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多爾袞看戲,李家戲班被高利貸找麻煩
孟古青來到攝政王府,孟古青對多爾袞“攝政王,我聽說您病了就特地來看您。”
多爾袞“您有心了。還知道主動來看我。”
孟古青“在京城您都照顧我,我來看您是應該的您看我給您帶了佛手這個是對生氣造成的身體虛弱是有幫助的。”
多爾袞“這個留給您吃好了。”
孟古青“不,我就是給您吃的這個佛手是對您的身體是有幫助的,您要是身體不好,一病不起了那天下的反賊和作奸犯科的人不是高興了嗎?所以您得盡快康複起來才是。”
巴特瑪“那格格知道什麽是作奸犯科的人嗎?”
孟古青“雖然我不是唐朝狄仁傑不是本朝沈文奎但是我也知道在非戰場的地方燒殺搶掠是作奸犯科,哄抬物價是作奸犯科製作擾亂市場的假貨是作奸犯科拐賣兒童婦女是作奸犯科還有邪教造謠是作奸犯科當官收受賄賂是作奸犯科公堂上做偽證是作奸犯科還有。總之作奸犯科的人就是幹壞事的人唄。”
多爾袞“哈哈想不到您小小年紀已經懂得這麽多呢,不愧是我為福臨選的皇後,好,我吃您送來的佛手我要盡快好起來“。
豫親王府,多鐸對沐樂說“沐樂是不是人開心起來身體就好得快呀。”
沐樂“是啊的因為快樂是治愈疾病的良藥。”
多鐸“既然如此我們夫婦排一出《劉海戲金蟾》讓十四哥看著高興。”
沐樂“劉海戲金蟾不錯不過我聽說李漁新戲夫妻觀燈很是有趣”。
多鐸“那麽我現在讓郎興去安排。”
安排好了之後,多鐸對多爾袞說“李家戲班排了出戲叫《夫妻觀燈》您看看。”
多爾袞“好我看看,叫福晉們也一起看看。”
於是攝政王府和豫親王府的人又坐在一起看戲了
台上開演,這王小六和王妻都穿著漢服短打倒也樸實。這王小六就是那喬姬反串的,這王妻是王姬演的。
王小六我家住在大橋頭,起名叫做王小六,去年看燈我先走,今年看燈又是我帶頭。移步來自家門口叫聲老婆開門咯。夫妻觀燈
王小六我家住在大橋頭,起名叫做王小六,去年看燈我先走,今年看燈又是我帶頭。移步來在自家門口,叫聲老婆開門嘍。
王妻正哪月十啊五鬧哇元宵呀呀子喲,火炮哇連天門哪前繞喂卻喂卻依喂卻喂卻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啊鑼鼓兒鬧嘈嘈哇。
王妻花開花謝什麽花黃?
王小六蘭花兒黃。
王妻麽花香?
王小六百花香。
王妻蘭花蘭黃百花香相思調兒調思相,自打自唱自幫腔。咦嗬郎當呀嗬郎當瓜子梅花響丁當。
王小六喂卻喂卻依喂卻喂卻
王妻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呀九月裏菊花黃哪。
王妻環環子扭。
王小六開門嘍。
王妻扭扭子環。
王小六開門栓。
王妻用手開開門兩扇,捷!隻見當家的轉哪轉回還。
王小六(白)老婆哎,見個禮!
王妻(白)夫妻兩個還見麽事禮?
王小六夫妻見個禮和氣和氣嘛!
王妻當家的,你從哪裏來?
王小六我從街上來。
王妻街上有麽事好玩的?
王小六哎,今天街上熱鬧哩!大放花燈哩!
王妻麽事?街上有燈啦?走走走,看燈去!
王小六麽事?
王妻看燈去!
王小六看燈去啊?哎!看燈你換件衣服嘛。
王妻就這麽的。
王小六人家都穿得紅紅綠綠的嘛!
王妻這不很好嘛?
王小六我們莊稼人一年忙到頭有兩件新衣服還不換一下子嗎?
王妻還真要換哪!
王小六要換哩!
王妻你等著!
王妻當家的哥你等候我,梳個頭來洗個臉,梳頭洗臉看哪看花燈。
王小六叫老婆你別羅嗦,梳什麽頭來洗什麽臉,換一件衣服就啊就算著。
王妻適才打開梳妝盒,烏木梳子頭上落紅花綠花戴兩朵,杭州水粉臉上抹,紅布褂印紫邊,繡花鞋白葉板,走三走壓三壓,見了當家的把禮下。
王妻手帶當家的出家門。
王小六隨手帶關兩扇門。
王小六
上屋的人下屋的人,我夫妻二人去看燈,有勞你們照應門,看燈回來再啊再感情。
王妻
王妻急忙走急忙跑。
王小六不覺來到柏子橋,柏子橋子造得好。烏木欄杆兩邊造,中間搭起個娘娘廟。
王妻急忙走,急忙行。
王小六不覺來到汴梁城。
王小六
夫妻二個城門進,抬起頭來看花燈。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
王妻
四麵八方鬧哄哄。
王妻長子來看燈。
王小六他擠得頭一伸。
王妻矮子來看燈
王小六他擠在人往裏行
多爾袞聽到這段不禁也笑了道“可別說這戲可有趣兒比以前的都逗。”
多鐸“主要是這戲詞寫得逗”
多爾袞“哎他演得也逗啊”
多爾袞對仆人說“一會兒打賞100兩。”
仆人‘是’
演完之後,戲班的人就領著賞金離開了,不知道怎麽居然遇到一夥流氓地痞般模樣的人。喬姬道“你們攔著我們想打劫嗎?”流氓頭子戚濱道“怎麽了,欠了我200兩銀子就不還了嗎?”李漁“什麽200兩銀子誰欠你200兩銀子?”戚濱對自己的狗腿子張二順說“嗯,把賬單給李班主看看。”張二順“這是喬姬上個月欠我的50兩銀子因為她的脂粉用完了需要錢所以找我借的現在該是200兩。”
王姬“你胡說一盒胭脂幾錢銀子而已喬姬怎麽會跟你借50兩那麽多?”
李漁問喬姬“喬姬怎麽回事?”
喬姬“師傅,我隻跟他借了2兩銀子,因為您上個月扣了我的花紅,我的錢不夠用所以跟他借了但是我已經還了2兩銀子給他了。本金已經還了。”
戚濱“哎呀喬姬你當大家是傻子還在怎麽的?這借貸有隻還本金的嗎更何況我們戚家借貸幫是速借速還的規矩你隔了三天才還當然是要算利息而且我們的利息是每天五分隻漲不降。”
李漁“什麽隻漲不降就算要還利息也就是2兩三錢的樣子怎麽會像你們說的200兩這麽多?”
戚濱“去打聽打聽從京城到杭州我們戚家幫借貸的規矩是什麽?你們今天不還200兩我叫你們以後都不得在京城唱戲。”
李漁“混賬難道沒有王法了嗎?大清律規定了每兩銀子三分利息不許利滾利。”
戚濱“大清律算個屁,要是每個人都按照規定做事我們江湖人吃什麽?喝什麽?要是什麽都是律例算的話那麽那些秀才為什麽要讀書考科舉衙門裏麵的衙差每個月如果隻有6兩銀子的待遇他們如何在京城買房置地?”
李漁“我就不信告不贏你們”
張二順“你和我都是杭州人在順天府告是不受理的要打官司也是我們回杭州打官司在那兒是我們的地盤杭州知府也得叫我二大爺。”
李漁“若是杭州知府要叫你二大爺那麽我就去督察院檢舉他貪贓。”
戚濱“你去唄,你個唱戲的反了天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