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繼女榮華> 第一百九十二章 崔家請罪

第一百九十二章 崔家請罪

  宋宜笑回府後一問,簡虛白跟趙媽媽都沒回來,且也沒什麼關於他們的口信傳來。


  她聞言自是非常失望。


  強打精神看完了數日後婆婆壽辰的禮單,宋宜笑正要問錦熏看了大夫不曾,卻有小丫鬟上來稟告:「夫人,成夫人求見!」


  「成夫人?」宋宜笑一時間沒想起來這是誰,巧沁在旁道了句:「可是崔側妃之母成夫人?」


  她才恍然,不禁蹙眉:「她一個人來的?可說為什麼要找我?」


  小丫鬟恭敬道:「回夫人的話,成夫人身邊還帶了個二十來歲的婦人,瞧打扮像她兒媳婦,只是奴婢沒見過崔家人,不敢確定。」


  又說,「成夫人只說求見夫人,其他話都沒說。」


  「罷了,算算輩份她是長輩,來都來了,總不能朝外趕。」宋宜笑思忖了會,道,「請她們到花廳奉茶,說我換身衣裳就過去!」


  片刻后她到了花廳,成氏二人看到,連忙起身迎接:「燕國夫人!」


  「成夫人不必多禮!」宋宜笑矜持的點了點頭,在上首落座后,又命人重新看茶,自己也接過巧沁遞上的茶水呷了口,方淡笑著問,「不知夫人親自前來,有何吩咐?」


  她這麼開門見山,成氏也不敢兜圈子:「吩咐豈敢?妾身是為教女無方,前來向夫人請罪的!」


  說到這裡,成氏眼眶一紅,嗚咽出聲,「妾身糊塗啊!這些年來只顧溺愛小女,總是捨不得責怪她,只道她大了之後自然就會知道分寸,不想……不想她竟……竟……」


  她悲痛得說不下去了。


  宋宜笑心下瞭然:「看來崔見憐身死的消息已經傳到崔家了——貴妃真是動作好快!」


  這麼點時間,不但告訴了崔家崔見憐的結局,還讓成氏做好準備,前來燕國公府代女請罪——看來崔貴妃這回也是動真格了!


  「真是可惜,要照我之前的計劃,正好趁這個機會把柳家拖下水!」宋宜笑輕撫著玉鐲,溫言細語說著寬慰成氏的話,心裡卻在暗暗惋惜,「但婆婆說這事兒她去辦,叫我不要操心,如今卻不好這麼做了!」


  成氏本來就是懾於貴妃,才強按喪女之痛前來請罪的,這會聽著宋宜笑好言相勸,心中越發悲痛難捺:「就是這小賤人害死了我的憐兒,可我現在非但不能拿她怎麼樣,還要全力以赴求得她原諒!貴妃怎麼這麼狠心!憐兒可是她的親侄女啊!」


  這麼想著,她越發不願意說賠罪的話了——只是成氏愛女心切,肯昧著良心替崔見憐開脫,她同來的青年婦人,也就是她長媳林氏可就不這麼想了!


  「婆婆怎麼這麼糊塗?!」林氏聽出婆婆哭聲里的悲憤不平,頻頻蹙眉,「憑小姑子做的事情,誰家容得下她?何況是皇室!如今貴妃叮囑咱們來燕國公府請罪,正是給咱們一個從輕發落的機會!結果婆婆這會心疼女兒的意思瞎子都能看出來了,這哪是來賠罪?這根本就是來給燕國夫人添堵!」


  林氏跟崔見憐的關係倒也不是不好,但姑嫂關係再好,也比不上自家前途要緊啊!


  這會她覷到一個機會,立刻打斷了成氏的哭聲,提醒道:「娘,咱們在家裡說好的,給燕國夫人賠罪的禮單……」


  成氏正哭得噎氣,聞言隨手抽了出來給她——林氏接過,趁機親自捧上堂,小聲道:「燕國夫人請不要跟家母計較,貴妃娘娘跟前的人親口說了:家母若是會教女兒,妾身那小姑子也不至於糊塗到那地步!娘娘是明白人,絕不會讓您受委屈的!」


  「這位奶奶言重了!」宋宜笑掃了眼林氏,林氏忙道:「妾身娘家姓林,是崔家長媳!」


  「林奶奶。」宋宜笑和藹道,「奶奶太客氣了,親生骨肉,哪個做娘的能不心疼呢?成夫人的心情,我能理解,不會放在心上的!」


  林氏聽出她話里的意思,頓時面紅耳赤:成氏倒是心疼崔見憐這親生骨肉,可崔見憐若非不把自己親生的雙生子當回事,又怎麼會被向來疼她的親姑姑灌下毒藥?


  做嫂子的羞愧之餘,越發覺得婆婆跟小姑子坑人——崔見憐橫豎已經死了,一了百了,成氏年紀也大了,無所謂。


  可林氏跟丈夫、還有他們的孩子以後還要過日子的好不好!?


  「夫人寬宏大量,妾身銘感五內!」林氏心念電轉,想起貴妃派人到崔府傳話時,曾言「不說這回的事情全是崔側妃作的孽,單說那宋夫人,小小年紀就懂得隱忍,足見是得了韋王妃真傳的,這樣的人物,好端端的若非壞了腦子,誰肯去惹她」,一咬牙,「有件事情得跟夫人稟告下!」


  底下成氏還在哭,宋宜笑聽得心煩,支了頤,漫不經心的問:「噢?」


  「妾身的夫君,不久前發現刑部侍郎柳振溪,與其家人,似有許多不法之舉!」林氏特特咬重了「夫君」二字,暗示這事兒主要出力的是她丈夫,「不日證據齊全后,必然上表彈劾!」


  「這事跟我稟告做什麼?」宋宜笑聞言卻只是一笑,「我一介女流,從來不問前頭事兒的!」


  林氏賠笑道:「妾身知道,妾身只是想著,柳振溪的胞妹,曾為夫人在娘家時的繼母,夫人您向來孝順,必然對柳家也有一份情義。只是這國有國法……」


  宋宜笑這才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確實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然柳家做了有負聖恩的事情,慢說我一個后宅婦人,壓根插手不了這樣的正事;就算我有說話的機會,又怎麼可能因為親戚的關係維護他們呢?」


  她鄭重叮囑,「還請你轉告崔大公子,千萬莫要顧忌我,我雖然只是婦道人家,卻也知道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


  說到這裡一嘆,「柳家舅舅也真是糊塗!陛下待他,可是不薄啊!」


  「夫人說的是,這柳侍郎著實該死!」林氏明白她言下之意是儘管下狠手,千萬別客氣,會意的保證了一句之後,心頭暗自凜然:「這聲舅舅喊的如此自然,不知道的,還以為當真是她親舅舅呢!」


  這樣的主兒,也難怪貴妃都明說不想輕易跟她對上!


  ……告退出燕國公府後,馬車到了大街上,成氏才接過媳婦遞上的帕子擦了擦臉,看著林氏欲言又止的樣子,淡聲道:「你想說什麼?」


  「媳婦不敢!」林氏雖然對婆婆此行很不滿意,但到底不敢公然指責婆婆的不是的,聞言忙道,「只是媳婦愚鈍,不明白娘方才為什麼……」


  說到這裡乖巧的住了口。


  「你的想法我豈不知?」成氏嘿然道,「無非是覺得我剛才替憐兒抱屈的態度太明顯,生怕我把那宋氏得罪得更深,以至於耽擱了你們的前途,是也不是?」


  「娘您想到哪兒去了?」林氏當然就是這麼想的,但她肯定不會承認,「媳婦只是覺得娘素來沉穩,今兒這樣定然有用意!」


  她本來不過隨口一說,不想成氏還真點了點頭:「我好歹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怎麼會連這點城府都沒有?方才之所以明著給那宋氏添堵,確實是在為你們著想!」


  說到這裡嘆了口氣,「憐兒……她犯的糊塗,拿自己命抵了不說,還連累了咱們這一家子!貴妃又說那宋氏非同常人,是極有心計的!你說這樣的人物,咱們直接上門去請罪,哪怕是給她磕頭敬茶,她場面上說不計較了,心裡豈能不懷疑咱們面服心不服?」


  尤其崔家人本來就是面服心不服!


  「所以,橫豎我這把老骨頭也沒什麼好活的了,不如就出頭去給你做個反襯——這樣既顯得你通情達理,又可打消那宋氏的懷疑!」


  成氏疲憊的靠到車壁上,「如此我可以不太違心,你們以後的前程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也算是,我對得起兒子又對得起女兒了!」


  說到這裡想起才十七歲的愛女,她又落下淚來,卻還是強撐著叮囑媳婦,「往後多跟宋氏走動,一定要讓她相信,你們不像我,你們是真心想跟她交好,且崔家馬上會由你們當家作主!」


  林氏這才恍然,又愧又慚,不顧車廂狹窄跪了下來:「娘一番苦心,媳婦蠢笨不明,妄自揣測,實在罪該萬死!」


  「這事兒歸根到底其實怪我!」成氏擺了擺手讓她起來,泣不成聲道,「早知道有今日,當初我就不在你們爹面前說那些話了!那樣的話你們爹也沒機會要求送她進東宮——本以為是為她好,誰想卻害了她一輩子不說,連帶兩個無辜的外孫也沒了!我……我心裡好恨好悔!!!」


  ——當年獒犬之事後,崔見憐被趕回家,成氏心疼女兒,在丈夫崔子玉面前抱怨外甥陸冠倫胳膊肘朝外拐,不想崔子玉趁機提出疏遠衡山王府,將女兒許給貴妃的親生骨肉。


  那時候成氏正對陸冠倫不滿,又覺得無論是太子側妃還是梁王妃,確實都是一個不錯的歸宿,被丈夫一頓勸,也就贊成了。


  之後的六年,如宋宜笑在去年上巳宴上推測的那樣,崔見憐一直被當成未來寵妃教導,直至入東宮。


  成氏跟崔貴妃一樣,都以為給她鋪了一條錦繡路。


  誰能想到,崔見憐卻把這條無數人羨慕嫉妒恨的榮華之路,走成了身敗名裂的斷魂途?

  成氏悲痛欲絕的時候,宋宜笑卻總算把一顆心放了回去:簡虛白回來了!

  他還帶回一個好消息:「趙媽媽與她的外孫,半個時辰前都已經被送出宮門。我在不遠處看了一眼,他們受驚不小,但精神瞧著不壞,應該沒吃太多苦頭!」


  宋宜笑忙問:「那怎麼還沒回府?」


  「回府?」簡虛白看了她一眼,搖頭道,「不管怎麼說,太子的雙生子沒了,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保他們一條命。再多要求的話,太子面子上卻也過不去了!皇外祖母再疼我,太子到底是儲君!」


  「那……」宋宜笑知道他說的是事實,趙媽媽怎麼也是尤慶春的親娘,尤慶春進入燕國公府還是託了她的面子,如今出了事,哪可能徹底摘清?


  她沉默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問,「那太子打算怎麼處置他們?」


  「娘跟皇外祖母商量下來,覺得小崔氏到底是太子側妃,若行為太過不當,對太子影響實在不好。所以決定把雙生皇孫的死因都推到小崔氏丫鬟小蠻頭上!」簡虛白沉吟道,「至於尤氏等人,場面上是不會提到他們的。太子也不想太過遷怒,只說不想再在帝都看到這些人——皇外祖母決定讓他們立刻起程,貶離帝都八百裡外,至於去哪個方向,我回來時,主事的內監還沒想好!」


  宋宜笑愣了愣,看向屋角銅漏:「立刻起程?現在已經不在帝都了?」


  見丈夫頷首,她心裡頓時空空落落的:那個取代親娘角色、一心一意待她的乳母,就這麼,走了?

  一走就是八百里——今生今世,興許再也見不到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