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為官三則
侍中騎都尉張千秋到孝昭帝廟後,按照梁丘賀囑咐立刻排查方圓十裏,很快尋到了可疑人。隻見一個身穿黑色祭服,手拿長戟站在廟門旁的人十分慌張。張千秋一樣瞧出異常,故意在他麵前來回走了幾次,心下更加確定。
那人也覺察不妙,突然橫戟刺向張千秋。張千秋早有防備,急忙拔劍格擋。他武藝不俗,一手攥住長戟,一手舉劍擲去,正刺中黑衣人肩膀。黑衣人大叫一聲,痛入骨髓。張千秋趁機拽回長戟,旋戟擊飛黑衣人。兩邊護衛齊齊上前,立時擒拿黑衣人。
審查之後,才知道此人正是在逃欽犯公車丞任章。當初執金吾嚴延年率眾包圍了任勝在京府邸,任章正在家歇息,料到不妙,從狗洞鑽出。後來霍光的五女婿任勝被殺後,任章料定必是滅族大罪,於是幾經周轉,來到渭城縣。為了替家人報仇,任章沒有繼續西逃,而是打算行刺病已。他知道病已習慣在夜裏祭祀,於是悄悄潛到孝昭帝廟附近,準備伺機行刺。
將審查結果上報病已,病已暗暗後怕,對梁丘賀的占卜更相信,對其也更為信任。立刻下旨絞殺任章,同時封梁丘賀的兒子梁丘臨為黃門侍郎,侍從左右,傳達詔命。從此病已再也不敢夜裏祭祀,改為白天入廟。
丞相魏相趁機上書道:“陛下,當初茂陵徐生曾上書多次,預料霍氏必亡。微臣以為他是人才,應該擢拔!”
病已突然想起當初徐生的奏疏,喃喃自語道:“霍氏泰盛,宜時嚐抑製,勿使其驕奢婬逸,自取滅亡。夫奢侈者必驕狂,驕狂者必辱上,辱上者大逆不道也,必為群臣攻訐。且霍氏秉權日久,欺上淩下,嫉恨者必多。天下皆忌憚之,其又大逆不道,不亡何待?為臣謀,當更為曲突,遠徙其薪,否則將有火患。”召來徐生,賜福帛十匹,拜為郎官。
後病已多次與給事中梁丘賀談起霍家,總是暗暗歎息,無奈道:“朕愧對大將軍啊!”梁丘賀娓娓道:“陛下千萬別這麽想,微臣以為霍氏敗亡與陛下無關,實在是咎由自取。論功績,霍光空前絕後,為萬世楷模。論恩賜,陛下對霍光的恩賞也是空前絕後。一介臣子執掌朝廷大權二十年,親信黨羽遍及朝野,女兒貴為皇後,外孫女貴為太皇太後,一門五侯,恩賞數萬金,這份榮耀曆朝曆代哪有臣子能匹敵?且霍光死後,臣子以天子禮儀下葬,開曆代先河,享萬世敬仰。其子孫昆弟都被奉朝請,或高官厚祿,或手持兵權,祿秩賞賜無人可及。”
想起這些,病已稍稍心緒安寧。梁丘賀接著道:“論恩寵,霍家這份榮耀足以冠絕當世,無人可敵。除了這些,陛下對霍家的寬容,就算翻遍史書,恐怕也難找出第二個。霍氏毒殺皇後,謀毒太子,夜闖禁宮,私闖上林苑,派倉頭奴上朝,扣押奏疏,抄寫秘章,僭越修陵、造車、建宅……無論哪一條,任何君王都不會坐視不理,甚至抄家滅族。除了這些,霍家幾番謀反,陛下都忍了下來,足以報答霍家恩德!霍家不思陛下厚愛,執意自尋滅亡,皆與陛下無關。”
病已欣然點頭,卻又莫名傷悲,無奈道:“隻怕後世有人要給霍家翻案,指責朕忘恩負義啊!”梁丘賀大笑道:“陛下放心,想給霍家翻案者不在少數,微臣明白他們的心思,他們自己懦弱,也希望陛下懦弱,哪怕臣子謀反也要用道德教化之,這才符合他們的理想,符合他們卑微的訴求。恕微臣直言,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可相抵,否則有功者恃寵而驕,必然欺壓良善,肆意殺戮!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這才是陛下向往的律法治國,不是嗎?”
想起這些年霍家所作所為,病已暗暗堅定信心,斬釘截鐵道:“給事中說的對,朕明白了。霍家咎由自取,朕也不能不罰。至於大將軍祭祀,列為官祀,為曆代君王親祀,以彰顯霍氏功績!”
一日侍中杜佗求見,杜佗是杜延年的次子,曾與病已一起周遊三輔,關係十分要好。病已親自召見,相談甚歡。想起當初杜延年因為霍家無辜受牽連,病已有心赦免。
翌日上朝,病已揚聲問:“太仆杜延年、代郡太守任宣之前被霍家牽連,是否查出二人有過失?”丞相魏相上奏道:“陛下,有人檢舉杜延年提拔的官員多橫行不法,微臣以為應該派人調查。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群臣齊齊附議,病已於是命禦史中丞牽頭,會同丞相府、禦史府、廷尉府一起辦案。
會審之後,隻查出其中兩個官員違法犯罪,一個克扣苑馬食料,導致上林苑馬匹多死;一個貪汙官奴薪資,導致官奴多缺乏衣食。禦史中丞上奏病已,病已大怒,將兩個官員全部革職交廷尉審問,依法治罪。杜延年舉薦失職,被免官,削戶二千。
魏相繼續上奏道:“啟稟陛下,自從大司馬霍禹、光祿勳範明友、少府鄧廣漢、大司農趙平等人謀反被誅,如今光祿勳、少府、大司農等職位都空缺,可以擢拔賢才擔任。”
病已命眾人舉薦,魏相舉薦水衡都尉朱輔、龔遂,禦史大夫丙吉舉薦謁者諫大夫王吉,守尚書令梁丘賀舉薦謁者蕭望之,群臣莫衷一是,或支持魏相,或讚同丙吉,或附議梁丘賀。病已歎氣道:“龔遂年紀太大了,不適合再擔任九卿,還是讓他擔任閑職吧!擢拔朱輔為大司農,衛尉張延壽遷太仆,左馮翊董讓遷光祿勳,弘農太守衛官遷左馮翊。至於衛尉,暫由衛將軍代為執掌。至於蕭望之,擢拔為諫大夫!”
散朝後,病已想起這次剿滅霍家,太皇太後上官燕立了大功,於是直奔長信宮。正值深秋九月,春困秋乏,上官燕不知不覺在案幾旁睡著了。一手捧著腦袋,斜依案幾,淡妝一抹,清新脫俗。侍女雪兒正要上前喊醒,病已忙擺擺手,回頭低語:“你們先下去吧,朕坐在這裏等一會。”
見上官燕麵前有一副畫,病已突然想起以前皇後曾提到太皇太後有一副畫,輕輕在對麵落座,悄悄拿起畫卷細瞅。畫上一個身材偉岸的男子穿著冕服,戴著九旒冕冠,眺望涓涓溪水,溪水對岸隱約有隻飛燕。病已仔細一瞅,不禁虎軀一震,思緒紛飛。望著對麵上官燕嬌美的容貌,暗暗歎氣,輕輕將畫卷合上,緩緩起身,背手望外。
上官燕夢中驚醒,朦朧中見到一個男子佇立不遠處,呢喃低語:“陛下?”男子依舊背手遠望,輕聲嗯了聲。上官燕步步接近,隻覺熟悉又陌生,輕輕抬起玉手,又不敢觸碰。男子突然回頭,雙目逼視,上官燕隻覺粉腮發燙,不禁低下了頭。
望著他腰間懸掛的燕形虎魄,上官燕隻覺心裏小鹿亂撞,逐漸呼吸困難。他輕輕摟著她細腰,熱切親吻。上官燕一開始抗拒,逐漸陷入迷醉中,也緊緊抱著他。兩人寬衣解帶,逐漸融為一體。
緩緩睜開雙眸,這才發覺是夢中夢,頓時紅了臉頰。上官燕抬眼望去,不遠處正佇立一個男子,不禁嬌軀一顫,驚慌起身。待仔細望去,竟十分熟悉,頓時意識到什麽,忙輕喚道:“陛下?”病已回眸一笑道:“太皇太後醒了?”兩人對麵坐定,上官燕不自覺摸了摸臉頰,有些發燙。病已皺眉道:“做了噩夢?”上官燕忙搖頭,笑問:“陛下是不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病已歎氣道:“霍家謀反被誅,朕辜負了太皇太後的信任。這次多虧了太皇太後,朕無以為報,決定赦免您的母親和弟弟。他們已經到了京城,很快就會來拜見太皇太後!”
上官燕大喜,忙抓住病已手道:“真的嗎?我母親還活著?生了個弟弟?”病已欣然點頭。上官燕又驚又喜,忙縮回了手,感慨道:“生了個弟弟,上官家總算有後了。多謝陛下,本宮感激不盡!”
病已長舒一口氣,頓覺心口堵住的一口氣舒緩了許多,算是稍稍報答了太皇太後恩情。淡然一笑道:“該說感激的是朕,如果不是太皇太後,朕沒有機會登上皇位,更不可能躲過霍家的暗算。多謝,朕感激不盡!”
上官燕攥著腰間懸掛的燕行虎魄,隻覺掌心盡是汗。粲然一笑道:“陛下千萬別這麽說,就算沒有本宮,憑陛下的仁慈和智謀,也必能夠闖出一番豐功偉業。至於霍家敗亡,是咎由自取,與旁人無關。就算他們能夠殺入宮牆,也難免一死。”
病已深為震撼,沒想到她一介女流竟然認識這麽深刻,想來必是長信少府夏侯勝的教導之功。病已笑道:“朕打算賜令弟夏熙為郎官,可恢複故姓,稱上官熙,承繼上官家祭祀。另外,歸還上官家舊宅,恩賞千金。至於霍氏,她至今仍然以上官家兒媳自居,就讓她住在上官家,恩賜可隨意出入宮禁,不用請旨。”
上官燕大喜,親自相送,目送病已離去。回屋望著卷好的畫,驚問:“雪兒,這畫是你動得嗎?”侍女雪兒搖搖頭道:“沒有太皇太後吩咐,奴婢哪裏敢?”上官燕嬌軀一顫,暗暗心驚。
不久江淮出現澇災,群臣上奏,病已派使者前往各地詢問民間疾苦,又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又命有司打壓各地鹽價,讓百姓食有味。待災情稍稍緩和,病已下詔道:“朕憂心百姓無辜受災,派遣使者巡視郡國問民疾苦,萬民皆可訴說冤情,或親往言事。今年郡國頗遭水災,朕已領官吏無償賑貸,並減天下鹽價,凡違法不遵者,百姓皆可檢舉。古人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今各級官吏仍舊以嚴苛峻法威嚇百姓,朕心甚痛。令郡國不得私自處罰百姓,事事皆公開審判。凡判重罪者,皆需上奏朝廷,並注明事由,交丞相、禦史複查,並奏朕聞之。”
接著封杜延年任北地太守,治理豪強不法。杜延年到任後,小心翼翼,不敢得罪郡中豪強。病已大怒,下璽書嚴厲責備道:“朕念爾有識人之明,功績卓著,特賜爾治理亂郡,寄希望君能力挽狂瀾,安定邊陲。熟料汝抗旨不遵,毫無作為,朕心甚痛。豪強不法,百姓必遭其殃!君為一方父母官,見子女受辱,豈能不顧?再賜半歲時間,望君不負朕之所托,不負百姓厚望!”
杜延年捧著璽書淚流滿麵,立誌發憤圖強。命人召來郡中都尉、郡丞、長史、功曹史、五官掾和督郵,以及主記事掾史、錄事掾史、奏事掾史、少府史、門下督賊曹、門下賊曹、門下議曹史、門下掾、各曹掾史等。
當著眾人麵,杜延年揚聲道:“咱們生在盛世,上有明君,愛民如子,我希望各級官吏都要貫徹這個思想,把百姓當成掌上明珠,不可肆意欺辱。誰要是敢違法犯罪,我立刻撤了他,上書治罪!誰要是誠心為朝廷做事,為百姓謀福,我立刻給他升官,上書舉薦!”
眾人大喜,紛紛兢兢業業,不敢貪墨,更不敢欺淩百姓。杜延年大刀闊斧審查官吏政績,有功擢拔,有過降職,有罪緝捕,絕不手軟。半月之間,州郡風氣大正,不僅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馬,而且擢拔了許多良吏、賢吏。
接著杜延年召集郡中各地主要官吏,鏗鏘有力道:“陛下把北地交給了我,我不能辜負了陛下重托,百姓期望!諸位聽著,從即日起,定三條規則,必須執行,誰不執行,我撤了他,還要治罪!第一條規則,各級官吏不得從事商業,任何人以官謀私,官商勾結,立刻抓捕!第二條規則,任何官員不得欺壓良善,製造冤假錯案,知錯就改,尚可減罪,知情不報,罪加一等!第三條規則,任何官吏不得縱容親戚為禍一方,有敢充當豪強後盾的,我先破了他的盾!這三條規矩,必須半個月內執行下去,誰不服從,立案審查!”
在杜延年雷厲風行的治理下,橫行不法的豪強紛紛被捕,又牽涉了許多貪官汙吏,也紛紛被抓捕審查。很快郡中清靜,百姓紛紛稱道。由於杜延年治績突出,丞相魏相上奏,病已大喜,下璽書稱讚,並賜金百斤。
見政治清明,不久左曹楊惲獻出《太史公書》,後世稱為《史記》,一時舉朝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