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一個品德高尚恨世者的自白

  陳筱卿


  盧梭(1712—1778),生於日內瓦一個新教徒家庭,祖輩是法國人。在他出生后不幾天,母親便去世,他隨其做鐘錶匠的父親生活,由其姑母撫養。十歲時,其父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十六歲起,他便離開了日內瓦,漂泊瑞士和法國各地,當過僕人、學徒、家庭教師。由於天資聰穎,特別是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鬥,獲得了廣博的知識,成了音樂教師,抄譜作曲,而且在這方面還小有名氣,受到歡迎。1741年,他來到巴黎,結識了啟蒙主義者、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孔狄亞克、達朗貝爾等人,替《百科全書》寫稿。1750年,他應徵第戎學院的有獎徵文,寫出了第一篇著名論文《論科學與藝術》,大獲成功,聲名鵲起。1755年,他又應徵該學院的徵文,寫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在這兩篇論文里,他譴責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礎上的現代文明,論述了天賦人權和人類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歸自然」、回歸「自然人」的口號,反映了小資產階級力圖摧毀封建專制制度和特權階層,確立小私有制的要求。1756年,他離開巴黎,在蒙莫朗西過隱居生活。在此期間,他同狄德羅、伏爾泰、達朗貝爾等人因觀點分歧失和。1762年,他出版了《社會契約論》,提出了由公民選舉領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綱領,對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的雅各賓黨人政治觀點的形成有很大影響。由於其觀點的激烈,再加上為人孤高,蔑視權貴,所以受到統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幾無立足安身之所,終於於1778年7月,因貧病交加去世。


  盧梭作為18世紀的一位偉大的平民作家,以三部名著在法國文學史上佔據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部是1761年發表的《新愛洛伊絲》。這是一部書信體長篇小說,描寫的是一位貴族小姐朱麗同在其家中擔任家庭教師的平民知識分子聖普樂這對青年人的愛情悲劇。盧梭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譴責了封建的門當戶對思想,要求個性解放,呼籲自然的愛的結合。作品對於書中人物的感情和大自然的細膩描寫,特別是通過人物的感觸去描寫自然,自然和人物的感情水乳交融,使這部小說成為啟蒙文學中獨樹一幟的作品。


  1762年,盧梭發表的《愛彌兒》是一部哲理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教育論著,該書的副標題就叫「論教育」。它描寫了一個人從出生到結婚,再到進入社會受教育的全過程,主張順乎天性,讓人的本性避免社會偏見和惡習的影響而得到自然的發展。該書因其反封建性而給作者招來無盡的災難,書一出版便在巴黎被禁被焚,盧梭也被迫逃亡瑞士。


  第三部也是最重要、最為人傳誦的,就是他的《懺悔錄》。這是一部別開生面、獨具匠心、無出其右之作,在它之前的舊的文學中不曾有過這樣的先例。盧梭不取名《回憶錄》,而叫《懺悔錄》,其用意是非常明顯的。「懺悔」一詞,據《辭海》所作之解釋,「乃佛教名詞,『懺』,為梵文『懺摩』音譯之略,『悔』是它的意譯,合稱『懺悔』。原為對人發露自己的過錯,求容忍寬恕之意。佛教制度規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舉行誦戒,給犯戒者以說過悔改的機會」。西方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上帝的饒恕,不時地前去教堂找神甫進行懺悔。盧梭為自己的這部著作取此書名,也正源於此,他在


  第一章一開頭便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在從事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業。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通過全書,作者是在以驚人的誠實、坦率的態度描寫自己,毫不隱諱自己最下流最可恥的行為。


  全書共十二章,分上下兩卷。前六章為上卷,后六章為下卷。上卷敘述盧梭於1712年出生之後到1741年來到巴黎之前的生活。其中,

  第一章寫他1712年到1728年,亦即十六年的生活;第二章寫1728年3月到同年12月,亦即九個月的情況;第三章是寫1728年12月末到1730年4月底,一年半的生活;第四章是1730年4月底到1731年10月初,共十七個月的生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從1731年10月初寫到1741年秋天,兩章共包括十年的時間。下卷主要是寫作者在巴黎的生活,寫他同百科全書派的關係、與他們的恩恩怨怨以及他的幾部重要作品的創作。其中,第七章是寫1471年秋到1749年夏,前後共八年;第八章從1749年秋到1756年4月,共六年半;第九章從1756年4月到1757年12月末,共一年半的時間;第十章從1757年12月末到1760年12月末,前後三年;第十一章從1760年12月末到1762年6月,共一年半;第十二章從1762年6月到1765年10月底,共三年半。盧梭卒於1778年,最後的十三年沒有寫,但他續寫的《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可以視作《懺悔錄》的續篇。


  《懺悔錄》是盧梭在其晚年寫成的,從1766年,他已五十四歲的時候開始寫,一直寫到1770年,前後四年多方告完成。它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5年被迫離開聖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他曆數了孩提時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對待,描寫了他進入社會後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和不平,憤怒地揭露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以及統治階級的醜惡腐朽。該書名為「懺悔」,實則「控訴」「吶喊」,並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卑賤者」傾注了深切的同情。他在書中對後人留言,囑咐他們等到1800年之後再發表這一作品,因為到那時,書中所寫到的人物都已作古。但上卷於1782年即已出版,下卷於1789年也出版了。


  由於兒時所受的不幸,一種正義感便在盧梭的心中牢牢地紮下了根,這種感情伴隨了他一生,並且構成了他信念的基礎。


  盧梭出生時,正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即將老死之際。法蘭西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之下,達到了封建時代的鼎盛時期。但是到了18世紀初,早已失去進步作用的絕對王權制國家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其背離民族利益的一面,暴露出了它的反動寄生性質。不僅僅是王室,貴族和教會這兩個最高階層,也完全依靠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過活。然而,法國國內的階級力量對比已發生了變化。一批當時人們稱之為「哲學家」的作家,開始進行反對封建殘餘的鬥爭,成了社會關注的中心。這些哲學家,就是法國歷史上被人們稱為「啟蒙主義者」的那些人。所以說,18世紀的法蘭西,是處於1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之前的啟蒙運動時期。這場啟蒙運動是一場反對陳腐的封建思想的偉大的思想運動。與英國那帶有較溫和的、有時甚至是保守的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不同,法國的啟蒙主義者是一批革命者,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這首先是因為法國啟蒙主義者是資產階級中最偉大的革命的宣告者。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205頁,人民出版社)中所說:

  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麼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生存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啟蒙主義者從理性的立場出發,對社會的不平與壓迫,對宗教偏見與迷信,給予猛烈抨擊。啟蒙主義者的活動反映了由於封建制度的衰敗和資本主義關係的發展而產生的個性意義的高度認識。他們維護個人的利益,主張個人應擺脫絕對君權國家和封建等級社會的壓迫。


  啟蒙主義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寫日常生活里的人。在這一點上,盧梭的《懺悔錄》給我們提供了明證。盧梭由於出身貧寒,他周圍的人大多是一些男僕女傭、農民、小店主、下層知識分子,以及他自己的平民家庭成員:鐘錶匠、技師、小資產階級婦女。他揭示了這些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人格和性格特點,致力於發掘他們自然淳樸的人性、道德情操、聰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與此同時,盧梭對他所見到的統治階級和上層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鄙夷不屑,大加鞭笞。這些人在他的筆下,統統成了偽善奸詐、厚顏無恥之徒,一個個道德淪喪、陰險毒辣,與高尚的平民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盧梭也正是這個平民世界的一員。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躋身上流社會時,卻始終不願去過貴族們的那種奢侈豪華生活,仍舊企盼著能有一處安身立命之所,一處退隱藏身之地,同他的妻子(或稱伴侶)泰蕾茲·勒瓦瑟爾過上一種寧靜的、不受紛擾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身處新舊交替的時代,他的這種願望總是難以實現。


  《懺悔錄》上、下兩卷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其原因在於,在上卷中,作者只局限於對兒時的種種回憶,對田園風光的描繪,對所目睹的各種人物特別是平民百姓的描寫。而在下卷中,則是把與他交往、關係密切的人搬將出來。他一面承認自己的過錯和不足,一面也堅定不移地對他認為是造成他種種不幸、種種磨難的那些人大加貶損,毫不留情地鞭笞他們。因此,上、下兩卷的筆調迥然不同。盧梭在《懺悔錄》中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眾人面前,說出他的隱私,道出他的隱情,以致到了最後,他簡直被剝成一個赤條條的人。所以,該書能成為法國天才作家所寫的一部傳世之作,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看出盧梭的性格、志趣、愛好,正如他自己在該書幾近結尾處所說的:「我可以把我的一生交給他們去從頭至尾地進行批判:我堅信,人們將總歸會看到一個正直、善良、無怨無恨、與世無爭的人,一個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更容易忘記別人過錯的人,一個在愛戀溫馨的激情之中尋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個凡事都實心實意到了不謹慎,到了難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評價過《懺悔錄》。他說,從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盧梭是「一個一貧如洗、受人中傷、離鄉背井,但仍然憂情滿懷地思念故鄉的人,一個疑心重重、無比高傲而且理應高傲的人,一個城府很深同時又什麼也不會隱瞞的人,一個蔑視一切同時又需要一切的人,一個捲入許多不可饒恕的、危害別的天賦不那麼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能保持靈魂的純潔、無辜與天真無邪的人,除了他的天真無邪而外,他還是一個對當代人來說神秘莫測、極易為後代人理解的、既狡黠而又善於洞察人心的人,一個對人們充滿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列夫·托爾斯泰愛讀的作品之一是《懺悔錄》。他讚賞盧梭的誠摯與真實。他感到十分親切的是盧梭的坦率,是盧梭對社會不公平的憎恨和對人的熱愛。


  盧梭的作品對人類的思想寶庫作出了許多新的貢獻。他的思想和藝術原則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文學與社會思想中得到了持續的發展。他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作品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對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被公認為這一文學流派的先驅。法國19世紀悲觀的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深受盧梭的影響,他的《墓外回憶錄》中有著盧梭的影子。包括一些外國作家,除托爾斯泰外,德國的歌德、英國的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英國的女小說家和女詩人喬治·埃利奧特,以及法國20世紀初的意識流大師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可以說都深受盧梭的影響。


  應該指出,盧梭在本書中所表達的思想,就是同當時封建思想體系相對立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思想,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是有著革命的意義的,但他在提倡個性自由時,顯然是將它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步了,充滿了濃厚的個人主義味道,暴露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本質。這是我們在讀《懺悔錄》時必須注意的。


  盧梭這個平民出身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受到法國人民的尊崇和愛戴,被視為法國人民的驕傲,因此,他的遺骸後來被移葬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盧森堡公園對面的先賢祠中。


  作者的話


  這是一幅現存的、也許是永遠不會再有的獨一無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實形象及其全部真情實況一絲不苟地描繪而成的。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運或信任使您成為本書的評判員,我則以我的不幸,通過您的古道熱腸,並以全人類的名義,懇請您別毀掉這部有用而獨具一格的著作,因為它可以作為肯定尚有待創建的對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參照材料,而且,我還要懇請您,別為了緬懷我而推倒這座記載著我那尚未被我的敵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豐碑。最後,即使您也曾是我的一個勢不兩立的敵人,也請您對我的遺骸別再心存惡意,別把您那殘酷的不公正堅持到您我都已作古的時候,以便您至少有這麼一次,當您可以惡毒報復——如果傷害一個未曾或不願坑害他人的人真的可以稱之為報復的話——的時候,卻能有寬宏大度、心地善良的高尚表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