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吃貨秦秀才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謝記有縣太爺在背後撐腰,又加之駱雪事件過後,謝家大姑娘的名聲在城中鵲起,一時間,謝記風頭無兩,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根本不用打廣告,名氣就傳遍了整個昭陽城。
盛名之下,很多事也就好辦了。
比如,楊文俊收購福安巷其他鋪子的事情,之前還有點小周折,但經此一事後,頗為順利。
那幾家生意比較慘淡的鋪子,二話不說就轉給了他們,楊文俊不怎麼費周折,就拿到了鋪子的房契和地契。
謝記又要開分鋪,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飛遍了城裡。
茶餘飯後,大家都在猜測,這三間鋪子,謝家又準備賣什麼吃食呢?
要知道他們的麻辣燙和餃子館那可都是昭陽這一帶人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也沒有吃過的美味,因此,大家非常好奇,接下來,謝家又將以什麼美食來征服他們的胃。
一時間,這種熱論迅速擴散開來,小酒館里,小飯店裡,茶樓里,人們都在議論紛紛。
如果古代有微博的話,估計「謝記新鋪賣什麼」這個話題一定會成為熱搜的頭條。
謝家人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新鋪開張事宜。
有了之前兩家鋪子的經驗,所有前期的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城中心有一家叫做醉仙居的酒館,據說祖上是宮廷釀酒師,釀出來的酒格外的香醇綿柔,回味悠長。因此,這家的酒賣得特別好。不少達官顯貴都喜歡讓下人來這家買酒,普通老百姓們也喜歡上這家來吃酒,叫上二兩美酒,幾碟小菜,一邊喝著小酒,一邊聽著說書,那滋味,別提多愜意了。
對了,這家還有一個特色的助興節目,就是說書。
他們請的這位說書先生在城中頗有名氣,聽說是位落魄的讀書人,因屢試不第,生活潦倒,不得已淪落成江湖藝人,靠說書為生,人送外號秦秀才。
雖然他並沒有真正考上過秀才,但他會講很多大家都沒有聽過的故事,各種奇聞異錄,江湖傳聞。不管是宮廷歷史還是香艷野史,亦或者民間趣聞,他都能信手捏來,講的時候聲情並茂,妙語如珠,很容易就能將聽眾的情緒代入進去,所以,這家酒館也是重金打敗了其他家,好不容易才搶來的他。
這天,秦秀才剛說完今天的書,拎著二兩酒館打的酒,慢悠悠地回到家,就有人上門了。
「請問,秦秀才在家嗎?」
秦秀才正坐在堂屋裡,喝著小酒,吃著花生米呢,聽到外面有人叫門,有些不悅,隨口就道:「不在。」
這人自打屢試不第之後,便迷上了喝酒,唯有喝酒,才能使他忘卻人生所有的不如意。
而當初,他之所以選擇去醉仙居說書,重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看中了他們家的好酒。
因為老闆答應他,每天說完書後,可以免費給他二兩好酒。
就這樣,他在醉仙居里一干就是兩年,給醉仙居帶來了不少的客流量。
很多喜歡聽書的人,都是聞他的名而去的。
而他喝酒的時候,是最不喜歡被人打擾的,所以每次說完書回到住所的這段時間,是他最愜意的時候,因為喝完了,就可以倒頭大睡,然後忘卻世間所有的憂愁和煩惱,等第二日醒來,便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眼下,屬於他的獨有的美妙時刻被打擾,這人自然有些生氣,語氣也就不那麼好聽了。
屋外,謝悠然聽到這充滿了沒好氣的「不在」兩個字,忍不住撲哧一笑。
二丫皺眉道:「姐,這人怎麼這麼奇怪?」
明明人還在屋裡坐著,他們可是跟著他一路從醉仙居回來,親眼看著他進屋的,怎地還能把不在兩字說得那麼理直氣壯呢?當別人是傻子嗎?
謝悠然笑了笑,道:「倒是個有趣的妙人。」
她對雲生示意,「你跟他說,有朋自遠方來,還有好酒好菜,問他開不開門。」
她早打聽清楚了,這秦秀才,不但好酒,而是個老饕。
所謂老饕,說白了,就是個吃貨,哪有好菜就往哪裡拱的人。
而這秦秀才的口頭禪語便是:世間唯有美食與好酒不可辜負。
也因此,年紀一大把了,還孑然一人,沒人願意嫁給一個落魄的書生,還是個酒鬼,吃貨。
所以,她今天上門,也是做足了準備工作的。
果然,屋裡的秦秀才一聽有好酒好菜,立馬就開了門。
「你們是?」看到屋外站著的是兩個帶著奴僕的妙齡少女,他愣住了。
多少年了,他這間破屋,再沒有女子上門過,不由有些疑惑。
雲生上前一步,道:「秦秀才是吧?我們是城西謝記的,這是我們的東家大姑娘和二姑娘。」
城西謝記?秦秀才眼睛一亮。
作為一名老饕,謝記的大名他如何沒聽過?當初謝記一開張的時候,他就慕名而去過,他們家的麻辣燙和餃子,至今還令他念念不忘。只可惜,他們家東西太貴,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說書先生,雖然掙的在說書這個行業來說是頂尖的,但跟其他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每日掙那幾十文,還不夠他去吃一盤餃子的。
也因此,儘管對謝記的美食垂涎欲滴,但囊中羞澀,也只得偶爾才去打打牙祭,不能隨心所欲。
如今一聽謝記的東家姑娘竟然親自上門,態度立馬就恭謹多了。
「兩位姑娘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快請進,請進。」說著忙不迭地將人請了進去。
「謝謝。」謝悠然頷首,和妹妹先後邁過門檻。
進了屋,才發現這屋子確實簡陋,且屋子裡只有一條長凳,要坐都沒處坐。
秦秀才見狀,十分窘迫,有些無措道:「寒舍簡陋,請二位姑娘見諒。」
「秦秀才客氣了。」謝悠然在那根長凳上坐下來,二丫站在了她身後。
秦秀才搓了搓手,道:「不知道二位姑娘前來,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