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勇伯想了好幾日,心裡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不管如何,他不能讓趙家絕後,不過他心下還是有些無奈,黃昏之際再次帶著隨從前往槐樹街。
此時劉凌還未回來,是孫媳婦林西接待的他,他拿審視的目光看待這個女人,發現她並無任何緊張和忐忑,面對他從容鎮定。
就這份膽識倒是頗為讓人欣賞,就是身份低了點,不過孫子翅膀硬了,估計也不會聽他的,他暫時緩一緩,等孫子回家再說。
「嫂子,我哥回來了嗎?你現在是雙身子,可不能再做重貨,擔水的事情交給我哥。」伴隨著劉靜的聲音,劉靜推開門進來了,「我給承宣留了紙條,讓他回來就往咱家來,今晚我做飯.……」
『你別動』這句話劉靜還未說出口,就看到屋子裡兩個陌生的老人家,而嫂子林西默默地站在一旁。
成勇伯幾乎是雙眼發亮地看著林西,也不管一個祖父看孫媳婦的肚子妥不妥,「你有喜了?」
林西向劉靜招了招手,才點了點頭:「嗯,今日才檢查出來,夫君還不知道。」
劉靜一頭霧水,林西拽著她,再次向成勇伯說道:「您就在這等夫君吧,我和靜兒就不陪你了。」
林西心底嘆了口氣,這什麼祖父啊,一心放在夫君身上,也沒見他正眼看一眼小姑,要不是夫君是趙家唯一的男孫,只怕得到的待遇與小姑一樣,說不定還不如小姑。
來到廚房,劉靜不讓嫂子動手,就讓她坐在灶火前燒火,自己動作麻利地準備晚飯,然後才問道:「嫂子,那兩人是誰啊?找哥哥的嗎?」
劉靜對自己本來的身世一知半解,她知道原本的家境應該很好,但是就是不知到底是哪家,哥哥也沒有告訴她,就說一切有他,不需要她操心。
「嫂子,我打算明日去林家探望老夫人和敏姨,你要去么?」劉靜沒糾結這個問題,轉而就說起其它話題來了。
林西點了點頭:「好,明日一道去,我做了一些泡菜,老夫人上次吃了覺得爽口,這次多帶一點。」
姑嫂二人一邊說話,一邊做飯,飯蒸熟了,菜也弄好了,就等劉凌和范承宣回來下鍋炒出來。
成勇伯在屋子裡感慨,這個孫媳婦運氣還是挺好的,這樣關鍵的時候竟然有喜了,而且孫子憑自己的本事考上探花,他這把老骨頭還有幾年好活,且觀察著不著急。
劉凌正要推開門進屋,就見妹夫進了自家屋又出來了,直接往他這邊來,他便知道妹妹在自家。他停住腳等妹夫一起,兩人說著彼此的工作,劉凌進了翰林院,范承宣憑著自己考,考進了工部,然後似乎運氣又特別好,被招進了皇上最新成立的研究所,他的檔案在工部,但是不在工部上班。
一走進院子,劉凌臉色就沉了下來,他看向妹夫:「承宣,你去廚房看妹妹和西西,我這裡處理點事情。」
范承宣已經看到屋子裡的成勇伯,點了點頭,徑直往廚房那邊去。
劉凌並未與祖父說太久,他的條件不變,而且還增加了一個條件,他回去可以,但是成勇伯府必須交給他的妻子來管理,祖母不得插手府上的內務,更不得干預他們夫妻二人之事。
成勇伯鬱悶地回去了,石達看在眼裡,也是無可奈何,小少爺就是逮住了老爺的死穴,但是他也看得出來,小少爺確實對成勇伯府沒有任何好感,尤其是對夫人,那是萬分不屑。
——
自從科舉之後,京城的熱鬧一下子更多了,今日不是城東辦喜事,明日就是城西敲鑼打鼓,幾乎每一天都能聽到嗩吶的聲音,每一天都有花轎遊街。
京城小報,專門刊登京城各大豪門貴戶家的消息,不是這家老爺寵妾滅妻,就是那家夫人心狠手辣,活生生地打死後院侍妾,當然不只是這等聽了讓人貽笑大方的事情,還有許多喜事,比如這家與另外一家定親、結親等等。
今日京城小報就刊登了一則消息,成勇伯要代替兒子休妻,而成勇伯世子夫人來頭很大,明宜郡主作為皇上親封的郡主,備受父親寧王喜愛,寧王一聽女兒哭訴,不得了,簡直像捅了馬蜂窩,當即帶人進了成勇伯府,要與成勇伯談判,據不明人士透露,寧王還威脅成勇伯來著,然而此番成勇伯卻不吃這一套,堅持要休棄明宜郡主,寧王氣勢洶洶,然而不知為何,似乎寧王妥協,被氣得咬牙切齒地離開成勇伯府。
由於此番和離事情不是一兩天就可以解決的,京城小報表示他們會繼續追蹤接下來的消息。
劉凌也是從報紙上看到這則消息才知道祖父終於狠下了心來了,祖父只是有些瞻前顧後,但是現在他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有道是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成勇伯府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遍整個京城上流圈子,不管別人如何議論紛紛,但是成勇伯卻發現做出這個決定之後,似乎沒有想的那麼艱難,寧王也不是那麼難以對付。
他派了人密切地關注著寧王府,知道寧王從伯府離開之後,回到寧王府短暫地休憩了片刻,就穿戴著王爺蟒服進宮面聖了。
他不知道寧王是去見皇上還是太上皇,坐立難安地等待著宮裡的旨意,然而寧王都從出宮十二個時辰了,府里卻沒有任何宮裡來人,他終於鬆了口氣,看來不論是皇上還是太上皇都不會管這件事情,那麼他也就不再瞻前顧後了!
如此這般,成勇伯督促府里的大管家把明宜郡主的嫁妝等等理出來,明宜郡主不想搬家,他請人幫她幫!
於是這日,京中百姓見到一輛又一輛馬車從成勇伯府往寧王府,足足搬了一上午,才把明宜郡主的嫁妝搬回寧王府。
當然這是對著明宜郡主的嫁妝清單來的,這些年明宜郡主在成勇伯府所積攢的,只要來路不明統統被成勇伯扣下了。
看著空蕩蕩的華榮院,明宜郡主臉色蒼白,她已經不年輕了,因為夫妻、婆媳關係不睦,時常睡不好,精神倦怠,看起來比同齡人還要年長几歲。
想到那日趙晉絲毫沒有猶豫就聽從父命寫下休書,她的心裡格外地痛苦,這就是她想方設法搶來的男人,自從那個女人不見了之後,他就消沉了,整日流連在外,也從不回正院休息,只歇在前院,一旦婆婆逼迫他,他寧願去妾侍房裡,也不願來她屋裡。
在她身後的老嬤嬤看在眼底,痛在心裡,郡主年輕的時候是多麼張揚明媚的性子,自從嫁進來之後,除了最初與世子甜蜜了一段時間之後,在世子和夫人提出要納劉氏為妾之後,就變得一日比一日焦躁。既然和離已經成為事實,老嬤嬤比較擔心郡主以後的生活,寧王府雖然現在是王爺當家做主,但是郡主沒有嫡親的兄弟,何況世子與她還有嫌隙,只怕王爺不在了,世子立馬就會把郡主掃地出門。
老嬤嬤和幾個明宜郡主的丫鬟攙扶著明宜郡主緩慢地離開成勇伯府,明宜郡主臉色無光,眼神無彩,剛走到府門台階的位置,就見好幾輛馬車停了下來。
劉凌掀開車簾,看到昔日的嫡母,唇角一勾,朝馬車內說道:「西西別下來。」他下了馬車,石達就吩咐管事和小廝迎了上來。
老嬤嬤看到劉凌的樣子,頓時神色一驚,這人是誰?怎麼與世子這般相像?
「我的嫡母,別來無恙!」劉凌淡淡地微笑,但是在老嬤嬤聽來,不吝於惡魔之言。
明宜郡主獃滯的雙眼瞬間恢復光彩,怒目大喝:「是你!」說罷她抬手就要往劉凌臉上招呼,「你這個小雜種怎麼沒死在外面?」
看到劉凌,她什麼都想明白了,定然是老爺找到了這個小雜種,生怕她害了他,這才把她休棄!
劉凌可不會讓她打到,伸手輕輕一擋,抓住明宜郡主的手臂,臉上依舊是溫和的笑容,只是笑意不達眼底。
「你這個長輩都還沒死,我這個小輩怎敢奪先?這只是開胃菜,郡主可得好好享受!」
說罷劉凌就叫府里的小廝把這幾個人趕走,他回到馬車旁邊把林西扶了下來,讓小廝把馬車裡的行禮送進府,然後大搖大擺地進了成勇伯府。
明宜郡主恨恨地瞪著前方,直到成勇伯府的大門哐當一聲被關上了。老嬤嬤心裡一顫,原以為今日中門大開是恭送郡主,卻原來是為了迎接趙凌的回歸。很顯然老爺找到趙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們竟然沒有察覺,否則郡主就不會落到這般下場。
可惜郡主,為了世子,最終還是落得被休棄的下場,可憐小小姐,在天有靈也不知保護郡主。
劉凌帶著妻子回到成勇伯府,成勇伯府很快就開了祠堂,敬告列祖列宗,趙家不會絕後了,孫子找回來了,重孫子已經在孫媳婦肚子里了,而劉凌改回本名趙凌,且正打算把他母親的墳墓移回趙家墓地。
不過他還正在看黃道吉日,府里夫人劉氏就鬧出了幺蛾子,惹得趙凌發火,整治了伯府上下,狠狠的清理了一大批下人,尤其是劉氏身邊的人,就連她多年的老嬤嬤全都被放出去了,劉氏還想拿孝道壓制孫子,卻不想這孫子面甜心黑,根本不怕她威脅,然後劉氏被成勇伯下令關了起來,府務全權由少奶奶林氏掌管。
成勇伯看孫子這雷厲風行的手段,著實有些吃驚,但是觀察了幾日下來,府里少了這麼多人反而舒坦了。
「老爺,既然你已經把府里的事情都交給了少爺和少奶奶,那也就別插手,依老奴看,少爺這般整頓之後,府里反而好了。」
石達這般說,成勇伯點了點頭,打算繼續觀望。就算不管府里這變化,就沖著兒子不留宿外面,每日還記得來給他請安,成勇伯就覺得不枉他擔著得罪寧王和皇上的心驚肉跳堅持休棄明宜郡主。
隨著京城小報報道的最後消息,成勇伯府的事情告一段落,漸漸地在京中失去談資,人們轉而尋求其它刺激的消息。
賈珠正與家人說起劉凌,「不,他現在要叫趙凌了,沒想到那傢伙最後變成成勇伯府的了。」兩人同在翰林院,不過賈珠是自己考進去的,趙凌作為探花,直接進入翰林院,且趙凌比他高半個品級。
賈赦對成勇伯府的事情不感興趣,誰叫他與趙晉年輕的時候結了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