就是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頂頭上,所以乃至於自己頭上的那個最高的人都是糊塗蛋。因為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沒有才能。
但是當真正這個糊塗蛋做出一些糊塗事情之後,這些下麵的人沒有一個人會把這件事情宣揚的天下皆知。他們通通都會噤若寒蟬,幫助這位上位者來隱藏這些事情。
狄仁傑也是如此。
天後今天是拿他當的真朋友,給他說出了真話。
“那,章懷太子呢?”狄仁傑還真不相信章懷太子所說的那些話。
“他?他就是一個糊塗蛋。”天後狠狠的歎了口氣,可以狠狠的說了這麽一句話。
這個兒子真是讓他無奈了。
“他聽信的不是別的故事,而是那個王皇後被廢掉的故事。所以才做的那首詩,第一個摘下來的瓜並不是他大哥,而是他的那個姐姐。連一個封號都沒有的小公主。”
哦!是那個小公主。
狄仁傑當然也知道那件事情了。
據說王皇後被廢,也正是因為那位小公主的死亡。
天後生出來的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小公主,而不是李弘。這個小公主在生下來之後的一個月就死了。
根據民間傳說,是王皇後逗著這個孩子玩了一會兒。天後回來之後就把這個孩子給掐死了,而且還假意說是別人弄死的。
天皇李治聽到這個事情之後,一氣之下就把王皇後給廢了。
“天後,這件事情是真是假?”
天後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卻是微微一笑,又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了下來。
她在下邊走著就像是一個和老朋友談心的俠女,坐在這裏就是俾睨天下的皇者。
“狄卿,那你自己說說這件事情是真是假。你不是在主審大理寺嗎?那就判斷一下這個案子是真是假?”
天後冷笑。
狄仁傑仔細想了想,順著自己的思路說道:“天後,請聽臣一眼。蕭淑妃和王皇後死去的這一年是同一年,但是這一年生出來的並不是小公主,而是李賢太子。所以小公主應該是死於之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