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九千歲,太後有請> 第384章 趁火打劫

第384章 趁火打劫

  如今後悔也已經晚了,他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捏鼻子認了:「娘娘真是好手段,本王自然是不敢不從。」


  寧詩婧才不管他是不敢不從還是別的什麼,聽到他應了從袖中掏出幾張寫了字的紙,又拿了筆墨紙硯,端了燭台過來在末尾填上最後一條,才遞過去道:「口說無憑,王爺還請立個憑證吧。」


  雖然本就沒打算毀約,武王還是覺得十分憋屈,老老實實地簽字蓋了手印,忍不住陰陽怪氣道:「皇嫂果真周全聰敏,怪不得能以如此年紀坐穩太后之位,皇弟佩服,佩服。」


  如願以償,寧詩婧才不管他什麼口氣,笑著吹乾墨跡,道:「王爺過獎。」


  武王:……好氣哦,但是正有求於人還不敢吱聲,更憋氣了。


  武王原本打算在永慈宮躲到天亮再遁出宮去,鍾玉珩卻覺得他礙眼的很,見寧詩婧正事兒辦完了,就招進來趙甲,叫他安排跟武王身形相仿的人跟武王換了衣服,在宮中溜一圈將人引開。


  然後就把武王攆走了。


  寧詩婧在一邊看的好笑,臉上卻分毫不露,只面無表情地把契約收了,重新坐到了桌邊喝茶。


  鍾玉珩眼巴巴地跟在她的身後,見她沒有說話的意思,憋了半餉才忍不住問道:「娘娘相信武王?」


  不然為什麼選擇跟武王合作,而不是寧王呢?


  如果說是為了兵權,那麼藺大將軍才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武王雖然有兵權,兵卻都在邊疆,遠水解不了近渴。藺大將軍不但在軍中有威望,唯一的嫡女藺婉晴還在永慈宮裡伺候,豈不是更合適?


  寧詩婧倒也沒不理他,聽到這話淡淡的道:「談不上相信,只是他更合適罷了。」


  他各方面對於她想做的事情都更方便,是最好的人選,又恰好她能拿出叫他動心的東西。


  除了面對鍾玉珩,她從來也不是個感情用事的人。


  這個世上,許多關係都是不牢靠的,信任更是再容易摧毀不過的,利益卻是永恆的。


  只要有共同的利益,武王就是可信的。


  聽懂了她話里的隱藏含義,鍾玉珩鬆了口氣,殷勤地給她添了茶,又忙表忠心:「娘娘若是覺得武王用不順手,可以跟臣說。臣一定會幫娘娘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


  「然後等鍾大人再什麼時候,因為什麼這個人那個人的對著哀家冷冰冰的,塞個叫哀家膈應的人進來?」寧詩婧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道:「哀家可不想忙了一通最後落得一場空。」


  聽這話,鍾玉珩頓時心虛地摸了摸鼻子,兩手規規矩矩地擱在膝蓋上,道:「絕沒有下次了,臣發誓。」


  說著豎起手指,指著天滿臉堅定。


  寧詩婧懶懶的看他一眼,不屑地勾勾唇:「你發吧,反正哀家不信這個,鍾大人如果需要,哀家能給鍾大人發個千八百個兒的。」


  鍾玉珩:……對哦,他家娘娘不信鬼神的。


  他有點委屈,收回手指尖蜷了蜷:「臣原本也不信的……可是有了娘娘,臣就信了……」


  他原先不懼生死,也自覺沒什麼可能再失去的了,現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拿命博來的,自然是不會信這些的。


  可是現在,他寧願真的有漫天神佛。


  希望這漫天的神佛都能聽到他的聲音,叫他寧願拿出一生所有,來換得娘娘平安順遂,此生無憂。


  寧詩婧看他這副模樣,就忍不住有點心軟。


  誰能料到傳說中位高權重、喜怒無常、暴戾恣睢的九千歲,竟也能在別人面前像是一隻乖巧聽話又可憐的大狗,眼巴巴地求著人親近一些呢?


  只是想到他這些日子做的事兒和躲閃,她又硬下心腸,偏頭道:「鍾大人這甜言蜜語真是越說越膩乎,只是哀家不愛吃甜,鍾大人去跟愛聽的人說去吧。」


  「沒有別的人。」鍾玉珩頓時急了,想握她的手又怕她生氣,可憐巴巴地握住她的袖口,輕聲道:「除了娘娘,臣心中沒有旁人。」


  他原本是個倔強的人,一路爬上來總也學不會低頭,為此也沒少吃過苦頭。


  以前面對她的時候,他最大的撒嬌也不過是說一聲疼,或者默默的揪住她的袖口。


  如今做錯了事兒,大概是怕她真的氣得狠了不肯原諒他,倒是什麼都顧不上了。


  退了一步,像是底線也跟著退了,說起這些話來沒多少壓力,巴巴的又跟了一句:「臣做了錯事,娘娘怎麼罰臣都認……只有這一件,臣只心悅娘娘,絕無二心。」


  「娘娘若是不肯相信臣,臣真的心都要碎了。」


  寧詩婧:……怎麼回事兒啊小老弟!你以前不這樣啊!

  本就長了一張盛世美顏,在這燭光下跟發著光似的,這些日子又消瘦了不少,加上受傷不肯好好歇息,憔悴得不僅沒有損害他的容貌,反倒為他添了幾分脆弱。


  暴擊加倍,這誰扛得住啊?


  寧詩婧忙偏開頭,不去看他這副模樣,沒好氣地拽出來自己的袖子:「不許撒嬌,再撒嬌你就走。」


  鍾玉珩一聽這話,又可憐兮兮地收回想繼續拽袖子的手,老老實實繼續擱在膝蓋上垂著頭認錯。


  實在是有些犯規。


  寧詩婧發愁。


  大約是覺得已經開了頭,鍾玉珩也沒繼續瞞下去,張口就道:「臣也不是有意叫貴太妃給娘娘添堵,這麼做也是事出有因。」


  原來,柳承恩曾經在陵安府做過知府,跟陵安王相處得當,恰好在鍾玉珩三歲的時候生下了柳笙笙,索性兩家就給兩個孩子定了娃娃親。


  後面柳承恩被調到了其他州府,兩家的聯繫卻也沒有斷,時常通信,年節互相送禮,甚至登門拜訪。


  後面陵安府出了事,鍾玉珩一路逃亡隱瞞身份,柳笙笙到了年紀參加選秀入了宮。


  他知道的時候倒也沒什麼想法,畢竟定親的時候年幼,哪裡來得什麼感情,加上背負著血海深仇,他連失落都來不及。


  後面不著痕迹地對柳承恩有幾分照庇,還有假借寧詩婧名義堅持給柳嬌嬌出嫁時候賜東西,也不過是因為父輩的那點交情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